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0-02-16 17:44黄宏伟
职教通讯 2010年3期
关键词:蔡元培职业高职

黄宏伟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黄宏伟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蔡元培在分析我国社会经济落后的根源时,提出“实利主义”的思想,强调发展有用之学。他认为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技术人才,注重培养人才的实践技能,同时要注意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改变教育重学科教学轻实践技能的情况。这些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蔡元培怀着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感,提出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主张兴办实利教育,强调发展有用之学。他认为这既可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又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富国安民的教育目的。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无论是对于当时革除教育的种种弊端,还是对于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蔡元培认为,世界竞争不仅靠武力更靠财力,因此,他提出“实利主义”的教育思想,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的智力,扩大人才资源,发展农工商业,才能振兴国家经济。“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甚多,而国甚贫。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2]他批评当时社会使很多“青年有为之士,光阴坐废,志愿消磨”,要求学校“怵然脱应试求官之陋习,而急致力于有用之学矣。”①[3]蔡元培很形象地把普通教育比作地基,职业教育为房子,两者在价值上没有贵贱之分,只是作用不同而已。他提出应把实业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种类型,与普通教育并列起来。“吾国自古以来,职业观念错误,以致埋没人才。要知职业无贵贱大小,都为平等。有利于人群者,即为正当职业。”[4]这足见蔡元培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同时,蔡元培提出,办“有用之学”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人计”,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是“生计维艰”,即失业问题,而解决失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进入实业学堂学习技术,毕业后就“足以持生计而不医矣”。因此,蔡元培强调教育要重视学生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二是为“事计”,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蔡元培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我国地产极富,各种工业必将次第建设。建设工业,非徒恃有少数之工学士,而亦恃多数工人均有工业上普通智识。[5]“英国工商业发达,正由工商教育而来。”[6]他认为,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量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充实到农业、工业和商业建设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

二、根据社会需要培养技术人才

蔡元培认真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后认为,要改变“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局面,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蔡元培说:“共和国民以自治为人职,故多致力于实业,而厌薄官僚”。[7]他抨击以跻身政界为荣的社会风气,呼吁人们要转变观念,破除陋习,尊重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来确定办学方向、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蔡元培针对以往职业教育的弊病提出,“办职业教育也要改进职业和职业教育以表现出进步和创造性,使培养的职业教育人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应付不同环境的要求。仅言推广职业教育,而谓足解此症结,则又何解于实业学校毕业生失业者之纷纷。”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的职业教育“设置拘统系而忽供求也”。[8]因此,他提出要使职业教育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做好社会调查,搞清社会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他引用美瑟娄博士的话:“苟与我六十万金办中国职业教育,我必以二十万金充调查费。……然则今时之社会,所需者何业,某地之社会,所需者何业,必一一加以调查,然后立一校,无为当其位置,设一科,无为给其要求,而所养人才,自无见弃之患。”[8]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调查现行教育之状况、调查职业界之状况、调查社会百业供求之状况、调查学校毕业生之状况、调查各地已办职业教育之状况”[8],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前提。

三、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蔡元培特别强调职业教育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他指出:“自《小学校令》有加设农商科之规定,各地设者不少,顾农无农场也,商无商品也,不过加读农商业教科书数册,其结果成为农业国文、商业国文而已”,“其功课重理论而轻实习也。”[8]实业学校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造成大量失业的重要原因。他还指出,当时的学生“有读书之惯习,无服劳之惯习,故授以理论,莫不欢迎;责以实习,莫不感苦”。他称赞美国黑人实业学校,“凡房屋及房屋之砖之瓦之钉,屋内一切家具,马车以及车之轮之铁之褥之油幔,马之缰及马之豢养,无一非出学生手”。[8]学生只有切实地在实践中把技能培养起来,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他提倡学生边学边做,学工的学生在实习工厂实习,在建筑工地劳动,学农的在农场参加生产,学商的在附近商店、银行学习。教师结合实际讲授专业知识,既要训练学生的脑,更要训练学生的手。因此,蔡元培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中实习课的比重,认为学生通过应用操作掌握技能,可以使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彼法国中等农校,关于实习,非常注意,或于上午听讲笔录之,下午施之于实验。由是,理论与实验相辅而行,理论之所不及者,而实验可以补其短。而反观当时的中国,情形正好相反。虽有研究学理之事实,不能与耕夫同操作,乏实习之功夫”。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像这样的农业学校的教育,根本无法达到振兴农业的目的,要想使中国农业的前途有望,就应当在学校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提出:“宜打破尊士陋习,教员能共同操作,学生能忍苦耐劳,斯可矣”。[9]

四、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蔡元培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他曾多次强调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以助其为恶,无益也。”[10]所以,他提出办教育“不得不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11]他在解释“五育并举”思想时指出:“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7]

蔡元培特别强调劳动习惯和能力的养成,他认为养成劳动习惯是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之一。当体察到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轻视劳动实践的思想时,他感到非常痛心,“奈何吾人受毒已深,埋头抱膝,据案以吟,尽人能办;若胼手胝足,入场操作,未有不抱怨以去者。”[6]他明确强调养成劳动习惯,使劳心者亦出其力以分工农之劳,而劳力者亦可减少劳动时间,而获得研求学识机会,人人皆致力于生产事业,人人皆得领略优美的文化。[12]蔡元培强调职业教育要注意道德修养。他说:“教育的起源,虽然是职业的意思,但在普通中小学校教育职业化是可以的,不过不是专为职业,而注重于修养品行。”[13]蔡元培旗帜鲜明地批评极端实利主义的倾向,“惟今日实利教育之趋势,殆有以致用诸科为足尽教育之能事,而摒弃修养心性之功者,则未敢以为然也”,“欲提倡实利主义,必先养其道德。”蔡元培指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要树立起“服务社会”的意识。他始终认为,社会各种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无贵贱大小之别,只有自尊、自重,才能自立、自强。他教导学生:“诸位须知现在求学,是为将来服务社会的预备,若学得不完全,将来不能有贡献于社会,便是辜负了社会的培植,与欠债不还一样。”“对于读书和做事,都要有一种诚心,凡事只要求其尽责在我,不可过于责人。”[14]他认为,只有修养道德、尽责尽力,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已与普通高等教育大体相当,但在内涵建设方面离经济社会的需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如何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怎样促进其内涵发展?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的地位被确定下来。但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并没有随着其规模的扩大而提高,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对社会、行业、企业和家长(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家长(学生)的吸引力不够。首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仍然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选择。其次,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在“高素质”方面并没有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第三,高职目前被定位在专科层次,部分优秀学生难以实现学业发展和人生追求。因此,在教育体系上,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双轨并列高等教育体系,使“学术”和“职业”两条腿走路。正如蔡元培所指出的那样,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没有贵贱大小,都为平等”,只有这样,才能既满足家长(学生)对升学的需要,又能满足经济对各个层次人才的要求。在学校办学上,要立足培养目标,服务经济发展,围绕学生成才,办出高职的特色和质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和宣传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果,增强社会、企业和家长(学生)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认识到“学职科是正途,而被挑选出来受大学教育的才是异途”。

(二)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工学结合

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办学,走产学合作之路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蔡元培解释欧美的职业教育为什么这么强盛时说:“斯皆有赖夫全国群策群力之赞助,以底于成,而非同人一手一足之所能为役矣”。[4]所以,他劝导社会有能力者倡办职业学校。在当时的欧美国家,社会资源大量投入职业教育,政府、社区、行业、企业和个人直接举办或间接资助职业教育,它们从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形成其独特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存的不少问题主要是因办学资源不足所造成的。我国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一直在强调要积聚各方资源共办职业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仅靠学校微薄的力量很难承担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国内外的实践也充分说明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职业教育举步维艰。所以,动员全社会力量,尤其是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坚定地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专业建设以社会需要为依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存在追求大而全和跟风上的问题。有些学校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或提高地位声誉,认为专业越多越好、越全越好,盲目申报新专业。另一种现象就是在专业建设上跟风上,只要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没有相应的条件也要办。其中,很多没有调查研究和分析市场需要量和目前已经在开办这些专业的学校及其毕业生的数量,没有认真研究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导致不少专业重复建设,出现一个学校不同院系之间两个专业貌离而神合的现象。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区别不清晰,课程重合度大,学生服务的岗位相同或相似,相互替代性很强。这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也造成了学生就业困难。蔡元培很早就指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批评学校“设置拘统系而忽供求也”,要求他们在设置专业之前一定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按照社会的需要确定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等。当前,专业改革和课程设置仍然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准则,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四)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逐渐走上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蔡元培多次以不同的形式阐述了实践技能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实践能力对所有的学生都非常重要,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更加关键。不注重学生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很可能会成为“失业教育”。他认为,当时实业学校学生大量失业就是因为没有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学生只会读理论书籍,却没有动手能力。对当前的高职院校来说,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非常迫切。虽然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校企合作多数还是学校一厢情愿,没有真正调动起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实训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还很落后。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和加大投入,以保障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各高职院校也要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管理平台上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创造条件,积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努力培养出符合生产一线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学生没有良好社会道德、职业道德,“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以助其为恶,无益也。”蔡元培反复强调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核心,要改变学生对劳动的态度,端正对劳动和实践的认识。蔡元培指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服务社会。这种思想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社会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思想依然非常严重。很多企业反映,现在学生的技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生产技术,却很难快速地融入职业环境,不少高职毕业生在企业里高不成低不就,工作责任心不强,合作意识较弱,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人文素质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片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注释:

① 这里所说的有用之学主要指实业教育,即职业教育。

[1]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致蔡元培先生家属唁电[N].新华日报,1940-03-08.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2.

[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1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52,255.

[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7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3-34,47.

[5]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10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72.

[6]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83,485.

[7]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263,287.

[8]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14,17,15,16.

[9]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0,483,253.

[10]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8.

[1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145.

[12]转引自沈荣国.中华职业教育社先驱——蔡元培.蔡元培.大学院公报发刊词[A].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R].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

[1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6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25.

[14]蔡元培.学生的责任和快乐[N].大公报,1920-11-19.

C710

A

1674-7747(2010)03-0059-04

2009-11-02

黄宏伟(1971-),男,浙江金华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蔡元培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