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丽 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医院(158418)
腹外科手术切口裂开的预防与护理
宋 丽 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医院(158418)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预防;护理学;中医外科学
切口裂开是腹外科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轻者表现为渗血渗液,重者内脏脱出,必须引起注意。本文将我院2008年2月以来10例腹外科手术切口裂开预防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为20~70岁,术后咳嗽3例,术后腹胀1例,切口血肿1例,切口感染2例,腹水、低蛋白血症3例。原发病分别为恶性肿瘤3例,阑尾炎1例,胆结石、胆囊炎3例,胃手术1例,急性胰腺炎1例,脾切除1例。其中择期手术7例,急性手术3例。
除感染因素外,手术切口裂开与下列原因有一定关系:①病人长时间贫血,营养低下,如患恶性肿瘤,肝硬化,肾病等,严重影响切口愈合力,不仅易发生切口裂开,还可发生各种吻合口漏;②高龄患者由于生理上的衰退,组织生长力低下,加之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糖尿病等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女性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厚,手术的创伤易导致脂肪液化而发生切口裂开;③术前皮肤准备不妥当,皮肤未用肥皂水擦洗以及备皮刀将皮肤划伤等;④全身麻醉时由于气管插管刺激引起的病人剧咳,术者操作不规范,电刀对皮肤的损伤等也都是导致切口裂开的因素。
术野皮肤的清洁与否对切口愈合有很大影响,术前备皮要求去除术野周围毛发及阴毛,用温肥皂水将皮肤擦洗干净,腹部手术需要清除脐内污垢,对一些重要器官的手术应将术野皮肤用无菌单包裹。一些患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及老年病人和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患者,分别存在一定的营养不良和贫血,手术前如未能及时补充营养,纠正贫血,控制血糖,术后极易影响切口愈合和腹腔内各种吻合口的愈合。每日从静脉补充一定量的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保证体内正氮平衡,另外对能进食的病人还可加强高蛋白、高热量及含多种维生素膳食,鼓励他们做适当的室外活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从根本上预防切口裂开,保证手术成功。腹部手术后要给病人包腹带,松紧要适宜,同时让病人半卧位,咳嗽时要指导患者用双手按压刀口的两侧,以减轻腹压,减轻疼痛。
3.1 缩短炎症反应阶段 在无菌情况下用锐刀作切口,使组织受到最小程度破坏,可缩短愈合过程中清理阶段,并为修复阶段铺平道路。
3.2 创造一切条件 使修复顺利进行 如紧密、正确缝合创缘,使创缘间形成最小限度的凝血块,使其短期内形成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增生,要保护缝合后切口上所形成的痂,以便新生上皮在痂下迅速愈合。
3.3 术前积极治疗各种影响切口的疾病 尽可能在术前得到很好的控制。
3.4 影响切口愈合的内外因素 术前术后尽量纠正贫血、脱水、休克、低蛋白、缺乏维生素(C、A、D、K)时应给予补充,特别是老年人手术后;切口延期愈合将明显影响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并加重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重者还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术前、术中注意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内、外因素,为手术切口一期愈合创造有利条件,争取一期愈合,将比术后寻找各种方法治疗切口延期愈合有利得多。
3.5 预防感染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最关键的一点,要使病人切开皮肤到最终关闭切口的整个手术期间,血中和组织中始终保持有效的抗生素浓度,此时手术部位流出的血液和组织液中都有足够的杀菌活性,能将造成污染的细菌(来自伤口外或来自打开的空腔脏器)就地杀灭,不让其有定植和引起感染的机会。手术之前20~30min开始给予抗生素,并保证整个手术期间的抗生素浓度,术中是否追加剂量,应根据手术时间和药物半衰期而决定。
4.1 围手术期护理 积极纠正营养不良及贫血。监测血糖,控制血糖,避免使用激素药物及不宜化疗、放疗的药物,改善黄疸,术后给予保暖、止痛、吸氧、改善伤口血运,合理使用腹带。
4.2 降低腹压 术后帮助患者咳嗽、咳痰,咳嗽时正确按压伤口,并使患者处于半卧位以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遵医嘱应用止咳化痰药物,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其翻身拍背、咳嗽,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予胃肠减压,减轻腹胀,鼓励其床上早期活动,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3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加强基础护理 术后监测其T、P、R、BP、SpO2的变化,注意其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协助其生活护理,给予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防止感染。
4.4 合理饮食 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忌刺激性食物。
4.5 心理护理 加强护患沟通,指导家属陪护,安慰患者,多与其交谈,消除其消极情绪,减轻其紧张状态,使腹壁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4.6 局部切口裂开处理 一旦发生切口裂开应及时通知医生,用无菌敷料、无菌布、治疗布或换药碗覆盖外露的内脏,并用腹带加压包扎,送手术室,切口减张缝合,术后2周拆线。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前局部表现红肿或有液体渗出,病人体温升高,当发生剧咳或用力排尿便时,因腹压增高而导致切口裂开,严重者内脏脱出,遇到这种情况,护士应冷静果断用无菌巾包好腹部。此时患者通常会非常恐惧,护士要一边处置一边要安慰患者,守护在患者的身边,减轻患者的恐惧感,遵医嘱做好相关准备并护送病人去手术室进行减张缝合。对部分切口裂开,可行切口消毒后用胶布进行蝶状固定,然后再协助医生换药。如利用中药“生肌散”涂于切口处,外用,隔日一次,结果疗效很好。在护理腹外科切口裂开的过程中勿忘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注意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同时还要做好健康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
[1] 吴孟超.腹部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13-14.
[2] 蔡林.腹部大型切口疝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 (16):24.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100
1672-2779(2010)-09-0125-02
201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