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 东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此前,舆论将这次大会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大会。来自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以及110名国家元首出席会议。尽管这次会议未能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气候变化问题都将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我国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决策。此后,我国领导人又多次强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那么,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是什么关系?本刊就此问题对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兴利进行了专访。
主持人:近几年来,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从理念变为行动,《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颁布执行,国家级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遍布全国各地。随着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经济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请您介绍一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刘兴利: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推广,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内容大家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低碳经济,很多人还不是十分熟悉。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英国政府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撰写《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指出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当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按照现在通行的观点,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主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以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为基础,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以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为核心内容。它不仅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够优化能源结构、扩大低碳产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循环经济是对新型发展经济方式的归结与概括,是从经济活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循环经济是一种理念,而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和“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探索形成的发展方式,就是循环经济模式。
可以看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一种新的、重大的、影响深远的经济发展模式,二者都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都将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如果从字面理解,“低碳经济”的关注点是气候问题,其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循环经济”的关注点既包括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也包括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从更深层次分析,“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也有所区别。例如,近一段时期舆论热议的一个词“碳政治”或“碳政治时代”。为什么没有人说“循环经济政治”,这也说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在更深层次上的不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面临世界格局和全球经济秩序大调整、大变动,低碳经济的政治元素尤为突出,这是循环经济所没有的。
主持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其侧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兴利:“循环经济”一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自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原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2005年11月,国家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组织确立82家单位,正式开展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当前,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已经开展,循环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极为热门的关键词。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而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关键是要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根本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循环经济将会稳步发展,并不断壮大为新兴产业。
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自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还要看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世界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生态环境、资源能源需求,甚至人口健康水平等方面,对世界的发展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在间接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此外,我国对循环经济的探索、思考与实践,其实也是在寻找一条有别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深远。
在国家两批试点示范单位带动影响下,各地区、各行业的企业、园区、乡镇、社区等,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许多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3R”原则的新型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它们共同的特点可概括为:一是原始资源投入少,并产生了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二是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三是有效地拉长了产业链,有利于产业聚集,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拓展了盈利空间;四是为各种各样的传统增长模式转变,找到全新的可持续使用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息息相关,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和完善。
循环经济理念,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各个环节,可以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结合不同经济活动,创造出适用的新型模式。通俗地说,可以把循环经济看作是节俭经济、文明经济,可以节省环境付出,节约人力物力消耗,避免浪费等。但是我们应注意到,所有这些节省是在一个不断提升文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在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然要带来人们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中国政府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2006年,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其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2007年9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四项主张,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和“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8年,温家宝总理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五项主张:第一,必须坚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第二,必须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当前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长期累积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应当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发展中国家走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机统一;第三,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第四,必须坚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应当促进而不是阻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应当有助于缩小而不是扩大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和技术鸿沟,应当维护而不是损害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第五,必须坚持依靠技术进步应对气候变化。200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一要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二要大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继续开展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三要大力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四要大力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要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五要大力提高全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环境。
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出席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发表了《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其中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坚持这一原则,对确保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在正确轨道上前行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积极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发达国家应该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任务,继续承担中期大幅量化减排指标,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气候变化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我们应该树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观念,努力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实现各国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共赢。第三,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发展中国家应该统筹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实际能力的义务。从长期看,没有各国共同发展,特别是没有发展中国家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就没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第四,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发达国家应该担起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期的资金支持。这是对人类未来的共同投资。气候友好技术应该更好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应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互动机制,让发展中国家用得上气候友好技术。
主持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大家比较清楚,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兴利:按照《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具体目标包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高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
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2005—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2亿t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5 亿 t。
按照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讲话精神,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努力增加森林碳汇。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还将进一步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为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还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统计制度。2010年,有关部门将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有困难的地区加强督导,确保节能减排设施的有效运行。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此外,我国还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促进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做好财政补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的基础上,制定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燃气热水器、电机等节能产品的财政补贴推广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