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系,北京 100048)
西方工会振兴理论研究综述*
李 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系,北京 100048)
工会振兴是西方国家工会为应对工会目前所处的困境而采取的战略选择和创新性行为;其理论假设是工会能够控制和主宰自己的命运;振兴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工会内部重组、加强工会培训、与雇主和政府结成社会伙伴关系、改革工会组织模式、与社会其它团体结成联盟等。
工会振兴;理论假设;战略选择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雇主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对工会打压、政府政策的影响以及工会自身战略的不适应等多种因素,[1]大多数西方国家工会的组织率下降,有的甚至下降的非常厉害。比如法国工会的组织率甚至下降了65%以上 (1985年与 1995年比较),英国下降了近 50%,美国下降了近 40%。[2]进入 21世纪以来,工会组织率下降尽管没有以前那样剧烈,但是仍然延续着缓慢下降的态势。比如加拿大 2002年工会的组织率比 1990年下降了 3个百分点,没有加入工会的工人人数在增加。[3]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考夫曼 (Kaufman)研究了影响美国工会发展和衰落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解决劳工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解决劳工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劳动法对工会组织和谈判权力的支持以及工会的领导力和组织结构等,他在研究这些关键因素后,预言美国工会的组织率仍将处于缓慢下降趋势。工会组织率的下降不仅影响了工会在工厂里的影响力,也影响了工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以及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由于工会曾经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影响以及对工人权益保护的重要地位,工会的衰弱以及随之带来的相关影响引起了劳动关系研究者、社会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工会自身的关注和研究,工会振兴成为西方学界和工会界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对于“工会振兴”,西方有多种不同词汇,主要有 Union Renewal(工会振兴)、Union Revitalization(工会复兴 )、Union Rebuilding(工会重建)、Union Rebirth(工会重生 )、Union Revival(工会复苏)、Union Resurgence(工会复苏)、U-nion Reinventing(工会彻底改造)、Union Rekindling(工会重新振作 )、Union Transfor mation(工会转型)等,但是用的最多的还是Union Renewal(工会振兴)。从西方国家流行的“工会振兴”概念的多样性来看,西方国家对“工会振兴”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这与西方国家学界和工会对“工会振兴”概念内涵的理解有关。
一般而言,“工会振兴”这个词通常被用来描述工人运动过程中正在出现的新事物和新力量,目的是为了重建工会组织力量,振兴日渐衰落的工会。英国的彼得教授 (Peter Fairbrother)认为,工会振兴是指工会在工厂里和工厂外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包括重新构架工会组织以适应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加拿大学者库玛 (Pradeep Kumar)认为,人们把工会振兴看作是工会为应对内外部环境根本变化而在工会内部进行的组织变革,这需要发展一种学习和变革的文化以在组织结构、领导力、政策和实践方面进行创新,使工会在发展会员福利方面成为一个更加有效的组织。总体上来看,世界各国工会组织率下降、影响日减,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有些是共同的。但是,由于各国工会组织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文化传统不同、人员结构不同等因素,造成工会组织率下降、影响日减的具体原因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工会组织在此种情况下所采取的振兴工会的手段和措施也不同,这是西方国家在“工会振兴”这个概念的表达形式上有多种不同形式的主要原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工会振兴研究更多地是针对单个的工会组织,而不是世界性的工会组织,而且他们也比较倾向于工会在不同层面上如国际的、地区的、工作场所的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振兴工会。
尽管所用词汇不同,但是西方在对“工会振兴”内涵的理解上比较一致。西方学界的一致意见是:“工会振兴”是工会组织通过与现在的工会会员以及未来的工会会员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共鸣来强大自己,工会振兴包括工会组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来重新定义工会与工会、雇主和国家之间的关系。[4]这些措施包括改变工会文化以提高普通会员参加工会活动的积极性、增加新资源和采取新的战略以使大家组织起来、集体谈判和政治行动、发展参与工厂改变的能力、扩大服务的范围以及与社会组织建立联盟和网络以便更广泛地动员工人去影响逐渐发生的社会、经济和立法变化。总之,不管用什么样的词汇,工会振兴主要是指工会自身在面对自身在工厂和社会上作用和影响力下降的情况下,各工会组织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所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或创新性行为。
“工会振兴”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即工会在对自己命运的控制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会的命运是由工会自己在主宰着。为了增强对工人的吸引力,工会必须对自己面临的情况作出判断,辨别挑战,然后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战略、结构,并作出各种应对措施。[5]在此理论假设之下,工会应当深刻认识和分析导致工会组织率下降、集体谈判力量减弱以及会员关系的被动性 (非主动加入)、对公共政策影响力的减弱等关键因素。2002年,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份研究指出:20世纪的最后 20年是社会和经济深刻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工会及其会员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6]产生这些影响的关键因素有: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在自由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发生的,也是世界科技革命推动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使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加剧了企业竞争和企业兼并,可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但是经济全球化降低了劳工通过自由结社对抗资本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了资本和劳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强弱悬殊,“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更加明显。
2.临时的、非固定的多种就业形式的逐渐增加。这种就业形式增加了工会把这部分工人组织起来的难度,削弱了工会的力量。
3.正在逐渐增长的多样化的劳动力,他们的年龄、性别、能力以及期望和需求都非常不同,这需要工会改变传统的做法来吸引他们入会并使他们得到满意。
4.倾向于撤销管制的、私有化和其它市场趋向解决办法的公共政策。虽然工会的主要职能是代表工会会员与雇主谈判,但工会也在影响公共决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任何涉及贸易、环境、工作场所安全、医疗保健等重大问题的讨论中,都有工会的声音,并且工会的意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而公共政策的市场化趋向使得工会意见被考虑得越来越少。
5.工会会员对工会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对工会的表现不满意,这使得工会的形象越来越差。
正是这些关键因素给工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工会要想掌控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必须正视这些挑战。工会振兴的主题(thesis)是:
1.重新建立和扩张工会的能力以应对组织变化的战略挑战,这是工会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会在过去能够较好地保护会员的权益,能够较为广泛地影响公共决策,是因为工会能力的强大。今天的工会要振兴,必须增强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迎接挑战。
2.组织有创造性的谈判以满足多种不同劳动力的需求,也为了影响工厂变化的方向。集体谈判是工会保护会员权益的重要手段,在用工形式多样化的情况下,需要工会在集体谈判上有创新以适应多种不同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影响雇主在集体谈判上的态度和选择。
3.通过战略性的变化、议会以及对公共事务的介入等途径来影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对工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工会要振兴,需要工会通过战略性的变化以及对公共政策制定机构的参与和介入来实现。工会不应当把自己的行动限制在工作场所。
4.发起结构性的变化以调动区域积极性,激励普通会员深入介入工会的决策。工会振兴首先是一个个区域工会组织的振兴,这需要区域工会组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变革,增加工会组织的吸引力,激励普通会员对工会事务的积极介入,为工会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5.建立以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加强工人团结,以便成为社会变化和经济变化的催化剂。工会应当紧紧围绕工人的利益和需求来活动,但是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工会应当超越自己的群体利益,在公民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工会不仅是为会员服务的组织,也是改造社会的工具。
6.加强和扩展国内外的广泛联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工会不仅要加强国内工会组织之间的联系,更要把联系扩展到国际范围内。各国际工会组织都是信息交流的良好平台,对动员和团结工人都有积极作用。国际团结的关键不是国际制度,而是国际范围内的斗争,每个国家工人的持续斗争也为其它国家工人阶级的斗争创造了空间。
尽管西方国家工会强调工会振兴应当有符合自己实际的道路,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但在关键性的战略选择上有大体趋同的方向,工会振兴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工会做些什么才能阻止他们正在下降的力量和影响;另一个问题是工会如何才能使自己振兴起来,并且能在特定的制度和环境背景中成长。为了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其战略路径主要有:
1.通过合并或者内部重组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在西方国家,由于各工会的独立自主,加之雇主的打压,造成工会在一些问题的处理意见不统一,权益不一致,进而影响了劳工运动,甚至可以说造成了劳工运动的支离破碎。现在,西方国家工会已经认识到,为了提高单个工会的影响力,应对产业结构和会员结构的变化,改革工会结构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武器,这种结构的改变主要包括进行内部重组或者进行外部合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工会都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原来单纯的工会主义组织模式,不仅在内部动员会员组织起来,而且也在外部进行组织以提高基层人员的积极性,以促成他们支持工会能够代表会员的利益。美国劳工运动现在正在考虑对这种重新组织提出建议,而日本工会正在推进一种产业联盟的新结构。从 1991年到 1996年,澳大利亚就有 64家工会进行了合并。[7]
2.通过基层政治活动调动工会普通会员的积极性,把工人组织和动员起来。长期以来,工会采用了服务模式 (ServicingModel),在这种模式之下,工会所起的作用是向被动的、依赖性的会员提供服务。而现在,工会应当采用组织模式(OrganisingModel),即工会为保护工人及自身利益,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提高领导力,尤其应当通过基层政治活动来把工人组织和动员起来。在过去的 20年里,工会与政党的联系已经逐渐减弱,今天的工人运动政治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与政党政治以及与政府谈判那样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是与基层政治和当地竞选联系在一起。工会是千百万劳工会员的代表,而会员是具有投票权的选民。工会的影响力来源于工会能够调动会员参加投票和形成声势。但是,工会还是会更多地关注政治主题。比如美国工会已经认识到,他们的生存依赖于具体的劳动法律改革。在过去的 10年里,美国工人运动制定了一个巨大的政治行动计划来支持政治家对工人立法改革的同情,来影响法律制订者,动员投票者。大多数美国工人领袖确信,政治行动是建立自身能力来赢得关键选举的首选,这影响到健康保险、工会,组织的权力以及保留集体谈判的权利。美国工会一直以来都认为,布什过去的劳工政策较为偏向雇主,而非雇员。为了改变状况,美国工会组织工会参加竞选,奥巴马在竞选期间,获得了工会的大力支持。美国工会的努力也在逐渐获得回报。奥巴马当选后,在白宫外对工会及商界代表说:“我相信,我们必须修改过去 8年来许多有关工会组织的政策。这些政策都是我所强烈反对的。”他指出:“工人不是问题的一部分,而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3.加强工会内部合作,扩大工会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的团结网络。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国际贸易和金融制度的影响逐渐增加,跨国公司的力量也在逐渐增长,这都需要工会从全球的视角来采取行动。首先,进行跨国合作和联合。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工会和墨西哥工会在 1992年建立的“战略组织联盟(Strategic Organizing Alliance)”,这个联盟设有工人中心,开设有培训、组织和文化项目,还有一个在线月刊,等等。其次,利用全球框架协议。跨国公司和全球工会联盟签订了全球框架协议,尽管其中没有雇佣关系的详细规定,但是此协议详细列举了最低的标准和基本的工人权利,形成了对实践法则和劳工标准的承诺,而且也建立了涉及到工会的监控程序。最后,努力促成国际范围内的联合。2004年末,国际自由工会联盟(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s,简称 I CFTU)和世界劳工联盟 (the World Confederation ofLabor,简称WCL),还有其它国家一些工会进行了国际联合。国际范围内的工会联合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4.在相互利益的基础上与雇主和政府形成伙伴关系以保护工人的利益。尽管西方一些学者对工会与雇主和政府的伙伴关系能振兴工会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在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这种伙伴关系非常流行,并且在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一种制度性安排如共同决策、工会委员会等。但是这种工会与雇主以及政府的社会伙伴关系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受到质疑。之所以如此,因为伙伴关系并没有大范围地带来工人工资的增长,也没有很好地提高工会的入会率,而且还是经常被排除在投资决策、培训决策以及大范围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决策之外。一些学者在研究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情况后认为,当社会伙伴关系与其它工会战略制度性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社会伙伴关系确实有助于工会振兴,如果有公共政策的支持,有工会的强大做保证,则这种社会伙伴关系更有利于工会的振兴。[8]
5.扩大对工会会员教育和培训,扩大对领导力的研究,使会员对变化的环境有更好的了解。美国的伊森奇 (Michael Eisenscher)指出,工人运动需要大规模的培训,工会改革也需要大规模的培训。对工会会员的培训不仅能提高会员的素质与技能,而且能促进工会内部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工会的领导力。因此,工会不仅要开展有价值的且必要的技能培训,更要帮助会员认清身处的形势,让工人知道,工会不仅是为自己服务的组织,也是改造社会、改造时代的工具。
6.通过创新性的战术和方法把没有被组织起来的工人组织起来。劳动力市场的多样化使得工人有多种就业途径和就业形式,工会要振兴,除了要继续凝聚已经加入工会的工人,还要把劳动力市场上没有被组织起来的工人如移民劳工、女性劳工吸引过来,组织起来,这就需要工会有创造性的战术和方法,比如加强和媒体的交流,树立工会在社会大众面前的良好形象;建立一种新的工会文化,把工人们吸引过来。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约翰逊教授 (Brown Johnson)以美国零售食品加工产业工会的经验为例,认为如果工会想建立和保持原来那种把人们组织起来的方法,工会除了在工作场所对会员提供帮助外,工会还需要建立一定密度的社会网络,年轻工人之间的这种社会网络以及年轻工人与工会代表之间的这种社会网络对动员工人支持经济和政治目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7.与社会和社团组织建立联合和联盟以获得社会和经济变化的力量源泉,这被认为是工会振兴的最为重要的战略之一。所谓联合,就是工会与其它非工会组织联合起来持续行动以实现共同追求的目标。美国学者克劳森 (D.Clawson)认为,工会应当建立更多的联盟,要把那些与工人有关主题联系起来,比如妇女问题、移民问题等。[9]工会应当把工作场所结构与工人及其家庭所住的社区联系在一起,当工会争取相关权益时,工会就会获得更多的社区支持。
工会振兴是当前西方工会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下试图重振工会影响力的战略选择。由于各国不同的具体环境,采用的具体振兴战略也不同。改革工会、加强组织内外的团结、与雇主和政府结成伙伴关系等是西方工会普遍采用的战略选择,而且西方工会也注意到单一的战略是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的,工会影响力的增强需要有多种战略的综合利用和相互作用。比如在美国,与政党的战略协调、与社区组织的联合已经成为工会振兴的一条普通准则。与西方相比,中国工会的道路较为顺畅,前途光明,但是也应该看到前进途中的多种困难。中国工会要想在会员权利和利益的保护上更有效,在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上更有力,中国工会的实力还需要大大增强,特别是中国工会的软实力。西方国家工会振兴的战略选择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1]AnilVer ma and ThomasA.Kochan,Unions in the 21stCentury:Prospects for Renewal(PalgraveMacmillan,2004),p.8
[2]AnilVer ma and ThomasA.Kochan,Unions in the 21stCentury:Prospects for Renewal(PalgraveMacmillan,2004),p.3
[3]CharlotteA.B.Yates,The Road toUnion Renewal:From Organizing the Unorganized to New Political Alternatives, http: //www.highbeam.com/doc/1G1-115342115.html
[4] [5] [6]Kumar,Pradeep and Chris Schenk(eds.).2005.Paths to Union Renewal:Canadian Experience (Calgary,Broadview Press).p.30、p.29、p.34.
[7]JohnBuchanan:UnionAmalgamationsAsA Basis ForUnion Renewal In Australia: Insights From Unfinished Business,www.justlabour.yorku.ca/volume2/pdfs/buchanan.pdf
[8]Kumar,Pradeep and Chris Schenk(eds.).2005.Paths to U-nion Renewal:Canadian Experience(Calgary,Broadview Press)p.42
[9]Clawson,D.,Clawson,A.(1999),"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US labormovement?Union decline and renewal",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5 pp.95-119.
A Summary of Researches on Western Un ion Renewal
L iLei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100048,China)
Union renewal is a strategic choi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e unions in western countries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current dilemma.The hypothesis is trade unions can control the destiny of themselves.The strategic choices of union renewal include the internal restructure of trade unions,trade union training,social partners relationship with employers and government,reform of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and in alliance with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
union renewal;hypothesis;strategic choice
D411
A
1673-2375(2010)06-0054-05
2010-10-08
李磊 (1970—),男,安徽六安人,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文化和工会理论研究。
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课题“贯彻工会 ‘十五大’精神,加强工会软实力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为 09QW007)中期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文 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