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区春小麦栽培技术

2010-02-14 09:16:29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1期
关键词:机播定西旱作

姚 兰

(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定西 743000)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旱作农业,随着旱作农业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旱作农业技术有了长足发展。20世纪70~90年代,甘肃在旱作农业、农田整治、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节水或耐旱作物的品种选育及旱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等都得到重视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旱作区农业生产条件。这些旱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旱作农业区稳产、高产和生态环境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甘肃省旱作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50~450mm,属典型的干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既是甘肃旱作区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和希望所在。全省小麦面积106.7万hm2。春小麦占40万hm2,旱地面积占90%左右。当前,在这一地区推广“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十分必要,挖掘潜力,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播前准备

1.轮作倒茬与整地。旱作区选用茬口以豆类、马铃薯、油料等作物,既不影响作物接茬种植,又有很好的肥地效果。耕作保墒:前作物收获后及时浅耕灭茬,深度13.3cm以上。雨后及时耱地,以充分接纳降水,秋季进行第二次耕翻耙耱合墒,以利春季良好的墒情。防治地下害虫:结合第二次秋季耕耱,施50%辛硫磷和20%甲基异柳磷3~3.75kg/hm2毒土顺犁沟撒施。

2.科学施肥。施足秋肥,结合秋季耕耱地施农家肥1.5万~3.0万kg/hm2,氮肥150~405kg/hm2,磷肥(过磷酸钙) 495kg/hm2,N∶P2O5=1∶0.75;N∶P∶K=1∶0.75∶10。春肥结合播种施氮肥、磷肥,N∶P2O5同上,以利培育壮苗。

3.选育良种及种子处理。良种布局:甘肃中部川旱地及山坡地选用耐旱、耐瘠、丰产、优质品种春小麦定西24号、定西35号、陇春22号、8556-5、8821-3。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清除秕粒及杂草种子,进行晒种,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势。

为防止全蚀病、白粉病、黑穗病、锈病等病害,进行药剂拌种:在播前15天每100kg种子用粉锈宁、拌种霜、种子包衣剂等药剂按说明剂量进行拌种;有地下害虫的地区用20%甲基异柳磷和辛硫磷按说明配制毒土作播种药施土壤,效果良好。

二、播种技术

1.适期播种。播种期应根据各地的气温、土壤、品种等差异而定。表土解冻5cm时抢墒播种,即顶凌播种,墒情较好有利于种子发芽。一般春小麦播种为惊蛰到春分,即3月上中旬,高寒地区稍延迟。

2.合理密植。甘肃中部旱川地要获得3000kg/hm2左右的产量,须保苗375万~525万株/hm2,播量450万~525万粒/hm2。山坡地1500~2250kg/hm2的产量,须保苗375万~420万株/hm2,播量450万粒/hm2左右。为做到以籽保苗,以苗保穗,以穗定产,应实行“按粒播种”。

3.播种方式。良好的播种方式,能使播下的种子分布均匀,达到“粒多不挤,苗多不靠”的标准。目前各地采用的播种方式有耧条播、机播、两行畜力机播、老犁播种等。相比较,机械条播和两行畜力机播、老犁单种等最好,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播种速度快,能按期播种完,省工省时。

三、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小麦以出苗到起身阶段为前期。该期以根、叶、蘖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为主。管理的目标:在全苗、苗均的基础上,促根促蘖,促弱根旺,培育壮苗,协调幼苗生长和养分贮存的关系。早松土、中耕除草保墒,有利于促早发苗培壮苗。松土保墒两次以上,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根据地力,结合降水,追施氮肥75~120kg/hm2。

2.中期管理。小麦从起身到开花始期称为中期。重点是调解水肥,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促健壮秆大穗,在保证粒多粒重的前提下,及早防治病虫害。在蚜虫虫口密度达到防止标准时,用40%的乐果乳油按0.1%~0.125%的稀释浓度喷雾,或者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7.5~15.0kg/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并及时防治锈病和白粉病,结合拔除田间杂草,剔除田间异杂品种,以保持纯度。

3.后期管理。此阶段重防早衰,增加粒重,防止倒伏。抽穗后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3kg、叶面宝15支、乐果1.5kg,加水600~750kg,叶面喷施,防治小麦麦茎蜂并促进光合作用,加快养分的贮存,防止贪青,促进正常成熟,增加粒重和产量,预防病虫害和灾害天气。

四、适时收获

选种留种:种子田去杂去劣,单收、单藏。按小麦面积10%穗选留种,作为下年种子田用种。适时收获:群众有“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的说法。精收细打,颗粒归仓。小麦适宜在蜡熟末期收获,此时穗和穗下节间呈金黄色,其下一节间呈微绿色,籽粒全部转黄。但内部呈蜡质状,含水量约为25%~30%。同时必须保证质量,种子必须晒干扬净,含水率应在13%以下,以便于贮藏。

猜你喜欢
机播定西旱作
基于产投比的大蒜机播经济性分析
作物杂志(2022年5期)2022-11-18 06:47:08
马铃薯机播取得新突破 每亩节约成本360元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2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相约定西
参花(下)(2022年1期)2022-01-15 00:45:01
咱们定西
参花(下)(2022年1期)2022-01-15 00:45:01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油菜机播机收生产技术初探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精量机播与普通机播的产量比较试验
河北农机(2017年3期)2017-04-21 05: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