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并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但2005年对146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中,中国仅排名第133位.多种压力(如社会经济、政治、人口和技术)影响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任何1个因素都会对可持续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正面和负面作用.本文阐明了在过去 60年里影响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复杂性,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因时间空间而差异.它们会互相之间增强或抵消,其差异取决于社会大环境,这往往导致了非线性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在过去的60年里,负面影响比正面的厉害得多,大部分的环境更加恶劣,很少能得到改善.“大跃进”运动(1958~1961年)使中国丢失了至少10%的森林用以大炼钢铁.“农业学大寨”运动(1964~1978年)为了农作物生产而抹煞了众多的风景,填埋了无数的湖泊、湿地以及海岸地带,完全不顾及地形、气候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改革开放政策始于1978年,大规模生产大量的出口产品造成了进一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
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制定了超过100项环境法律和政策,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尽管自1994年中国就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短期经济效益仍然处于优先地位.一些积极的行动,如在2004~2005年的绿色GDP核算行动(即扣除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包含的环境成本)寿命短暂,就是因为许多政府官员只关注其自身的工作前景和升迁,后者完全或主要依赖于经济发展情况.国内广泛的“发展第一,环保第二”或“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是造成中国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排名落后的根源.
吴 曦 译自《Science》, April, 2: 50.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