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维勤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718000,绥德)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如果做两个极端的归类,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指的是:资本与劳动密集型、政府驱动型、外需拉动型、投资驱动型、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而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指的是:技术密集型、市场导向型、内需驱动型、消费驱动型、内涵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 “加快”上下工夫、见实效。这很大程度体现在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工作中:
①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生态移民,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②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农村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③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科技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创新,加快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水土保持科技人才队伍,谋求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水土保持科技支撑。
④加快推进水土保持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道路,加快构建水土保持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水土流失新型防治体系,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防治体制机制创新,大幅度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大幅度降低水土流失防治成本,大幅度增强水土保持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水土保持行业工作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循环经济等水土流失防治理念,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随着农村人口激增,粮食、燃料、饲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如乱砍滥伐、陡坡开荒等破坏植被活动,泥石流、滑坡、洪灾等自然灾害加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突出表现于生产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单位投能与投资越来越多,而产出的增加却很有限,人口压力→陡坡垦殖→恶化环境→生产效益降低→经济困难→生活艰苦→继续开荒,如此反复造成了越开荒越穷、越穷越开荒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开矿、冶金、电力、交通、化工、水利、建材等生产建设迅猛发展,由于开发建设与水土保持工作不能同步进行,乱弃土石废渣,破坏水土资源,造成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
在水土流失区,由于人类滥伐森林,加剧了水土流失,致使许多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光山秃岭,形成了与生物气候带不相适宜的生态景观。黄河流域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面积达46.5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8.5%。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陡坡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贵州省1975年和2002年两次调查,石山面积由1975年占全省总面积的5%上升到2002年的12.8%,面积达 133万hm2,还以9.1万hm2/a的速度递增。长期以来我国草原开垦、超载放牧、人类活动范围及其频率的加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草原、草地的水土流失,使草原承载力严重下降。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引发水土流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生产体制进行了改革,但生产经营方式仍然粗放落后,广种薄收。这样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土壤结构,加剧水土流失等。全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6亿hm2,其中坡耕地和沙化耕地1 667万hm2,急待治理。西部以及许多边远贫困农村生活用能源严重短缺,广大山区农民可以直接用来生产和生活的资源有土地、山林、水、风、太阳辐射。而目前生活用能中80%以上的燃料来源秸秆、薪柴等,每年因生活燃料需砍伐大量灌木、树木,造成山林植被破坏、林草面积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土壤侵蚀加剧,良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开发建设直接侵占、破坏地表植被,使土地失去植被这个天然屏障的保护,造成裸露,同时由于表土结构破坏,致使土壤抗蚀能力降低;基建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土、废石、废渣,直接倾倒于沟道与河流之中,加上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一遇暴雨、洪水,便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20世纪末我国城市数达668个,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而城市化建设带来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毋容置疑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城市建设过快,一些地方盲目开发,造成大面积地貌植被破坏,自然水系改变,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利部党组确定的水土保持工作新思路,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水土资源条件新变化、人民群众新期待,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与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发展思路,转变水土保持发展模式,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生态修复、循环经济相结合转变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水土资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推动水土保持走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更加深刻、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行动或项目,更加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当地农民,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局面,形成了小流域治理为社会,社会办小流域治理,工农兵学商齐参与,国家、集体、个人、外资等多元化、多渠道投资,大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格局。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根据流域的自然、社会特点以及生物种群的利用优势,依据经济形成、汇集与发展,呈网络状循序渐进、逐级递加的规律性,由上而下,实现小型提水保土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及保土耕作法等农艺治理措施进行改进组装、配套,建成循环经济、合理配置的有机整体。实现流域多元化、多方位全面控制,以达到水土资源的高效开发与永续利用,最终实现御洪系统、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三项指标的安全、优化、高效。这样的综合治理可为区域的经济腾飞提供物质条件,使治理开发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随着综合治理规模的扩大,流域内基本农田的增加,林草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农副产业的兴办,依托流域发展商品经济,将流域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
通过封禁抚育、舍饲圈养、轮封轮牧、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措施,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有效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自治区)宣布实施封山禁牧,陕西吴起县、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等一大批地区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实践,初步遏制了草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势头,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水土流失强度显著降低,草地生产力开始恢复和提高,畜牧业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显著增加,走上了一条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的良性发展之路。许多地方都逐步走出了“超载放牧、越牧越荒”“自给自足、广种薄收”的怪圈,走上了“立草为业、引种入牧、引草入田、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草定畜、舍饲圈养”的新路子。
在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开展“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包括对水土流失的破坏者和受益者征税(收费)或对水土保持的行为进行经济补偿,而且包括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建设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向合理系统进行干预的手段。近年,经过有关省(自治区)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产生了基于法律法规、财政转移支付、征收资源开发税费、生态保障金制度、民间资本等多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方式,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
建立支持现代水土保持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对传统水土保持、农业和乡镇企业进行改造,以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产出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林、农、牧、渔、副协调发展,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开发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水土保持新技术包括:一是工程技术,主要是拦沙工程和机修梯田等;二是生物技术,主要是兼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水土保持植物;三是农业耕作措施,主要是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免耕少播施肥复种等节水型、节肥型新技术;四是节能型技术;五是节地型技术,开发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六是节时型技术,发展间套复种,充分利用光热水土;七是高效型技术。
制定专门的政策,广泛宣传人口及土地、水资源、生态等承载力的关系,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的自愿转移。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在生态脆弱或敏感区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使农牧民有一技之长,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自觉地走出去寻找更广的生活空间,实现人口的自愿转移,缓解当地人口压力。另一方面对于人口超出了自然承载力的地区,国家拿出专项资金实行非自愿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