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沈 刚
据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397亿元,同比增长81.6%。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我国的制造业经济指数下滑态势,6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1%,连续第二个月低于上月。通胀预期管理的压力还较大,有些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中国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就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国经中心“经济每月谈”会上表示,国民经济运行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出现了由回升向平稳较快增长的转变,经济运行完全符合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说明年初确定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他依据上半年经济发展趋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10%左右,将出现一个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态势。
由于去年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通胀的预期也愈来愈强烈。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建伟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6月份CPI虽然比较高,但今年物价比去年高,扣除物价因素,消费增长比去年有所下降,出现消费回调,消费信贷增长很快,对扩大消费政策有很大的支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说,从近期情况看,消费价格先行指数在2010年1月出现峰值,据此,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会在7月前后出现峰值,随后出现下降趋势,但预计PPI不会再创新高。根据上半年分析,王军认为全年CPI将会定格在3%左右,价格调控目标基本可以实现。短期来看,在促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和前期经济强劲回升推动下,下半年消费增速有望延续上半年稳中有升态势;但如果剔除物价因素,消费实际增速基本持平或略低于去年。
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政策对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尤为重要。从7月15日起,我国取消400种商品的出口退税或者是降低出口退税率,这些措施都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方针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出口政策的调整,就是让企业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引导企业朝着发展绿色经济、节能减排的方向努力。
去年,我国实施了家电、摩托车、汽车等下乡的财政补贴政策,这对扩大农村的消费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扩大内需方面,郑新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协调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有一个中期计划,分年度逐步到位,给企业消化工资上涨压力以适当的时间,避免工资上涨幅度过急过高,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保护价,以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小麦收购出现国有粮库与民营粮食企业抬价抢购现象,与其这样,不如适当提高国家最低收购价格,使粮农普遍得到好处;鼓励上市国有企业对投资者分红,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强股民对股市的信心。
其次,在扩大消费方面:建议国家下半年把电动自行车也列入机电产品下乡的补贴范围。
李建伟同样认为,国家应该进一步增加民生性支出,已实行的家电、汽车下乡,对消费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说:“短期政策没有出路,必须进行长期的结构调整,目的是把外需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拉动内需来讲,这就要加快推动城市化,因为城市化的过程,拓展了很大的需求空间,同时农民变市民,他们的收入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进一步促进社会消费需求。”
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均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年初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宏观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去年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实际执行中银根适度收紧,货币政策保持适度,避免出现叠加效应。今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快速回落,前期的紧缩政策效果继续显现,从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较去年同期继续大幅回落。郑新立认为,今年我们要改变贷款增长过快的情况,加强对房地产的调控,清理地方的融资平台等等措施,都要做到“适度”,避免对经济增长产生过大的影响。“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又要注意避免出现重点建设工程资金链的断裂和‘半拉子’工程。今年经过清理之后不允许政府贷款了,在这种情况下,避免由于找不到新的贷款人,银行突然停止贷款,正在施工的项目就停下来,出现‘半拉子’工程,这种负面效应,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多次,所以这次货币政策出台的时候尽可能避免叠加的负面效应。”
李建伟认为,现有的投资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主要是强调政策的稳定性,短期信贷收缩会较大,中长期信贷收缩较小,但信贷下降走势也会比较平稳,投资出现回调,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回调比较快。
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考虑,也不应只注重大工程、大项目的投资,也要重点增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投资。当前老百姓购买住房困难是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这应当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增加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新开工面积,以确保已开工的保障性住房按时竣工,对抑制普通商品住宅价格过快上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投资主体上,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行为。国务院在5月份出台了13号文,鼓励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在鼓励民间投资上有新的突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特别是把允许民间资金发起和参与设立各类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作为下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深化整个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郑新立指出,通过引导和吸引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产业,激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满足小企业、个体户和农户的贷款需求,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增长点,使房地产业发展成为一、二产业发展的推助器,成为整个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
王建则强调:“我们国家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再投资就会加大了产能过剩。”他认为投资政策应该谨慎考虑,过多的产能并不能像以前一样出口得出去。
去年,为了弥补出口大幅度下降的影响,投资和贷款都出现了超常的增长,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以及产业结构有些方面更扭曲了。今年中央要把这种扭曲的结构调整优化,真正把资金投向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方向上来,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李建伟认为我国下半年出口问题不大,国外的经济慢慢复苏,出口增长很快,人民币汇率虽有波动,但还是比较稳定。与他意见相反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现在看像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主体经济异常不明朗,不是说靠政策刺激出口就能出得去。下半年美国经济下滑趋势更为明显,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7%,较去年第四季度的5.6%大幅下降;二季度是2%,下半年预测是1.3%。欧洲要压缩财政赤字,保持在3%以下,这也是需求收缩的过程,中国出口很困难,出口的高增长不可持续。
中财办原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春正认为:“特别是希腊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可能向欧元区高负债国家蔓延,势必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欧盟为了缓解债务危机压力,将不得不采取大幅度降低财政赤字的做法,这有可能加大欧洲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
在当前出口形势不确定条件下,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则会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恶化出口形势、加大就业困难。而且,还将加大热钱流入的动力,加剧房地产等领域的泡沫,给房地产调控带来干扰。但另一方面,以美欧主导,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愿望和预期强烈。人民币汇率如果波动幅度过窄、过于与美元挂钩,又会面临巨大国际压力,必将使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因此,人民币汇率政策在稳定出口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贸易结构和应对国际压力之间出现了“两难选择”:既要保持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但又不能再走过去一味依靠扩大出口的老路,而要切实通过调整外贸结构来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用人民币贷款购买我国技术装备和消费品,培育借款国以资源偿债付息的能力。郑新立分析,通过扩大海外投资,鼓励更多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走出去”,以拿到更多的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开发权,支持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并购;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支持我国铁路、船舶、轻工、发电、冶金等技术装备的出口,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为重点,保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