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衍生学术评价功能引发的思考*

2010-02-16 10:03关鉴航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期刊

关鉴航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编辑部 ,吉林 长春 130012)

“核心期刊”衍生学术评价功能引发的思考*

关鉴航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编辑部 ,吉林 长春 130012)

“核心期刊”在学术理论研究层面本无可指责,其功能发生变异是在实际运用层面衍生蜕变的结果。由于过度夸大“核心期刊”的功用和错误使用“核心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导致“核心期刊”固有作用难以正常发挥,学术研究活动偏离正确轨道,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核心期刊”的滥用现象暴露出我国学术管理制度的弊端,当务之急必须正本清源,建立科学完备的学术评价体系,给予“核心期刊”客观、公正的评价,还学术领域一片净土。

核心期刊;学术评价;局限性

自 20世纪 80年代“核心期刊”研究成为学术热点以来,由于各种版本的核心期刊目录相继出版,核心期刊逐渐衍生出学术评价功能,并广泛运用于教育界、科技界、期刊界、图书情报界等部门。虽然它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学术事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但也产生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导致学术堕落、道德失范、学风浮躁、评价失真等现象的发生,由此引发了关于“核心期刊”问题的大讨论,在学术界及社会各界都引起很多争议。因此,有必要对核心期刊的起源,在中国的移植及其功能的衍生蜕变过程作一个简单的回顾,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以利于学术评价的科学、合理、公正。

一、“核心期刊”从文献计量工具到学术评价功能的衍生蜕变过程

(一)“核心期刊”源起于国外,属文献计量学范畴

“核心期刊”理论产生于 20世纪 30年代,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者布拉德福 (S·C·Braford)通过对多种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并作了定量分析后发现,对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主题来说,学术期刊可以划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和相继的几个区域,提出了文献分布的“集散定律”。后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 (E·Carfield)通过对期刊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发现,引文的期刊分布也存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域和一个比较分散的相关区域,这与“布拉德福定律”不谋而合。后人则将处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之为“核心期刊”,这就是“核心期刊”概念的由来。

从“核心期刊”概念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布拉德福定律”还是“加菲尔德定律”,“核心期刊”的最初意义只是反映特定学科相关论文的分布情况,是文献研究人员根据文献离散率对期刊的一种分类和描述,属于文献计量学范畴。只不过前者从数量标准进行阐述,评价标准仅仅是信息的数量多少[1],后者更多地体现了质量标准。因此,“核心期刊”不是对某一期刊的学术水平或学术质量的评定,它只是客观上为文献检索机构及读者提供了一种导购和导读工具,使图书情报部门清楚哪些学术期刊较集中地刊登了某学科或主题的论文,使读者知晓查找某学科或主题的论文可以到哪类核心期刊去找,便于有选择性地购买和阅读,核心期刊最初存在的理由也仅限于此。

(二)“核心期刊”移植国内,限于理论研究层面的功能导向逐渐衍生变异

我国对文献计量学特别是对“核心期刊”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 20世纪 5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以及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开展对国外核心期刊的研究。20世纪 70年代,“核心期刊”被引进至中国,《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等在国内相继出版,这些出版物孕育了中国核心期刊评价系统的胚胎,但这些出版物的功能没有蜕变,仍然是作为图书馆购买外国科技文献的导购工具和国内读者的导读工具[2]。到了 20世纪 90年代,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研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正式出版发行,并于 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连续出版了五版,由此“核心期刊”被正式移植国内,出现中国化的“核心期刊”,开始了我国学术研究“核心期刊”的历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以下简称《总览》)是国内研究最早、发展最成熟的“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以《总览》 (第一版)的出版标志着“核心期刊”功能变异的肇始,这从《总览》关于《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获得证实。譬如:核心期刊表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核心期刊表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核心期刊表可以为文献数据库选择来源期刊提供参考依据[3]。从上述“研究报告”对核心期刊的功能定位可以看出:其实,原本为图书情报机构订购期刊和引导读者提供参考依据的核心期刊,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其功能定位从导购、导读功能扩展到评价研究成果、作者投稿及文献数据库选择来源期刊等方面的参考功能。这三项功能定位的负效应是较大的,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凡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都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读者选择这些期刊发表论文就能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但事实上是:话虽不这么说,意却在其中[4]。由此可见,核心期刊在理论研究层面的功能导向逐渐开始衍生变异。

(三)“核心期刊”在实际运用层面的功能蜕变,使学术评价功能得以泛化

尽管期刊管理部门明确指出,期刊无级别之分,“核心期刊”的认定是民间行为,国家和地方组织的期刊评比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无关[5]。但是,核心期刊一经问世,立即为大多数部门和行业的人们不约而同的加以认可和充分利用。核心期刊文献计量的基本功能被淡化、被遗忘,取而代之的则是今日较为盛行的衡量期刊质量与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以至于后来被误用、滥用于其他领域,这恐怕是连研制者都始料不及的。

社会上对“核心期刊”功能的误用或说“核心期刊”功用的异化,其原因主要不在核心期刊的研究或编制者,而在于使用部门,是他们在使用上赋予 “核心期刊”以特殊的“能量”,推动了“核心期刊”功能的异化。譬如,知识分子评定职称“六亲不认”,只认“核心期刊”,否则不予评定;高校对研究生学位授予,要求其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否则不予毕业;还有科研评价考核的量化管理、学术成果评奖、基金项目评审等都以是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必要条件,以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否则一切免谈。“核心期刊”已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者的利器,大学教师们争取晋升、争夺学术资源的手段,研究生们能否戴上学位帽的“紧箍咒”。“核心期刊”如“上方宝剑”一般被使用者紧握在手,其功用被锤炼得“炉火纯青”,谁敢不唯命是从。谁要敢无视“核心期刊”的存在,置“核心期刊”于不顾,受损失只能是你自己的事,于别人无关。尽管学术界对以“核心期刊”进行学术评价现状早已不满,却又无能为力加以改变。说的更直白些,因为他们是被评价者,只能提供被评价对象,而不是游戏规则 (政策)的制定者。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核心期刊的研制者,无异于指鹿为马,没有找到根本,更无益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二、“核心期刊”衍生学术评价功能的因素分析

(一)学术评价使学术创作成本得以收回,这与研究人员的切身利益高度相关

对学术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 (以学术论文为例,因为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中最直接,也是最大量的成果产出形式之一),表面上评价的对象是论文,而其实质是撰写论文的研究人员。在我国目前特定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下,在鉴别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的过程中,学术管理部门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刺激研究人员努力进行学术研究,多出研究成果。学术评价活动就是通过对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行为进行调节和影响,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充分肯定,一方面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另一方面因得到学术界的承认而产生成就感,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术创造潜能,增强学术研究的持续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对论文的评价与研究人员的利益有很强的相关性,论文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研究主体创作成本的收回及切身利益的实现,研究人员因此对学术评价相当敏感,总会有意无意地围绕评价方法和标准这个指挥棒转。对研究人员个体如此,对学术界亦然。

但是,如果在何种期刊上发表论文对研究人员没有任何影响,谁又会在意论文发表的期刊是不是“核心”,亦或是不是“权威”、“重要”呢,那么,学术期刊的任何分级对研究人员都将没有意义,“核心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也就不复存在。更严重地说,如果学术成果不与职称评定、晋级聘任、科研绩效奖励、学位授予等挂上钩,会有多少“研究人员”从此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也不再有科研成果产出。学术评价的客体已经不复存在,“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该从何谈起?由此可见,研究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更多的是看重创作成本的大小与自身利益的实现,在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即付出多大的成本与努力,又会从中获取多少物质利益、学术资源或精神满足,如果动辄几百上千元的“核心期刊”发表费在以后的评价中不能得到回报,有谁会做这种赔本的“生意”呢?在不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下,学术界俨然变成了学术交易的生意场,研究人员也变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商人,学术活动的价值取向完全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与评价结果相挂钩的种种利益机制更是强化了这种偏离,使学术活动远离了求真的本质和创新的精神,而转向功利性一边。听起来好像有些夸大其辞,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二)旧的学术评价体系解体,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学术评价无据可依

由于期刊与期刊之间、论文与论文之间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术评价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更重要的是,学术评价被一些职能部门用来作为职称评定、晋级聘任、科研绩效评定等的工具,学术评价也才被赋予了实质性的意义和内容。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术评价机制始终不尽如人意,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

20世纪 90年代前,判定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是依据学术论文被刊载于哪一个级别的刊物上,后来新闻出版总署、原国家科委专门下文否定了刊物级别的划分,这无疑使学术成果评价失去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标尺,即评比文章的优劣失去了依据,学术评价处于“无政府状态”。加之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出现了学术评价的“真空”地带,于是就迫切需要另寻一个标尺。

在这种情况下,恰逢核心期刊的研究在我国正在形成气候,研究成果一一涌现,除《总览》之外,还有《要览》、《统计源期刊》等,从事核心期刊统计、研究的机构及其评价方法更是多种多样,甚至各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了量化科研成果,也纷纷制订各自的核心期刊表,核心期刊作为判定期刊等级、判定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功能因被科研管理与评价部门看好而应运而生。掌权者更是找出各种理由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核心期刊目录作为评价标准。到底以谁为准呢?普通教师与科研人员目眩神迷,引发了诸多不公平竞争。这时的核心期刊已突破了图书馆学、文献计量学的范畴,肩负起科研效绩评价功能的“重任”。

(三)摒弃主观评价的弊病,“核心期刊”量化指标迎合了科学研究数字化管理的要求,成为学术评价的简便宜用的工具

科研成果的评价一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更是难有统一的标准。对作为科研成果主要形式的论文评价,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奉行“专家评审”制,主要采用同行评议,由专家进行定性评选。这种以定性为主的评价方法,评价过程比较繁琐,且由于受专家学术水平和知识范围、道德水准以及人为的非学术因素的干扰等影响,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都较大,任意拔高和随意贬低的现象在所难免,甚至出现同一成果由不同专家评审而结果迥异的现象[6]。为避免主观评价的弊病,追求客观性、简便性和易操作性,主持评价的行政部门或学术团体选择了比较简便易行的划分学术期刊等级衡量学术文章水平的办法,于是量化统计便作为定性评价的补充得到广泛使用,

“核心期刊”之所以被学术管理等职能部门奉为“圭臬”,成为学术评价的权威工具,还缘于“核心期刊”是建立在利用数学工具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的,采用的是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的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严谨、可信,具有学科性、集中性、代表性、权威性等特点;特别是其量化分析又迎合了现实社会中科学研究的数字化管理的要求,具有简便、可操作性,因此,“核心期刊”被广泛应用于诸如机构评估、人才评价、职称评审、科研绩效评价等科研活动中。尤其是文科论文“依照核心期刊、权威期刊进行评价,能较好地避免主观评价的弊病,具有易于操作的优点,还解决了评审者不是同领域或专业方向的专家很难公正评价论文的难题”[7],利用“核心期刊”代替行使部分评价论文的功能成为当下最便捷、最“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工具。

(四)学术管理部门不置可否的暧昧态度,使“核心期刊”评价功能异化愈演愈烈

政府主导学术评价是我国学术评价的一个特点。在我国,谁能规定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师及科研人员在评职、晋级、聘任时,必须在何种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谁有权力规定硕士生、博士生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几篇文章方可毕业?谁可以规定在何种期刊上发表论文就将科研成果评为几等?恐怕只有相关的学术管理部门才有此权力。

由于大部分学术资源为政府所掌控,政府的评价行为就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学术管理部门的任何政策或规定,甚至意向,都会引导学术活动未来的走势,影响学术领域的发展变化,成为学术活动的风向标。当学术评价成为学术管理部门的职责后,学术管理部门会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对待学术评价,极有可能重视评价的效率而忽视评价的效果,譬如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倾向于标准化、数量化的方法,在确定评价标准时,把本来极繁杂、极细致的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完全用“核心期刊”这个标准去衡量。

面对“核心期刊”用于学术评价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新闻出版署作为我国新闻出版管理的最权威部门为此发表声明:“评选 ‘核心期刊’不是政府行为,社会上各种各样的 ‘核心期刊’评选与政府无关……”,“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应该有一套评价体系,对学术质量不高的期刊应该有退出机制,但这种评价体系操作起来很难……”,“目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让我们遵循来整治……”[8]。言外之意,“核心期刊”能不能做学术评价之用与我无干,对“核心期刊”功能泛化、异化现象目前也无有效可行的办法加以整治。

三、趋利避害,深化“核心期刊”研究,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

自 20世纪 80年代“核心期刊”研究成为学术热点以来,在社会各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尽管批评者多赞成者少,但它有其自己的运行轨迹,任何个人都无法左右。因此,对“核心期刊”不应一味的批评指责,正确的态度是:要么使其回归“核心期刊”文献计量的原始功能,代之以新的更科学更完备的学术评价标准;要么本着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兴利除弊,探讨怎样完善“核心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完善遴选指标更加合理地体现其质量标准,使“核心期刊”足以堂堂正正地担当起学术评价的重任。具体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核心期刊”研究,修正遴选指标,更加合理地体现质量标准

尽管“核心期刊”的评选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把“核心期刊”的功能扩大化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但是应该承认,“核心期刊”作为建立在文献数量分布基础上的一项应用研究成果,是期刊的内容、质量等集聚程度的现实反映,它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将“核心期刊”的理念引入学术评价体系,至少要比传统的那种按级别、论资历、凭印象的评价要公正和客观得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学术评价制度的一种进步或一种有意义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它还尚不完全具备作为学术评价标准的资格。

目前我国有多家从事“核心期刊”统计、研究的机构,其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被公认的方法就有十多种,众多的评价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而且还有许多重复交叉的现象,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不利于确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还会浪费资源。要摘掉其“功能泛化”的帽子,提高其学术评价的权威性,必须整合现有力量,进行协作研究,加强对“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评价方法和基础理论的研究,探索出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归纳总结出一个更加合理的评价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核心期刊”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从而适应“核心期刊”的自身发展和人们对它的广泛需求。

学术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任何单个的评价指标是难以达到全面、客观、公证、科学的评价目的的,必须采用多项指标综合筛选。就遴选指标来说,构建遴选“核心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尽量采用量化指标,少用或不用定性指标,加大定量客观评价的力度,尽可能地将人为主观因素降至为零。经实践证明,遴选“核心期刊”以量化指标为主的操作方法还是基本科学、可行的,特别是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几个期刊数据库的建立,为客观、公正评价期刊和论文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数据。二是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全面,既要有评价学术影响力方面的指标,又要有评价社会实践影响力的指标,特别要增加体现学术质量的指标,譬如被引用率、下载率等,这些指标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二)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和标准,寻求学术评价的新支点

“核心期刊”功能的异化、泛化与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备密切相关,“核心期刊”的滥用现象暴露出我国学术管理制度的弊端所在,现行学术管理制度的量化限定、时间限定,以及操作上的形式化、教条化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导致了学术泡沫的膨胀,学术垃圾的增生[9]。基于此点,“核心期刊”功能变异的反对者与支持者有一点共识,即急需研制一整套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及工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身就是一项研究课题。

学术评价体系研究是当前学界十分关注并期待有所突破的研究领域,最近各学术研究机构也在努力探索新的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譬如: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学科首席学术带头人苏新宁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就全面合理地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提出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设计中,不仅保留了期刊的被引用指标,还强调期刊的学术规范指标,注意吸纳重要二次文献全文转载指标,并将期刊的网络全文下载率引入了期刊评价体系。针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文时滞和引用论文的时间高峰的前移,对有关期刊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正,最终形成了包括期刊篇均引用文献数、本机构论文比例、期刊作者地区分布、基金论文比例等期刊学术规范量化指标,以及期刊被引次数、重要二次文献收录指数、Web(即年下载率)等 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且根据其作用大小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此报告已经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10]。

另外,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院联合研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也将出版发行。该报告将评价对象严格界定为“学术期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外期刊评价中首次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对期刊进行分类排序和分级管理;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关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既可以为科学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为科技领域各项评价提供基础和条件,也可以为期刊采购、优化图书馆馆藏和开展有效的信息服务提供必要的工具[11]。

由此观故,目前学术界都在努力探索研制一套科学完整的学术评价体系。但不管哪一种评价体系和标准,目前也仅限于理论研究论证阶段,还未被相关的学术管理部门正式采用进入实际运用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为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三)加强学术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消除“核心期刊”产生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学术评价

“核心期刊”的问题很复杂,不少学人对“核心期刊”的危害痛心疾首,但在如何消除的问题上,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消除“核心期刊”的负面效应,要靠行政管理部门、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作为期刊最高管理机关的国家新闻出版署,面对“核心期刊”功用异化给期刊界出版业等方面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再也不应只是“四不主义”了,即对于“核心期刊”“不参与、不评论、不过问、不承认”的态度,以及强调遴选“核心期刊”不是政府行为的说法,因为这无法消除“核心期刊”功用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12]。

我们呼吁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与涉及期刊的科研管理、人事等部门加强沟通与联系,在政府主导下创造一个让学术活动平等竞争的环境,澄清“核心期刊”评价方面的混乱局面。在资源配置的标准方面,学术应是惟一标准,而不受其它的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即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期刊管理部门制定游戏规则,登场执法行使裁判员的职责,从而给社会方方面面的职能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可具体执行的学术评价标准,而不能任由某些信息资料部门和期刊使用部门“暗渡陈仓”,自定潜规则,操纵市场,搞不正当竞争,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千方百计地了解政府的意图,拉近和政府的关系,企图通过政府的主体优势来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造成大量“寻租 ”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术界对“核心期刊”学术评价功能的纷争。

[1]徐兴余. “核心期刊”的局限性刍议 [J].现代情报,2006,(10).

[2][4]周志华.关于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 [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0).

[3]戴龙基,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N].中华读书报,2002-11-13.

[6][9]杨一琼.核心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及其局限性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

[7]李云,萧东发.核心期刊评价功能问题研究综述 [J].浙江学刊,2004,(4).

[8]新闻出版总署.“核心期刊”与政府无关 [N].中国青年报,2009-04-27.

[10]庄建.强调学术规范引入网络全文下载率指标 [N].光明日报,2008-08-27.

[11]李大庆.最新“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系统”出炉 [N].科技日报,2008—11—07.

[12]梁振南.“核心期刊”功用异化探析 [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A Study of Academ ic Appra isal Function Derived from Core Journals

GUAN Jianhang
(Jilin Institute of Econom icM anagem ent Cadres,Changchun130012,Jinlin Province,China)

At present,the abuse of core journals revealed the disadvantages of academic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a.It is imperative that to get to the root,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to give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 for core journals.

core journal;academic appraisal;limitation

G213

A

1673-2375(2010)01-0116-06

2009-09-18

关鉴航 (196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经济学硕士,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副编审。

[责任编辑:文 沂]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期刊问答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