偏瘫病人中医康复护理初探

2010-02-16 17:24:39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二区4500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疗程

宋 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二区(450000)

偏瘫病人中医康复护理初探

宋 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二区(450000)

偏瘫的发病率极高,且正倾向年轻化,如何才能使病人摆脱偏瘫之苦,本文从中医学的角度阐述了精神疗法、针灸疗法和饮食疗法在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偏瘫;中医护理学;中医药疗法;中医康复学;康复护理

偏瘫,即半身瘫痪。凡一侧肢体丧失自主功能,一切随意动作偏废无能者,即可确认为偏瘫。在中医古籍中曾有偏废、偏枯等称谓,现在通称为半身不遂。中风是导致偏瘫的主要原因,古有“十中九瘫”的说法,统计资料表明,除了少数脑外伤以及颅内肿瘤外,绝大多数的偏瘫均属于中风后遗症。对于偏瘫病人的康复,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 临床资料

2007年10 月至2008年10月我科收治脑卒中瘫痪病人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岁;完全性瘫痪11例,不完全偏瘫17例,住院25~65 d,平均45 d。其中,脑梗死22例,脑出血6例。右侧偏瘫8例,左侧偏瘫20例。肌力0~1级7例,肌力2级9例,肌力3级1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患者入院后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包括病因、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聚集剂、抗凝剂、止血和神经细胞保护剂等治疗。28例患者都渡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在无进行性卒中发生、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2 中医康复护理

2.1 精神疗法 偏瘫病人的情绪波动较大,有的急躁易怒,爱发脾气;有的多愁善感,整天沉默寡言,甚至悲泣不已,痛不欲生。此时,需运用得当的精神疗法,以稳定病人的情绪。偏瘫病人的精神疗法,以愉悦心情为目标。常用的有语言疗法、行为疗法、文娱疗法等。医务人员要在家属及亲友的多方协助下,以诚恳热情的态度,用委婉的语言,在促膝谈心的过程中,讲清病情,消除疑虑,使病人逐步建立偏瘫可治,半身可以恢复活力的信念。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讲述有趣味的故事或令人捧腹的笑话,或让儿孙们做些天真的动作、滑稽的表演,以天伦之乐使病人感到亲切、欣慰。收听收看病人喜闻乐见的电视等节目也能活跃气氛,增添乐趣。这些措施形式不同,以内容丰富,穿插自然,交替进行为好。

2.2 良好的肢位摆放 注意纠正卧位姿势,不得压迫患侧肢体,一般采用仰卧或健侧卧位,肢体关节保持功能位,如肩外展50°,内旋15°,屈曲40°,将整个上肢放在一个枕头上,防止肩内收。

2.3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因其对偏瘫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作为中国古老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之一,而被患者及家属乐于接受。如果说药物疗法的特色主要是从内而外的疏通气血经脉,那么通过经络系统刺激穴位,由表及里地直接作用于肢体,则是针灸疗法的专长。因而,针灸这一传统疗法,对于偏瘫的康复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①头皮针:用于初期,见效较快。针刺偏瘫同侧头部的运动区,沿头皮内自上而下10°~15°角斜刺,以200~240次/分的速度捻针3~5分钟;伴有感觉障碍的加刺感觉区,每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l~3个疗程为限,疗程间隔2~3天。②体针:紧接头皮针之后使用,取患侧肢体穴位,例如上肢曲池、少海、内关、外关等穴位,下肢环跳、风市、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可轮换使用,一次上下肢各取2~3个穴即可,手法先用平补平泻,继用强刺激的泻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为限;疗程间隔1~2天。③耳针:方法简便,可配合体针同时或在间歇期使用,先在病侧耳廓找到肝点、肾点以及有压痛的敏感点,将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用小胶布加以固定,每天每隔2~3h,用拇指与食指在耳廓前后相对按压2~3 min,7天为1个疗程。

2.4 饮食疗法 偏瘫病人的饮食疗法宜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矫正口味,宜于清淡,尽量保持食品纯正的自然味道,如有不良饮食习惯应及时纠正。二要选好食物品种,使饮食结构趋于合理。第三,自制药膳,融饮食与药物为一体,寓治疗于吃喝之中,既为可口美食,又得康复良方,一举两得。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医康复术的特长和优势,深入研究,开拓进取,最终总会如愿意以偿,使偏瘫病人康复出院。

2.5 褥疮的预防 偏瘫的病人长期卧床,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褥疮,为防止褥疮的发生,须经常不断地为病人更换体位,一般2~3小时翻身1次。协助病人翻身时动作要轻,不要过力,以免造成皮肤擦伤。每周为病人用温水擦浴,对骨骼突出的部位要给予按摩,以增加血液循环,然后垫以气圈或海棉垫等,病人的床褥要保持清洁、松软、干燥无皱折。要避免潮湿、摩擦和排泄物的刺激而引发褥疮。

2.6 运动康复护理

2.6.1 被动运动 对偏瘫病人进行关节活动同时配合肌肉按摩,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活动度,减轻肌肉痉挛,防止肌肉韧带挛缩。主要操作包括患肢各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活动的顺序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大到小。每日2次,每次30min,帮助病人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用樟脑酒精进行轻缓的按摩、推摩及擦摩。同时教患者将自己的健腿置于患腿之下,沿小腿往下滑至踝处,用健肢带动患肢上下活动,连续进行20d以上。

2.6.2 主动运动 在病情允许时,及时指导病人进行主动运动,协助病人做翻身运动,练习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当偏瘫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增加主动运动,减少被动运动。其原则上从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在整个运动中患者一定要保持正常体位,要培养训练正确姿势和控制能力。主要从单个的关节训练开始,运动其他关节时维持另一个关节的姿势。上肢练习为先学习用患手提起物件、放下,练习各种捏握方法,进而学习使用钥匙、梳头、洗脸等。

2.6.3 坐、站和走的指导 随着病情恢复,病人首先取半卧位,逐步增加角度,适应后协助病人坐于床边,两腿下垂,然后护士站在病人患侧,协助病人站立,指导病人往前走或原地踏步,也可在监护下扶床或用拐杖练习行走。同时指导病人行走姿势,如抬头、挺胸、眼睛向前看,要求病人尽量抬高患肢,不要在地面画圈。

2.7 防止再发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病偏瘫的病人应控制好血压,血压过高过低均应及时治疗。有高血压的患者应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安排好病人的生活,让其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压,再次引起脑血管意外,造成严重后果。

3 护理体会

3.1 康复护理意义 偏瘫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康复护理贯穿于疾病的始终。[2]执行康复护理计划,坚持肢体功能锻炼,可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刺激神经功能。康复护理不仅使病人的残存功能和能力得到恢复,也训练了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残疾率,充分发挥其潜能,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3.2 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康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资料报道[3],对于偏瘫的病人,康复介入越早,病人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90%神经学上的恢复出现在脑卒中后的前3个月。何时介入康复护理,由于病人的病情差异较大,以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进行性加重表现时开始为宜。

3.3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因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康复的效果,良好的效果可以增强病人对康复训练的信心。护士不仅是护理者,也是患者心理的疏导者,良好的心态可促进瘫痪病人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 康复护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康复时间由短到长、运动次数由少到多、运动动作由简单到复杂;二是注意安全,避免关节脱位;三是有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等患者,暂时不宜实行运动疗法;四是心理障碍,有抑郁症状者,应适当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379-380.

[2] 梁光霞,张向辉,史红梅.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3):68-69.

[3] 南登昆,主译.克氏康复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7.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035

1672-2779(2010)-09-0051-02

2010-03-27)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疗程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治子宫脱垂
中老年健康(2015年8期)2015-05-30 23:28:06
传染性软疣
大家健康(2014年8期)2015-04-30 02:58:5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