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

2010-02-13 09:49:40高文化饶伟术
中国水利 2010年19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湘西水源

高文化,饶伟术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利局,416000,吉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唯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长期以来,受历史、自然、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湘西州水源污染、干旱缺水等问题严重,农村群众因饮水不安全致使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全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

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截至2009年年底,湘西州总人口273.9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42.12万人。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4项指标调查统计,湘西州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200.4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82.8%;饮水不安全人口41.63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7.2%。

按照规划,2010—2013年湘西州将解决41.6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水质类不达标人口18.18万,水源类 (水量或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不达标人口23.45万。

二、饮水安全问题及成因

1.水质问题

(1)地质构造导致水源水质不安全

湘西州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汞、锰、铅、锌等储量很大,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氟、砷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工业废水排放

因无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人为饮水不安全。

(3)农村生活污水排放

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引起地表水源细菌学指标超标,造成水源水质不安全。

(4)化肥、农药使用不当

化肥、农药使用不当,致使土壤中一些毒理性指标超标,形成面源污染,引起水源水质不安全。

(5)其他水质问题

部分乡村水源中碘含量偏低,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疾病。

2.水源问题

(1)长年区域性缺水

部分干旱村镇岩溶发育,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埋藏深,水利工程少,其中以南部四县相对严重。

(2)季节性缺水较为明显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 398 mm,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且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严重。尤其是山秃坡陡且无蓄水设施的地方,冬春时节群众生活用水多靠背水,季节性缺水更加明显。

(3)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

全自治州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设计能力为22.71亿m3,但实际能力仅16.5亿m3,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

3.规划建设问题

(1)规划欠科学

据调查统计,2005年以前兴建的816处集中供水工程中,243处工程无净化、消毒处理设施,45处工程已不能正常工作,这主要是由于规划欠科学造成的。一是水源选择不合理,枯水季节部分工程水源枯竭;二是水质检测不到位,净水工艺残缺;三是管道走线不合理,部分工程输水管道极易受洪水袭击损毁。

(2)投入少,建设标准低

湘西州地处武陵山区,工程建设难度大,所需投资相应增大。而国家在工程建设投资上按人均数拨付,对于湘西州来说补助标准偏低,造成建设标准低。

4.运营管理问题

(1)工程运行成本偏高

已建成的供水工程中,约30%工程属高扬程(100~200m)或远距离(引水4~7 km)输水工程,加之用电价格高,一般为 0.588~0.850元/kWh,造成供水成本偏高。供水成本水价一般为2~4 元/m3, 个别工程高达 5~6 元/m3。若按成本收取水费,群众将因经济水平低无力承担水费而不愿意用水,将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2)后期维护和滚动发展缺乏资金

为确保群众正常饮用水,湘西州重力供水工程水价为1.0~1.5元/m3,压力供水工程水价为2~3元/m3,约为供水成本的50%。水费收入仅能满足管理人员基本工资的发放,工程维修和滚动发展没有资金来源,危及工程长效运行。

(3)管护主体责任不清

部分工程管护主体不落实,工程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服务跟不上,工程效益差。

(4)农村供排水设施不配套

目前湘西州集镇和农村居住区均缺乏排水设施,污水直接排放,威胁水源地安全,影响了农村供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

三、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将科学规划设计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龙头

科学规划,立足州情,坚持“四个优先,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建设思路,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上规模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统筹考虑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在供水工程水源选择上,坚持以已建中小型水库优质水资源为先,其次是科学选用地下水,再次是建集水窖利用雨水资源。

强化科技在湘西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应用,尽可能采用新型环保给水管材和净水工艺新技术。

2.将质量安全视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生命线

坚持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重点把好4个环节:工程设计要科学,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和先进设备,全面落实项目“四制”管理,严格工程竣工验收。

3.将资金筹措摆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首位

在资金筹措上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争取国家提高湘西州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补助标准;二是千方百计强力整合涉水资金,确保工程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千方百计优化项目投资方案,做好项目资金控制,发挥资金效益;四是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同时做好资金审计工作,实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4.将管理创新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

(1)明晰工程产权

各县(市)政府要出台文件,规范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进行产权确认,并颁发工程产权证。

(2)全面落实管护责任

要按照“有利于工程管理,有利于群众实用,有利于效益发挥,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对饮水安全工程的后续管理采取6种管理方式:一是水利(水务)局法人管理。工程直接由县水利(水务)局或县水利(水务)局设立公司作为运营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水养水、多种经营、确保安全、不断发展”的管理办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二是乡镇水管站管理。乡镇水管站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和责任主体,负责一些规模较小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联村供水工程营运管理。三是村集体管理。对村组集中供水工程,由受益村委会确定专人管理,或采取承包、租赁等经营模式。四是用水户协会管理。积极组建用水户协会,由其管理村组级供水工程。五是以租赁、承包等形式出让经营权。六是农户自行管理,即对单户供水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

(3)合理确定供水价格

各级政府要出台文件,对农村供水工程用电价格给予优惠,让利于民。有关部门要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成本分析,根据供水方式合理确定供水水价,并运用两部制水价,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4)加强工程水源保护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县域实际,研究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地下水水源专项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溪河塘库淡水资源管理等问题,出台相关条例,防治农村水质污染。要划定水源保护区,切实做好工程水源保护工作。

(5)建立工程维护长效机制

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建立工程维护长效机制,扩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履盖面。各县(市)要建立供水管理总站,承担全县(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政策、技术支持,指导管理乡镇供水管理站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取并统一管理工程大修费、折旧费,专户储存,并监督资金使用,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长效运行。

(6)拓展饮水安全工程履盖面

第一,积极向上级汇报湘西州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严峻形势,争取将湘西州新增人口复核规划纳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第二,作为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需要更多的财政政策扶持,提高湘西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补助标准,并取消州、县两级财政配套。第三,对有一定效益的已建集中供水工程,采取租赁、承包等形式筹集饮水安全建设资金,再投入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履盖面。

[1]水利部.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 310—2004)[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湘西水源
保护水源
品牌研究(2022年18期)2022-06-29 05:33:24
南水源头清如许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18
欢乐湘西
民族音乐(2018年1期)2018-04-18 03:24:25
走进湘西凤凰城
散文诗(2017年18期)2018-01-31 02:43:51
湘西 国画
文艺论坛(2017年4期)2017-05-08 10:48:18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51
寻找水源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中国水利(2015年3期)2015-02-28 15:12:13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