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碳汇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与管理

2010-02-14 22:18李怒云杨炎朝陈叙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二氧化碳造林

李怒云,杨炎朝,陈叙图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100714,北京)

发展碳汇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与管理

李怒云,杨炎朝,陈叙图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100714,北京)

在阐述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与作用,辨析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碳汇林业的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据此,提出加强碳汇林业管理的建议:以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主线,加强全国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和碳汇项目计量队伍资质管理,促进低碳经济林业试点工作。

发展;碳汇林业;气候变化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森林具有碳汇功能[1]。森林的这种特殊功能以及保护森林、减少毁林和林地退化等造成的碳排放,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乃至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发挥重要作用[2]。森林以其具有巨大的生物量而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 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相对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3]。

因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以及各类涉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林业措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为气候公约谈判的必谈议题,也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指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回良玉副总理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2009年 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论坛上宣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 4项措施之一——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 2020年森林面积比 2005年增加 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 2005年增加 13亿 m3,这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一项重要承诺,进一步表明了林业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因此,积极发展碳汇林业,是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落实承诺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碳汇林业的概念

1.1 碳汇概念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4];相反,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就称之为“碳源”。相应地,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属自然科学范畴[5]。林业碳汇则是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进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政策、管理和碳贸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5]。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行动,主要是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源)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汇),而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林业成为碳汇的重点。《京都议定书》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条款中,认可造林、森林管理、农业活动等获得的碳汇对减缓气候变化有作用;但是,在第一承诺期内,只有造林再造林项目才能列为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即在附件一中指出,国家可以通过从发展中国家的造林再造林项目中获得碳汇(碳信用指标),用于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且,每年从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中获得的减排抵消额不得超过基准年(1990年)排放量的 1%。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在第一承诺期内,造林是指在过去 50年以来的无林地上开展的人工造林活动,再造林是指在 1990年 1月 1日以来的无林地上开展的人工造林活动。

1.2 碳汇林业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所谓碳汇林业,就是指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

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要求和国际林业碳汇项目的相关规则,笔者认为,碳汇林业至少应该包括以下 5个方面:1)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2)除了积累碳汇外,要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整体服务功能,推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促进社区发展等森林多种效益;3)促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的提高;4)建立符合国际规则与中国实际的技术支撑体系;5)借助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通过碳汇贸易获取收益,推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

2 我国碳汇林业的实践

2.1 中国大规模造林受世界瞩目

碳汇林业对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名词,但是,我国政府多年来重视森林植被恢复和保护,使我国成为全球森林植被恢复最快和人工林面积最多的国家。实施森林植被恢复和保护实际上就是发展碳汇林业的举措。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全球的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但亚太地区的森林是增加的,主要来自于中国。中国每年净增加森林面积超过 300万 hm2,弥补了其他森林高采伐率的地区。中国多年来大规模植树造林,不仅提高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也吸收固定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据专家[6]估算:1980—2005年,我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 46.8亿 t,通过控制毁林,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4.3亿 t,2项合计 51.1亿 t。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 5亿 t二氧化碳,相当于当年工业排放量的 8%。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等[7]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已由 20世纪 80年代初每年吸收固定 136.42 t/hm2增加到 21世纪初的 150.47 t/hm2;1981—2000年,以森林为主体的中国陆地植被碳汇大约抵消了我国同期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14.6%~16.1%,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实施了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

2006年 11月,“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获得了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批准,成为了全球第一个获得注册的“京都规则”的林业碳汇项目。该项目通过以混交方式栽植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大叶栎 (Quercus griffithii Hook)、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桉树 (Eucalyptus spp)等,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按照 4.35美元/t的价格购买,预计 15年将购买48万 t二氧化碳。同时,项目的实施为周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迁徙走廊和栖息地,较好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控制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将陆续为当地农民提供数万个临时就业机会,产生 40个长期性就业岗位,有 5 000个农户将可以从出售碳汇以及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获得收益[5]。

此外,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完成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研究”(国家林业局重点课题)。提出了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的指标体系,确立了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发展区域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林业碳汇项目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中国适合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其成果为中国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对规范碳汇造林和减低项目成本具有重要价值。

2.3 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

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需要构建一个平台,既能增加森林植被,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又能以较低的成本帮助企业志愿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企业自身长远发展抢占先机。2007年 7月,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共同发起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目前,该基金收到捐款近 3亿元,已先后在全国 10多个省(区)实施碳汇造林超过 6.67万/hm2,预计今后 10年可固定二氧化碳 500万 ~1 000万 t[8]。当地农户通过造林获得了就业机会并增加了收入,而捐资企业也可获得通过规范计量的碳汇(信用指标),记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账户,并在中国碳汇网上进行公示。此外,许多个人也积极参与造林增汇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纷纷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购买碳汇”,以吸收自己日常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所有捐资造林都要计量碳汇,并登记在各自的“碳信用”账户,公布于中国碳汇网上。目前,个人捐资在北京建立了“八达岭碳汇造林基地”和“建院附中碳汇科普林”。

3 加强碳汇林业管理

3.1 落实国家方案,发挥林业作用

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总体目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等多个方面,要求采取措施,大力加强林业建设,维护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充分表明在新的形势下,中央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林业建设放在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工作的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上;因此,加快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管理,提高现有林分质量,加大湿地和林地土壤保护力度,大力开发与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加强对森林火灾、病虫害和非法征占林地的防控措施,适当增加木材使用、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等,将是进一步挖掘林业潜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固碳能力,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特殊功能和作用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采取措施,落实国家规划,进一步加强碳汇林业管理。

3.2 编制林业行动计划,明确重点领域和行动

为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历时 2年,编制出《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明确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领域和主要行动。它包括 2大部分:一是林业减缓气候变化,共 6个领域,15项具体行动,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生物质能源利用、森林保护、林产工业和湿地恢复与利用6个领域;二是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共 3个领域,7项具体行动,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等 3个领域。认真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林业履行应对气候变化职能、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增加中国参与气候公约谈判话语权等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技术支撑和保障。

3.3 建立全国统一的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碳汇林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要制订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指南,并支持和鼓励各省(区)按照统一的指南,计量、监测本省的森林碳汇及其动态变化。项目级的《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造林监测指南》已编制完成,并于 2008年底开始试行。目前,经财政部批准立项的“中国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正在由国家林业局规划院负责制订。

3.4 建立碳汇计量监测队伍

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和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深刻地了解森林如何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成了社会公众和业内人士、专业人员关注的问题。例如,社会公众迫切想知道森林如何影响气候变化,又如何受气候变化影响,而专业人员迫切地想了解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背景下,用什么方法能够准确地衡量和表述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功能,如何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公众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森林碳汇专家能够娴熟地计量和测量森林的碳贮量,而在气候变化的国际规则下,特别是涉及《京都议定书》以及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涉及国际碳贸易中的碳汇计量等时,问题就变得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建立了解国内外计量方法和国际规则的专家队伍。目前,国家林业局组建了由 8所高等院校、3个规划院和设计院、4所林科院参加的全国林业碳汇项目计量团队,现已经完成了超过 6.67万 hm2碳汇造林的初步计量。

3.5 开展碳汇造林注册登记

目前,国内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主要有 3种类型:一是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造林项目,这类项目要严格遵循相关国际规则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二是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这类项目主要由企业捐资进行定向的或以积累碳汇为主要目的的造林及相关活动,项目申报、实施、计量等需严格按照中国绿色碳基金的项目管理和造林技术要求以及《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执行;三是其他碳汇造林项目,这类项目不属于清洁发展机制类型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的碳汇造林、森林经营等相关林业活动。国家林业局近日发文,要求对现有碳汇造林项目实行备案制,对上述第 3类实行注册登记制,即到国家林业局进行登记注册,由国家林业局组织有资质的单位按照《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计量监测结果将统一纳入局林业碳汇登记系统并在中国碳汇网上予以公示。

3.6 促进林业低碳经济试点

目前,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讨论大都集中在工业包括能源领域,而最有潜力的林业(增汇)却被忽略了。根据我国的现实,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功能与作用,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和最容易的途径之一。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成本低,综合效益好,且可真实地减少二氧化碳,是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证人类福祉真正的“低碳”选择;因此,积极贯彻人大《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的“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增强碳汇能力,继续推进植树造林,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增强森林碳汇功能”,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为此,要重视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开展林业促进低碳经济的试点和研究。

[1]张小全,武曙红.中国 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指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

[2]李怒云.林业碳汇计量.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2

[3]IPCC.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EB/OL].[2009-06-12].http:∥www.ipcc.ch

[4]联合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EB/OL].[2009-06-28].http:∥un fccc.int/2860.php

[5]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25-131

[6]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EB/OL].[2009-06-28].http:∥www.ccchina.gov.cn/cn/

[7]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等.1981— 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中国科学,2007,37(6):804-812

[8]李怒云,宋维明,何宇.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创建与运营.林业经济,2007(07):15-18

Develop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ry for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The practice and managementof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ry in China

LiNuyun,Yang Yanzhao,Chen Xutu
(Department of Afforestation,The State Forestry Adm inistration,100714,Beijing,China)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roles p layed by forests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introducing the concepts o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carbon sequestration in forestry,and carbon forestr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ry in China.It further promotes a key idea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ry through major efforts including:1)implementing activities oriented for implementing“China's Action Plans for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2)estab lishing a nation-wide carbon sequestration account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and setting up an expert group for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accounting;3)implementing some low-carbon economy pilot projects in forest sector.

development;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ry;climate change

2009-09-30

2009-12-14

李怒云(1956—),女,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碳汇、林木生物质能源、生态服务市场、林业工程管理、林业投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以及社会林业。E-mail:linuyun516@vip.sina.com

(责任编辑:宋如华)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二氧化碳造林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抓捕”二氧化碳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