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发布智能电网设备及技术体系规划
6 月 29 日,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在北京发布。这两项重要规划的发布, 将有效指导智能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设备制造等领域的工作开展,促进智能电网和相关新兴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在我国首次系统提出了包括 7个技术领域、28个技术专题和 137 项关键设备的研制规划, 着重关注能够突出体现“信息化、 自动化、 互动化”特征的、可以显著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的装备,针对 “已有设备”、 “在研设备”和“待研设备”, 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策略,制定了每一类设备的研制内容、目标和计划。
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该研制规划,分3个阶段开展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一是 “保障试点工程”阶段(2009-2010 年), 完成试点工程所需关键设备研制,保障试点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全面展开;二是 “支撑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 年),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已有关键设备,全面完成规划中关键设备的研制,支撑智能电网全面建设; 三是“力争国际领先”阶段 (2016-2020 年), 全面提升设备性能指标, 主要领域装备位居世界前列,保障坚强智能电网国际领先。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阐述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制定的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现状,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制定规划,并就规划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该技术标准体系由综合与规划、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调度、通信信息8个专业分支、26 个技术领域、 92 个标准系列组成,今后还将根据智能电网建设需求及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滚动修订。
根据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目标、总体工作部署及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制定确立了 3个阶段性目标:一是 “建立体系框架、 保障试点工程”阶段(2009-2010 年),完成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制定规划,初步形成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框架,重点制定和修订试点工程急需的关键技术标准,保障试点工程建设如期完成;二是 “健全标准体系、支撑全面建设” 阶段(2011-2015 年),滚动修订已有标准,补充制定所需标准,基本建成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重点推进优势领域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支撑智能电网全面建设;三是 “完善标准体系、保证国际先进”阶段(2016-2020 年), 优化完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