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

2010-02-16 17:24:39黑龙江农垦第二医院15400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医嘱休克

方 侠 黑龙江农垦第二医院(154007)

李春艳 邢 平 张 姬 郑金菊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154002)

护理程序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

方 侠 黑龙江农垦第二医院(154007)

李春艳 邢 平 张 姬 郑金菊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154002)

运用护理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动有计划性和预见性的进行护理工作,不再是被动、机械地执行医嘱, 可明显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护理程序;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持久的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后引发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演变等表现,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减轻疼痛,解除焦虑、恐惧,减少诱发因素,更利于患者康复。运用护理程序对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86例突发急性心梗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评估

1.1 患者身体状况评估 询问患者心绞痛病史,疼痛加重的表现特点,评估心律失常的潜在可能性。关于疼痛,应仔细询问诱因、部位、程度、对硝酸甘油类药物的反应、发作频率、放射与否及伴随症状,动态观察心电图及血清酶变化。

1.2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 冠心病是心身疾病,患者常有情绪稳定性差,暗示性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患者可出现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1],其反应特点主要取决于病情轻重、患者性格、文化修养及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反应有:恐惧、焦虑、抑郁、轻视。

2 护理

2.1 氧疗 患者无论有无并发症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氧气血症是梗死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吸氧越早越好,但大部分患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配合,我们向患者讲解吸氧的意义。常规用鼻塞供养,氧浓度以40%最佳。①轻度缺氧伴有严重CO2储留者,低流量给氧1~2L/min。②无CO2储留者,持续中流量给氧2~4L/min。③合并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者,可持续高中流量给氧4~6 L/min(吸入氧气浓度为35%~45%)。

2.2 缓解疼痛 缓解疼痛即可缓解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及心脏高排血量,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缺氧。但发病早期由于可逆性心肌缺血疼痛和心梗所致的疼痛常混淆在一起不易鉴别,所以常先予含硝酸甘油,应迅速遵医嘱静脉点滴硝酸甘油,如疼痛不能迅速缓解,立即按医嘱注射强的镇痛剂,必要时重复应用,并配合其它措施如心理安慰、氧疗等,直至疼痛缓解。

2.3 排便护理 发生便秘、用力排便极易诱发心律失常,阵发性呼吸困难,导致猝死。我们采取措施:解除患者紧张情绪,训练患者床上排便,告知不要过分用力或屏气;给予含适量纤维素和维生素食物,禁忌辛辣刺激食物;若3d无大便,给缓泻剂如番泻叶,复方芦荟胶囊,便干时给予开塞露,以不让患者费力排便为原则。排便过程中加强心电监护,一旦出现早搏等心律失常,及时让患者停止排便动作,并做相应处理。

2.4 心源性休克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半小时或1小时测量1次。如果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下降到8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病,当血压数值下降到20%以上,应考虑休克。观察患者全身情况,特别是末梢循环,如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神志淡漠、皮肤湿冷、尿少等,即使血压不太低,也应按休克处理。遵医嘱采用升压药及血管扩张剂,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保持休克体位,即床头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密切观察尿量,若每小时尿量少于20ml,可根据中心静脉压,酌情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周围循环不佳,出汗较多,皮肤湿冷,应注意保暖和预防压疮的发生。

2.5 心力衰竭 主要是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肌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约为32~48%[1]。在监护中应注意引起心衰的诱因,如输液过快、过多,合并感染,心律失常,大便用力及情绪激动等。一旦患者发生心衰,应及时报告医生,迅速处理。立即抬高床头,取半坐位,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其它抢救药,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注意观察心律和心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h内应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2]。为消除肺水肿患者肺泡内的泡沫,应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酒精。

2.6 心律失常 急性期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若发现濒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次/min,或呈二联律、多源性的、成对的、Ron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警惕室颤或心肌停搏的发生[2]。准备好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如除颤器、起搏器、呼吸器、吸痰器,随时准备抢救。

[1]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6.

[2] 龙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0.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108

1672-2779(2010)-09-0133-01

2010-03-23)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医嘱休克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谨防过敏性休克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科技视界(2018年29期)2018-12-28 05:49:00
遵循医嘱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世界家苑(2018年6期)2018-07-23 04:06:48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医嘱
金秋(2016年20期)2016-05-03 23:17:20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6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