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青年研究专项课题组
[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抓好节能、节水等工作。
回顾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转变方式的论述,199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随后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对此的强调。2004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十年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其中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作为“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把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当年乃至“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明确为历年工作的重点,尤其是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加快转变的时间要求“刻不容缓”,强调2010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如此迫切要求,我们理解主要有三点: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处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调整之中,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及时、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目前我国应对危机取得重大胜利,经济企稳回升,在此趋势下避免再走传统的粗放式、资源环境代价高的老路,必须加快转变,这是一种决心和态度;三是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加快转变能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关系“十一五”目标的实现,而且关乎能否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入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已经取得重大胜利经济企稳向好的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判断,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更是关系“十二五”以及更长远的重大战略。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加快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1)应对气候变化,对增强水利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报告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水资源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气候异常,局部地区强暴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事件突发多发并发,水利基础设施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薄弱问题愈加凸显,要求水利“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一是积极健全防洪减灾工程和管理体系。要推动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快干流和重要支流行蓄洪区调整,加强重点区域排涝治理;以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沿岸需要保护的城镇、乡村、人口、耕地较多的河流河段为重点,加强中小河流重点治理,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强化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完善洪水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促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
二是积极完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尚不完善,极端干旱情况下城乡居民饮用水问题突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与行动,加快完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努力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重点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能力;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格局,为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提供水资源保障;加快建设区域调水工程,逐步实现河湖连通,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
三是积极推进水电建设。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水电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先发展水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的水电发电量约占全国电力供应量的16%,水电开发程度为23%,水电发展潜力巨大。要大力发展水电建设,合理规划,积极有序推进新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增加水电清洁能源的比例,使水电在支撑低碳经济发展、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减排目标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水利合作与交流。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要在加强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和水利适应性的合作研究,扩大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研讨会、峰会、高端互访等平台,吸纳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推进协调发展,对发挥水利支撑作用提出更高要求
报告中指出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水利支撑亟须先行。要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高度,“加快”做好以下水利支撑保障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区域水利发展政策。水利是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紧紧把握国家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谋划好水利发展规划和政策。一方面中央要统筹全局,建立健全区域水利发展总体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区域、城乡统筹规划,优化水利工程布局,加快完善支持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的水利政策,同时注重总结地方的实践经验,把一些好的、普遍适用的政策措施尽快上升到中央政策层面,在更大范围推广。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相关水资源政策的落实。要按照报告“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要求,做好相关水利工作。另一方面地方要按照中央总体战略和政策导向,制定本地区的水利规划和政策实施细则。
二是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发展体系。要坚持统筹城乡、流域区域、东中西部水利发展,在推进基本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按照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定位,突出发展重点,解决发展难题,加快构筑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各具特色的水利发展体系,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做出贡献。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省部合作加快地方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协作机制,引导和帮助地方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水利发展体系。
三是加快推进老少边穷地区的水利建设。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不少群众饮水、用电和防洪安全等基本水利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与民生水利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要利用好现有少数民族地区、武陵山区、华侨农场、藏族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水利扶贫地区等水利帮扶机制,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和目标,根据老少边贫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需求特点,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科学安排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促进其水利加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往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等不协调的关系,更加强调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由此不仅要求水利发挥支撑保障作用,还对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控制性要素的水资源发挥约束引导作用提出了迫切需要,为把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指标提供了潜在空间。
(1)加快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强化水资源保护
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治理等各项任务,要求水利部门围绕纳污红线控制,以水功能区为有效平台,切实做好入河污染物控制工作,有效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纳污红线管理制度。要明确管理事权划分,加快建立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建立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纳污红线管理相关办法,强化水功能区监测能力,特别是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查和已有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检查等工作,创新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管理的方式、方法,以改善水质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发挥纳污红线在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中的作用。
二是加快编制有关水资源保护规划。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导向作用和刚性约束作用,加快编制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和管理规划、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农村排水河道整治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明确纳污红线管理目标,强化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和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三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回用的指导。建立健全污水处理回用管理制度和安全监管机制,研究建立合理的再生水价格机制,探索建立以奖代补等鼓励污水处理回用的政策措施。研究将污水处理回用相关工程建设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试点与示范工程建设。
(2)加快落实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节水等工作。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水等客观要求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水排放,实现节水减排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快由“不断地去满足需水”的供水管理向“实现全面节水,不断地提高用水效率”的需水管理转变,强化总量控制和提高利用效率。
一是加快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强化总量控制管理。要以水量分配方案为抓手,加快启动河流水量分配工作,逐级明确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分类确定各行业取用水量控制指标,合理配置流域、区域取水许可管理权限,进一步加强取水计划管理,全面推进流域、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健全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费征缴和使用管理。严格水资源论证,坚持建设项目和规划水资源论证两手抓,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行政许可管理,全面启动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强化水资源论证的权威性。推进流域、区域水资源调度工作,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二是加快落实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行业、全地区的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考核指标和监督管理制度。做好新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节水灌溉工程规划等编制工作,在总结已有试点工作基础上,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开展农业节水工作,继续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建设、农业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进一步提高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努力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鼓励利用再生水。强化节水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国家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尽早出台新的水价政策和管理办法,积极稳妥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宣传节约用水知识,引导全民参与节水型。
[政府工作报告]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1)建设高标准农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山丘区农民口粮问题的主要手段。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耕地数量减少、淡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较差。高标准农田具有粮食单产水平高、抗灾能力强、产量稳定等特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一点在2009年春季以来连续发生的几次特大干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旱灾中灌排设施完备的农田产量损失很小,而不少旱地几乎绝收。因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有效提升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粮食主产区和平原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可有效保障国家粮食生产的总量安全,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与此同时,考虑到山丘区交通运输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等现实情况,要真正实现国家粮食安全,除总量安全外,还必须保障山丘区口粮安全。实现山丘区口粮安全,依赖望天收的旱地稳定性差,必须因地制宜建设山丘区高标准农田,将其作为提高山丘区口粮保障程度的重要手段。
(2)建设高标准农田对水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高标准农田”概念在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正式出现,随后温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进行部署。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一项任务单独提出,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高标准农田”高度重视,也体现了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2009年的文件中,将“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将“中低产田”改造为“高产田”。但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把800个产粮大县的基本农田加快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固的商品粮基地”,首次提出协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目标和方向发生了转变;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将“建设高标准农田”列为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新的任务。
一是对小型农田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自2005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安排专项资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补助。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启动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在全国选取了400个县,计划用3~5年时间,平均每个县投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4 000万元左右,连同地方配套资金,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建设效果十分显著。但按照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战场”是《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800个产粮大县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6.9%,但粮食产量占全国66.4%,是开展水利建设的主战场。这些产粮大县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支持下,骨干工程状况正在好转,可基本满足农业灌排需要,但是田间工程滞后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产粮大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工程配套改造为抓手,重点建设大中型灌区的田间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确保建成 “田成方、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
二是对山丘区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除800个产粮大县外,我国现有的3.59亿亩(0.239亿hm2)坡耕地是保障山丘区农民口粮安全的主要依靠。山丘区坡耕地粮食产量不稳,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影响山丘区群众脱贫致富。因此,在粮食主产区以外的山丘区也需要开展符合各地实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实施山丘区雨水集蓄和渠系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将山丘区条件较好的坡耕地建成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为稳定山丘区口粮供应、发展农业经济提供物质基础。
(3)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实现水利工作新突破提供了良好机遇
一是建立重点县选取与规划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挂钩机制,扩大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范围。继续发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突出优势,在第1批400个县基础上,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扩大重点县建设规模,力争全面覆盖规划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产粮大县要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做好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灌排渠系、雨水集蓄利用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工作,逐步改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
二是启动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山丘区高标准农田。在实施好粮食主产区和平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为保障山丘区的口粮安全,应将山丘区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启动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重点实施山丘区山塘、水窖和渠系配套建设,结合坡改梯、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保护,在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等重点地区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全国建成1亿亩(0.067亿hm2)山丘区高标准农田。
三是加大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当前,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国土、农业、农发等部门都有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业务,但各部门工作思路不同,造成资金投入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对相关部门的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合理配置财力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力。建议以县为单位,在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制定建设项目与资金整合办法,建立部门协商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推进区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1)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解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将其与工业化、城镇化并列,这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也对“三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但是以下几方面是其应有之义:
农业现代化是核心。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头等大事,农业现代化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其地位不可动摇,其作用更加重要。农村无论如何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其区别于城市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因此,农业农村现代化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基础设施是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生活基础设施,关系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农村的交通、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的各种资源要素才能发挥效益,农业和农村才能够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优先实现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现代化。
生态文明是基本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更要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只有实现生态文明,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规范管理是重要保障。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群众教育程度低、人才资源少等因素影响,农村管理水平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水平较低,管理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普遍存在,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差距巨大。只有在农村实施规范管理,才能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果。
(2)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水利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条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水利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率先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点,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田水利现代化。目前来看,农田水利还相对滞后。因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率先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
二是以更高的标准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国家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要求以更高的标准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让农民共享农村生态文明成果。农村生态文明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不仅要实现绿化,更要实现美化;不仅要实现良好的生态,更要实现优美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突出服务农民、服务农村。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标准还不高,要求还不严,群众参与还不够,与现代化结合还不紧密,形势并不乐观。因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更高层次谋划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让农村居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四是着力推进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现代化。科学管理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效益的保障。目前,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管理体制不顺,产权不明,管理维护主体缺位,建管用脱节,“国家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农民不愿管”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转。因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切实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管理能力与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
(3)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水利工作新突破提供了良好机遇
一是积极推动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与水源工程建设,切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
二是切实提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谋划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从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按时解决规划内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高标准,争取早日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搞好病险水利设施除险加固、重点地区的中小河流治理、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生命财产保障能力。
三是协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各项与水有关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着力解决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尽快启动农村水环境整治。
四是不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将改革延伸到小型水利工程、基层水利单位,尽快扭转农村水利设施管理滞后局面,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良性运行,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 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改善与保障民生的紧迫任务
为了治理改善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国家有关部门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试点。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要求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由此可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清洁工作,已经将其列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
农村清洁问题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各个方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开展农村清洁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关系到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农村清洁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全国已建成1 100多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但农村清洁仍是当前民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距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因此,做好农村清洁工作,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民生工程。
(2)实现农村清洁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对农村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大治污力度。水环境清洁是农村清洁的重要标志。当前,广大农村水质污染恶化、功能丧失、效益衰减等问题十分突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污染问题更加严重,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的面源污染日益突现,与广大农民的根本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实现农村清洁,必须加大治污力度,包括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对农村河道整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大治水力度。农村河道既承担农业灌溉与排涝的重要功能,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农村清洁的窗口。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着水系紊乱、河湖围垦侵占、河道淤积严重,引排能力下降、沿海部分地区返咸严重,河网调蓄能力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减弱等问题。因此,实现农村清洁,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农村河道,实现水系联通,让死水变活水,让窗口亮起来,为建设优美的农村环境提供基础。
三是对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大治山力度。流域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农村清洁的基本要求与根本保障。目前农村水土流失严重,堵塞河道,影响水质。因此,实现农村清洁,必须加大治山力度,做好农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涵养水源,实现以山养水,以青山保绿水。
(3)着力做好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一是山丘地区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同时积极进行山塘整治,为实现农村水环境清洁提供保障。
二是平原地区加强河网水系沟通。河网密集地区应积极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以及区域内湖泊水系联通工程,力争形成区域性水资源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河水、渠水、湖水、地下水、洪水的多水源调控,保证河道畅通,提高水环境质量。
三是结合村镇实际,改善农村水域水质。应采取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农村污水处理与回用工作;根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要求,全面落实全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相关规划,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的水质监测。
四是改善灌区渠道水质。灌区渠系是农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实现农村清洁为目标,优化灌溉调度,保障与提高水质,增加供水时间,提高供水保障程度,保证灌溉水质安全,同时为农村创造优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