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江陶文俊张欢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中共伊犁州委党校新疆伊宁835000)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研究
田振江陶文俊张欢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中共伊犁州委党校新疆伊宁835000)
吐鲁番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新疆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当地维吾尔族居民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手工技艺形式。本文从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有高度技巧性﹑艺术性的手工。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不仅体现着维吾尔族人民有意识的创造精神,也积淀了丰富的人性内容和艺术精神,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融进了更多和更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时代特征。截至2010年5月,吐鲁番地区被列入国家级和新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包括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枝条编织技艺、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等五项内容。
(一)就民族性而言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特性。民族性是指为某一民族独有,深深地打上了该民族的烙印,体现了特定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智慧、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意识、情感表达等因素。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是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其它地区的各项经验和成果而形成的经验成果,其民族性表现在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新疆的维吾尔族在皈依了伊斯兰教以后,由于伊斯兰教禁止描绘有眼睛(也即有灵魂)的物体,迫使爱美的维吾尔人发展出了以几何图案和花卉图形为主的发达的工艺美术,成为维吾尔族传统花毡装饰的主流。吐鲁番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技艺一样,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教特色。
(二)就地域性而言具有典型的新疆吐鲁番特性。由于新疆不同地区的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别,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人民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传统手工技艺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吐鲁番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生活习惯、习俗都决定了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明显的区别于新疆其它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从土陶来讲,吐鲁番地区的土陶主要集中在鄯善县鲁克沁镇的斯尔克甫村,吐鲁番的土陶主要分素陶、素釉陶和彩釉陶三类,以各种造型的壶见长。
(三)就手工技艺本身而言具有历史传承性。吐鲁番吾尔族的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能够从产生一直延续到今天,主要依靠世代相传。一旦停止了传承活动,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也就意味着死亡。而且这些手工技艺基本都是口传心授、父子相传,具有明显的家族烙印。如桑皮纸制作技艺、土陶制作技艺、花毡制作技艺等,这些手艺的制作流程都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而是靠手工艺人的口传心授才发展到今天。在印花布制作中,手工艺人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随时随地的刻制印花磨具花纹;花毡制作技艺,也形成了印花毡、擀花毡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枝条编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筐子,由于在传承的过程中后代加入了新的因素,才使得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实践证明,正是通过手工艺人的代代相传,才使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存和延续到了今天。
(四)就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价值而言具有实用性。吐鲁番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由当地的人民创造出来的,桑皮纸用作印刷、制币、包裹物品和室内装饰等,枝条编织用于盛放各种物品、土陶制品用于日常生活的汲水、水壶等,花毡和印花布用于当地居民点房屋装饰和衣服布料,这些东西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曾经在当地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都离不开土陶制品、印花布、桑皮纸、枝条编织品等。且土陶、花毡、印花布、桑皮纸、枝条编织这些东西的原材料全部都是来自于自然事物,在生产的过程中无毒无害、环保健康,方便人们的使用。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逐渐被一些简单、轻巧的物品所取代,有些东西的实用性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枝条编织的筐和篮子到现在依然被当地的群众用来盛放各种物品。
(一)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工作涉及的主要政府部门是文体局,在吐鲁番地区文体局的带领下,吐鲁番市文体局、鄯善县文体局、托克逊县文体局高度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在保护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和“调控”的作用,他们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吐鲁番市文体局专门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结合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关系探索了地区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并且对当地传统手工技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市场化的运作,组织当地维吾尔族群众进行民间刺绣、花帽制作等活动。
(二)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群众和其他民族群众是传统手工技艺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是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关键所在。吐鲁番当地居民是决定传统手工技艺发展、变迁的核心要素,也是传承、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中坚力量。在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方面,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积极参与,如维吾尔族枝条编织的这项技艺,就专门在葡萄沟景区进行展示,传承人胡吉吐尔逊就在自己的家里开了家访点,同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除此之外,当地的维吾尔族妇女积极的参与到绣花帽、刺绣品的制作过程中,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广泛地参与到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过程中。
(三)企业部门积极配合。在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方面,当地的企业积极配合政府和群众的各项工作,如大漠土艺馆在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方面,结合自身优势,完成了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模戳印花布制作技艺、花毡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并专门在景区内部建立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区,方便游客参观和体验。当地的地毯生产厂家、花帽生产厂家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发掘吐鲁番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将现代工艺融入传统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完成了部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现代转型。
(一)吐鲁番地区对于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地点,首推大漠土艺馆。大漠土艺馆内的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区,是群众了解维吾尔族手工技艺最集中的地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技艺,它并不属于某个企业或某个地区,而是属于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但是在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手工技艺保护中的主次关系尚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吐鲁番地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贯彻不全面。就目前来看,中国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多项法律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对吐鲁番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吐鲁番地区由于管理部门人员缺乏、传统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不集中、没有固定的形态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传统手工技艺在认定的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使得这些法律和法规在保护工作中的贯彻和落实具有一定难度。
(三)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资金缺乏。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过程中,烧制陶器的古窑需要修缮、手工艺人的生活需要保障、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需要购置、传统手工技艺的程序也需要记录,需要一定的资金配备,然而保护资金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
(四)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在保护过程中同外界交流欠缺。吐鲁番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看似数量颇多,但是在具体的内容上,同新疆其他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则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中亚部分国家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有相同点。就吐鲁番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情况而言,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英吉沙县、喀什市、吐鲁番地区、伽师县都在申报,维吾尔族花毡制作技艺,吐鲁番地区和且末县申报的,维吾尔族模戳印花布技艺,新疆大漠土艺馆和英吉沙县在申报,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大漠土艺馆在负责申报,维吾尔族手工枝条编织,吐鲁番市在申报,从这些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单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吐鲁番地区存在同一个手工技艺类型存在着多头申报的现象,究其根源是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同外界交流欠缺。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管理机制。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挖掘和保护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文化工程,它不仅涉及文化多样性、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权利,还具有某些政治影响,并且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它的保护和管理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既包括普查、整理、鉴定和研究,又包括继承、传播、利用和发展。要做好这一系列工作,必须计划可行、措施周全、方法得当,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项工程。在建立健全科学的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管理机制方面,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开展普查整理工作,建立完整的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数据库;第二,对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建立认定和命名传承人的制度;第三,保护典型的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原生环境,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村)。
(二)加快立法进程,从法律层面上为吐鲁番非物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保障。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各级部门必须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立法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仅靠一些应急性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吐鲁番地区在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条例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的管理部门,结合将出台的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中)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保护条例的执行部门,将各项法律和法规推行到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中,避免对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应从财政收入中设立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用于资助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普查、采录、保护、教学、研究、传播、出版,以及资助培养传承人等。资金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可以吸纳企业和社会的赞助,还可以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的比例,用来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基金。
(四)加强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吐鲁番地区在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过程中,重点加强同有着相近文化背景的地区与国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共同的传统手工技艺,要集中力量,联合申报,向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军。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方面,吐鲁番地区可以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就“请进来”而言,吐鲁番地区应注重同国外的交流,向国外专家请教他们国家在传统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方法。就“走出去”而言,吐鲁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管部门可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和措施,在进行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时候,以丝绸之路为依托,注重理论与方法的交流、资金与技术的合作、国际间民间文化艺术的交流,通过丝绸之路这个平台,加强同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各个国家的交流和合作,认真学习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先进经验和,为我所用。
[责任编辑:何瑞霞]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第66页-68页.
[2]符霞.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研究——以西塘古镇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0.04.011
F127·8
A
1674-6287(2010)04-0034-03
2010-08-29
田振江(1982~),男,天津宝坻人,硕士研究生,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陶文俊(1976-),女,新疆伊犁人,硕士研究生,伊犁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政策。
*本文是石河子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项目《旅游活动影响下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研究》(项目编号RWSK08-Y124)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