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康荣,吴高华,刘 军,徐 毅,曹敏敏
(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局,十堰 442000)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主体淹没区,又是国家扶贫开发集中连片的重点区,还是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这里山多、地薄、田少、多灾,国土面积236.8万hm2,其中山场200万hm2,水域9.2万hm2,耕地总资源 22万 hm2,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称。全市常用耕地16.7万hm2,农民人平耕地0.07hm2,大大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在耕地中,水田3.3万hm2,旱坡地13.3万hm2,人平好田好地仅0.01hm2,且坡多坪少,耕地素质很差,农业基础十分脆弱。
如何发展山地农业是当今世界的难题。十堰市着眼山区农业发展的实际,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十堰农技人员利用本地独特的生物资源、气候环境,发挥山区山水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走出了一条山下建粮仓、山水变银行的“一仓、四山、一园、三养”为特色的“1413”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耕地资源的刚性制约和灾害气候的频繁发生,导致十堰山区人民长期不得温饱。为此,各级党政组织和农业科技人员,认真研究库区山地农业自然规律,规律之中抓创新,创新之中谋发展,研发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
大力推进以地膜栽培为重点的农业技术革命。针对“两头寒,中间旱”、“高山寒,低山旱”的库区山地农业两大致命灾害,1983年开始试验研究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显示出增温、节水、抗旱、除草、保肥、增产、增效的综合效能。1984~1985年多点示范,1986年后进入推广阶段。十堰山地8万hm2玉米,单产达到311kg/667m2,最高单产达967.1kg/667m2,创全省玉米高产之最。地膜栽培技术,在十堰已创新发展到水稻、马铃薯、花生、油菜、烟叶、莲藕、柑橘、茶叶、魔芋、中药材等多种作物,实现了由旱作到湿作再到水作的3次突破。地膜水稻最高亩产达839.4kg,创湖北中稻单产之冠。以地膜技术为核心的山地农业技术革命,有效地解决了山区粮食这个基本民生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生态建设。
科技兴粮,核心是创新生态农业研发机制,着力良种、良制、良法配套。利用作物的生育差和时空差,改革耕作制度,推行旱地预留行,改长期麦—玉连作为麦—玉—豆间作套种,较好地躲过了“卡脖旱”,提高了山地旱作稳产高产程度。改水田麦稻两熟为洋芋、油菜、绿肥—水稻生态种植制度,用地养地相结合,收到了提高粮食单产和水田综合效益的两利之效。自主培育出“郧单1号”、“鄂玉10号”等一系列玉米新品种,促进了国家西南玉米产业带建设。研发小麦低产进中产技术、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高。
生态理念的确立,科技减灾的研发,高产创建的推进,使十堰山区科技兴粮之路越走越宽。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发基金会随机调查结果显示,97%的农户有存粮。实践证明,在农业基础十分脆弱的十堰山地情形下,解决历史性的温饱难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兴粮。
十堰山区在生态建设中,坚持远山封山育林,山坡停耕还特,着力打造生态茶山、橘山、药山、特产山,打响绿色有机农业品牌,构筑库区生态绿色银行。
汉江以南秦巴、武当山区,针对退耕坡地适耕性、有土层的特点,用足用活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改单纯追求生态效益的植松种杉为生态、经济兼用的停耕植茶,建设生态有机茶山。2009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3.1万hm2,总产量达1065万kg,总产值8.6亿元,其中,竹溪县1.3万hm2,竹山县0.86万hm2。针对十堰山区茶叶品牌多乱杂的现状,十堰市按照湖北省农业要重点抓好“四个一批”的要求,组织引导全市上下实施“一统三分”战略,合力打造“武当道茶”品牌。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实施,品牌打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新发展茶叶面积0.2万hm2,茶叶产业对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贡献率达5.2%,在特色产业中位居前列,中小茶叶加工企业茶叶销售价格普遍同比提高30%以上,产品大多销售一空。
库区县市,利用一库丹江水改变的生态环境,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发展库区柑橘产业,形成了我国北缘地带最大的柑橘产业基地。2009年,全市柑橘面积达3.6万hm2,产量2.7亿kg。在柑橘产业开发中,注重打响武当库区品牌,加强基地改造升级、品种改良提升,分级包装配套,产品远销北方各省市和俄罗斯。
发展食用菌、魔芋、小水果、干杂果、桑蚕等山地特色农产品,开发独具特色的野生资源。以库区上游房县为主的中山和二高山地区,利用丰富林地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年产量达150万kg。竹溪低山和二高山地区,大力发展魔芋产业,魔芋面积0.53万hm2,成为全省魔芋主产区。城镇近郊围绕服务城市,增加收入,绿化荒山,优化环境,积极发展小水果,面积已突破0.53万hm2。郧县、郧西县抢抓“东桑西移”契机,大力发展桑蚕产业,面积突破0.53万hm2。
我市地处神农脚下、武当山区,山场面积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中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是国家地道中药材生产基地,运用生物共生原理,推广林药间套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开发中药材资源,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9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5.3万hm2,中药材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展生态农业,既能使山清水秀,生态优化,又能使山场生金,富民兴县。加强十堰山区生态建设,必须既重生态,更重民生,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科学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生态建设增收的积极性,用生态特色产业开发,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围绕服务城市菜篮子,在城镇郊区和公路沿线发展蔬菜产业,基地面积7.6万hm2,总产值19.25亿元,占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的20%。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严格实行“一主、一控、一禁、一推”,即以农家肥为主,控制化肥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地处库区的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的郧县,建设生态菜园2.11万hm2,年产量40万t,总产值5.2亿元。
建设生态菜园,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是确保库区市民菜篮子和库区水质的科学之路。
广阔的山场和水域,为十堰山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推广生态复合种养模式创造了良好条件。
依托广阔山场和粮食基础,发展生猪、家禽、草食畜牧业等生态养殖。2008年,十堰市畜牧业产值35.8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农业总产值的32%。湖北山场资源第一大县房县,利用草山、草坡17.6万hm2,年产农作物秸秆30万t的草食畜牧业资源,大力发展山地养羊业,走出了一条以山羊产业为主导,畜、沼、林、草循环再生,生态能源建设配套,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农业新路子。丹江口市阿里山生态农业公司,建设零排放生物菌发酵床高科技生态养猪场,推广牲猪粪便转化为有机肥的循环经济模式,展示出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的示范效应。
依托广阔的水域,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十堰市水域总面积153万t,可养面积4.5万hm2,2009年水产品产量5.3万t,渔业总产值6.3亿元。渔业主产区丹江口市,按照“生态兴渔、品牌兴渔”的思路,狠抓水产品品牌建设,已注册7个水产商标,丹江口翘嘴鲌鱼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在湖北首家通过国家有机鱼品牌认证。同时,已建成鲢鳙鱼天然网箱、鲌鳡名优鱼网箱、库湾混养、大水面银鱼增殖、小龙虾野生寄养五大水产板块基地,精养面积达0.9万hm2,水产品产量达3.6万t。
依托茶叶、柑橘、蔬菜等产业,大力发展猪—沼—果(茶、粮)、茶园养鸡、橘园养鸡、橘园养羊等先进实用的生态种养模式,走农牧结合生态农业之路。地处库区的张湾区白马山茶场,2004年开始试验茶园养鸡,探索出茶叶—土鸡—玉米复合种养生态模式。2009年,全市共推广该生态种养模式达0.2万hm2以上。丹江口市蔡家渡果园场,橘园种草养羊,羊粪返园培肥的橘草羊生态农业示范,展示出橘园复合种养生态农业的生机活力。
库区山水生态农业的实践显示:开发丰富多彩的山水资源,推行生态种养,是实现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双利的又一科学途径。
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转移到山水资源开发上来,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区域性的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2009年,全市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已达27.3万hm2,总产值58.88亿元,比2008年增加12.7亿元;农民人平从特色产业获得收入10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特色产业产值与粮食产值之比已由“十五”初的5∶5调整到8∶2,实现了历史性调头。具有鲜明十堰山区特征的生态特色产业开发,吸纳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增收创收能力不断加强,拓展了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发挥山区生态比较优势,大力开发绿色有机食品,提高库区农业市场竞争力,有机农业已成为耀眼的新亮点。绿色有机农业基地达10万hm2,“三品”认证品牌达120多个。其中有机品牌43个,占全省1/3。建设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18个,研发制定特色产业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21项,有3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12个产品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标准化生产,有机化品质,系列化开发,极大提高了山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全市有机茶、有机食用菌、有机山野菜、有机贡米、有机鱼等有机农产品,实现产值15亿多元,出口创汇1200多万美元。占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70%以上。
运用市场机制,优化劳力、资金、资源要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务工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缓解山区资源环境压力,拓展“三农”发展空间。全市57万劳力常年或季节性打工,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一半左右,务工经济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60%左右。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土地流转的重点放在山水生态资源开发上,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态经济产业。以务工经济、特色产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库区农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全市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级公路通村率达98%,通电率达100%;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8万亩,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共兴建农村户用沼气18.56万户,沼气普及率达28%,农村改厕16.2万座,改建省柴灶60万座,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5万台。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5万处,农村150万人、110万只大牲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坚持扩大开放,发展项目农业。运用国际先进的脆弱式分析、参与式评估、监测评价、绩效管理等项目管理方式,实施国际“秦岭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突出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特别是妇女创收能力,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范例。
把提高农业开发效益转向依靠转变经营方式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推进科技兴农,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全市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228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94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46家,占村总数的13.1%;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农村经合组织达316个。基本形成了南茶北桔高山药,路边蔬菜库区鱼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年培训农民30多万人(次),农民科技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