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伙子学剃头,师傅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冬去春来,小伙子技艺大增。终于有一天,师傅让他给客人剃头,小伙子很快就搞定了。接着,他像每次剃完冬瓜一样用力把剃刀往下一扎……
由此可见,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好习惯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而坏习惯却会给我们造成损失,道理人人明白,可有些人在生产作业时依旧凭经验、轻规程、靠习惯、图方便,习惯性违章行为频频出现。
笔者认为,反习惯性违章必须抓住“人”这个因素,创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是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采取新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针对安全教育广泛性的特点,分层次进行教育培训并根据不同岗位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训手段。对技术、管理人员灌输安全教育新理念,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理顺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新思路。
二是打造先进安全教育培训阵地。一线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与能力的提高是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的核心。为确保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根据不同班组的生产作业特点,及时调整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使安全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三是“只做规定动作,不做自选动作”。做好规定动作是执行能力完善的体现,只有“规定动作”到位,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得到保障。而“自选动作”意味着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就一定会出大问题。
反违章,确保安全生产,要做到以人为本。由于企业员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工作时间长短不同、工作阅历多少不同,在反违章活动中,要时刻抓住“人”这个因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控制违章和事故的发生。
在生产现场对下列“问题人”进行重点监督是关键:一是不考虑后果的“胆大人”,二是冒险蛮干的“危险人”,三是冒失莽撞的“英雄人”,四是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上述人员都是容易发生违章行为的人,要对其进行重点监督、控制和保护,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