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钱 敏
今年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1950年10月14日,在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中央人民政府毅然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为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治淮方针的指引下,淮河流域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持续开展大规模治淮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新中国治水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壮丽篇章。
淮河,蜿蜒千里,横贯中原腹地。淮河两岸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我国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淮河又是一条极为特殊和十分复杂的河流,它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历史上受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沿淮人民饱受灾害之苦。治理淮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但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沿淮儿女期盼淮河安澜的美好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开创了治理淮河的新纪元。党和政府立足于战略全局,始终把治淮作为至关重要的大事来抓。1950年夏季,淮河发生严重水灾,毛泽东主席连续4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治理淮河。1951年5月,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由此,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高潮,建成了一大批治淮工程。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步伐,淮河上下掀起了新的一轮治淮热潮。目前,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大为增强。
新中国60年治淮,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及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减灾兴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保障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能源开发利用、推进工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充分显示出基础地位和“命脉”作用。
——流域总体防洪标准明显提高。累计治理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约4万km2,修建各类水库5700余座,总库容300亿m3,扩大和整治淮河干流河道,兴修加固堤防,建设行蓄(滞)洪区,巩固和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实施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开挖了一批人工新河,治理跨省骨干支流,建成了覆盖淮河流域重点防洪地区的洪水预报系统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流域整体防洪保安能力显著增强,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沂沭泗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总体提高到50年一遇;淮北重要跨省支流的防洪标准除洪汝河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外,其他均提高到20年一遇。目前,由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枢纽等工程与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共同组成的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应对2003年、2007年两次流域性大洪水中,防洪除涝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能适时采取“拦、泄、蓄、分、行、排”等综合措施,及时有效地调控洪水,大幅度地减少了洪涝灾害损失,初步实现了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
——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巨大。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建立,江、淮、沂沭泗水资源调配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设计年供水能力达823亿m3,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建成了水库塘坝灌区、河湖灌区和机电井灌区三大灌溉体系,设计灌溉面积达1133.3万hm2(1.7亿亩),年均实灌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不足100万 hm2(1500 万亩),增加到近 666.7 万 hm2(1 亿亩),粮食产量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约7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实施抗旱减灾,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山区水电建设和内河航运得到发展。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将进一步提高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能力。为统筹解决沿淮淮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引江济淮工程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民生水利卓有成效。始终把民生水利作为治淮的重中之重,坚持洪涝兼治,部分易涝洼地的排涝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重要排水河道的排涝标准达到或接近3年一遇,133.3万hm2(2000多万亩)盐碱地得到改良。持续开展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建成庄台520万m2、避洪楼18万m2、保庄圩37处、撤退道路1600km以及预警报警系统,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后,对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和滩区实施“退人不退耕”式的居民迁建工程,解决了49万人的安居问题。近几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基本解决2089万人的饮水困难或不安全问题。在完成列入全国一、二批规划的2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后,列入新一轮专项规划的现有175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也将在2010年全部完成加固任务。
——水资源保护成效显著。淮河水资源保护工作经历了水质保护、水功能区保护和河湖生态保护的不断发展历程。2000年以来,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全流域入河排污总量和重大水污染事故明显减少。完成流域水功能区划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提出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全面落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持续开展水污染联防,实施水利工程防污调度,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保障了城乡用水安全。
——水利管理得到加强。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淮河流域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相互配套的水法规体系,水行政执法网络基本建立,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各项水事活动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提升了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在涉水事务管理方面,开展了水质、水量和水环境评价,制定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计划,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着力做好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和河道采砂管理,有力维护了水利工程和防洪安全。建立了由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和发展规划组成的水利规划体系,科学指导流域治理与开发。在治淮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四制”,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建成了一大批优质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水管单位的性质和职责更加明确,管理人员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数量增加来源稳定,有力促进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新中国治淮60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成就斐然,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今天的淮河两岸,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富庶安康的美好景象。这里,展示着老一辈治淮开拓者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饱含着新一代治淮工作者的青春与奉献,生动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也见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与进步。
纵观新中国治淮60年走过的道路,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基本经验和认识: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把解决流域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治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流域人民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自觉投身于淮河的治理与开发,这是推动治淮事业发展的巨大力量。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淮河治理,始终把治淮作为江河治理的重点,这是推动淮河治理的根本保证。三是必须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淮河问题特殊性、复杂性的认识,努力探索和把握淮河的自然规律,才能使治淮的战略部署更加切合流域实际。四是必须坚持科学治淮、科技创新、培育人才,把流域治理与管理置于坚实可靠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升科学治淮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必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除害与兴利、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团结治淮,才能推动治淮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
淮河流域水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淮河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对流域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淮河流域在防洪排涝、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治理淮河依然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是贯通南北、联结东西的交通枢纽,也是国家实施鼓励东部率先、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特别是淮河流域作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的1/4,承担着1/5以上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任务,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淮河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直接关系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治理好、保护好淮河,对于促进淮河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进一步治理淮河高度重视。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对抓好淮河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继续实施治淮工程,建立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确保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淮河防汛抗洪时,要求全面评估治淮19项骨干工程,科学论证淮河下一步治理问题。2009年底,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95次常务会议,要求继续把治淮作为水利建设重点,进一步推进治淮工作。2010年温家宝总理两次亲临淮河视察,要求加大治淮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淮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淮河安澜,造福人民群众。2010年6月4日,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淮河治理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实施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居民迁建,加快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巩固和扩大下游洪水出路,适时兴建上游防洪水库,推进堤防达标等工程建设,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加强流域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等。回良玉副总理在讲话中强调,要着力解决好洪涝干旱等突出问题,用5~10年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淮河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
2010年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是治淮历经一个甲子、新一轮治淮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淮河治理跨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淮河流域水情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改善民生,注重实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兴利与除害并重,统筹解决好防洪、除涝、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当前淮委和流域四省水利部门正全力以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治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淮河进一步治理,继续在千里淮河两岸绘就更加绚丽的画卷。
——实施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扩大中游行洪通道,减少低标准行洪区数量。实施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迁建,解决好数十万群众安全居住问题,在常遇洪水行蓄洪时不再临时转移大量群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进行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疏通河道,建设与改造灌排设施,改善粮食主产区水利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整治入江入海通道,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得到巩固和扩大;出山店、前坪等上游防洪水库相继兴建,拦蓄洪水能力增强;进行淮干一般堤防达标建设和重要支流治理;淮河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有效缓解淮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水资源保护更加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沿淮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切实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特别是要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工程管护水平大为提高,流域综合管理水准显著提升,做到“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六十载春华秋实,一甲子沧桑巨变。回顾过去,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更添百倍信心。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水利部党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正确引领下,治淮工作者和流域人民共同努力,在新的起点上一定能够再创治淮辉煌业绩,为淮河流域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