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2010-02-11 18:15徐熠徐玲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上海市200437
中国药房 2010年23期
关键词:痛风性高尿酸痛风

徐熠,徐玲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上海市200437)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类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1]。在临床上,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高伴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被古人称为“王者之疾”的痛风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药治疗痛风的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药物如消炎痛等[2],但它们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较大,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医治疗痛风效果好、副作用少,长期以来被患者广为接受。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痛风的发病机制

中医“痛风”之名始于金、元朝,在中医学中属风湿痹症范畴,中医称之为“白虎病”、“历节风”。《丹溪心法》中所载:“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3]。”《格致余论·痛风论》中认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有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丹溪手镜·痛风》中曰:“亦有血虚痰逐经络上下作痛[4]。”朱丹溪认为痛风的发病源于气血凝阻,并在用药时综合运用燥湿化痰、和中利气、活血通络等方法。明清医家张景岳、张石顽等强调痛风是由于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或气血亏损、湿邪外袭或风寒湿气乘虚外袭而导致邪气客于筋脉经络,气血凝滞所致的皮肉筋脉或经络或四肢或腰背的疼痛[5]。可见,我国历代对于痛风病症的发病原因已有相当的了解,并与现代发现的致病因素相吻合。

现代中医学者通过长期总结前人经验及临床实践,对痛风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的认识。上海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认为本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证。在急性发作期以湿热、寒湿、瘀血为主,亦有病久正气亏虚、复感于邪而发病者,以关节疾病明显,或伴有全身症状为主。稳定期表现为正虚邪恋,以肝肾阴虚、脾肾气虚为主[6]。还有专家认为,痛风实非风邪作祟,是浊瘀内阻使然,故称之为“浊瘀痹”。

西方医学认为导致痛风的尿酸来源于外源性原因(即食物)和内源性原因,并从分子细胞水平对痛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先期症状,而尿酸过高80%是由于酶的缺陷、细胞转换增加和嘌呤苷酸分解加速等原因导致的。其中黄嘌呤氧化酶[7,8]活性异常是目前认为导致尿酸升高的主要原因,再加之大量摄取富含嘌呤的食物,致使痛风症状加剧。此外,高尿酸血症还可诱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刺激炎性介质的合成释放并维持强烈的炎性反应。尿酸盐结晶是通过膜插入和膜糖化蛋白交联与脂质膜和蛋白直接作用,从而激活信号通路,诱导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进而释放炎性介质[9]。另有研究表明,一些尿酸盐转运蛋白的基因变异可能是该症的重要发病机制[10]。

2 痛风的治疗方法

由于治疗痛风的西药如别嘌醇等可引起肝损害、肠胃反应、白细胞下降及过敏性反应[11]。因此,中医药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成为近年来痛风研究的主要方向。

2.1 复方中药治疗

中药复方中化学成分复杂,可以称之为“天然复合化学库”,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多靶点治疗疾病的优势。因此,在治疗痛风这一长期难以彻底治愈的顽疾时,应用中药复方进行内服或外敷或二者兼用,均可以达到相对于西药单一靶点治疗更好的效果。

李革[12]采用血府逐瘀汤活上中下三焦之血,加之三仁汤畅上中下三焦之湿,同时加入泽泻、萆利湿消肿,钩藤、忍冬藤清热解毒,大黄祛瘀活血通便,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为92%,痛风性关节炎症状明显好转。朱强等[13]以制川乌、防己、生黄芪、薏苡仁、独活、秦艽、元胡、赤芍、三七等制成煎剂内服;生草乌、生川乌、生栀子、乳香、没药、羌活、石膏、蒲公英、苏木、细辛、生蒲黄、当归、红花、樟脑、黄柏、独活、丁香、血竭等组成外敷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倪志坚[14]以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生石膏、知母、桂枝、红花、桃仁、土茯苓、萆薜、泽泻、生甘草加减桑桂枝、威灵仙成方,有效率为97.2%,可明显使尿酸降至正常水平。应振华等[15]以茵陈、生地、丹皮、茯苓、米仁、独活、黄柏、滑石、防己、苍术、白术等成方给药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的复发率约为对照组的1/4,血尿酸水平降低,对甘油三酯的调节作用较强,并且全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苏友新等[16]以苍术、萆、金钱草、肿节风、丹参等成方给药,可以较好地降低血尿酸,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从而有效地减轻痛风患者关节炎的症状。段华[17]以大黄粉5份、芒硝8份、白矾3份、红花粉1份入药,外敷。结果表明,该方有效率为97.01%,未见不良反应,有较满意的疗效。

可见,中药复方在治疗急、慢性痛风上,均有降低尿酸、缓解关节炎症状、无反复和不良反应等特点。

2.2 单味中药治疗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的作用,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的评价[18]。曾平[19]以丹参注射液治疗痛风,患者均在1周左右好转,且无复发。结果表明,丹参的活血化瘀生新、行而不破的作用可抑制尿酸的生成并加速尿酸排泄,且无毒副作用。枇杷叶含丰富的维生素B、柠檬酸和熊果酸等,其中熊果酸有抗炎作用。邓敏[20]以枇杷叶治疗高尿酸血症,可使血尿酸降低10%,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王海东等[21]以金钱草提取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进行实验,发现金钱草提取物可以有效地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而对正常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无影响。

某些中药在单味使用时具有很强的功效,而在复方中可能降低其效用。综上可见,丹参等单味用药可明显缓解痛风患者的症状,而金钱草更是能够选择性地对有病理改变的症状发挥作用。

2.3 针灸治疗

针刺作为一种自然疗法,许多专家都想通过辨证地取穴体现出其治疗痛风的作用[22]。唐平平等[23]以当归注射液对已造模大鼠的阴陵泉、中极进行注射。结果表明,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可降低关节的肿胀度,且毒副反应小。赵淑芹[24]以正电极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负极为生理盐水在患者解溪、昆仑、冲阳、内庭、足三里、三阴交、大都、商丘进针,总治疗率为95.59%。其中药味青风藤中的青风碱可以通过穴位产生长时间的全身作用,从而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痛苦。丁志贤[25]以蜂毒针刺阿是穴,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碱化患者尿液,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和排出。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痛风疾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述表明针灸治疗对痛风患者的关节病变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加之中药的配合使用,作用明显。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力提倡的理念,其目的在于结合中医整体宏观辨证和西医局部微观辨病的优势,取长补短,更好地提高医疗水平,减轻病患痛苦。在痛风的治疗中,一些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董良[26]以利水肿药物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口服秋水仙碱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加局部外敷双黄止痛散(药物组成:栀子、大黄、姜黄、赤芍、白芷、木香、麝香、冰片、赤小豆等)作为治疗组,14 d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此内外兼顾的疗法可以迅速地消除关节的红肿热痛,缓解患者的病痛。何霞[27]用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薏苡仁、络石藤、川芎、黄柏、牛膝、红花(四妙勇安汤加味)水煎调服配以DL-Z型音频治疗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结果表明,中药的活血化瘀作用加上音频电疗的消炎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消退关节肿胀的功效,且副作用小。欧志学等[28]采用硬膜外和臂丛麻醉,对受累关节分次进行手术,并采用以金钱草、革薜、山慈姑、黄柏、泽泻、车前子、知母、生地、赤芍、地龙、防己、生甘草为基本方进行术后后续治疗,治愈率为83.3%。结果表明,通过手术和中药结合治疗,可以不同程度降低血尿酸及恢复关节功能。

中西医对痛风的理解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在治疗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如何集众家之长,使之相融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方向。上述研究表明,尝试采用西医手术或物理治疗加上中医药物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痛风的症状。

3 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痛风已经成为世界高发的疾病之一,其中男子发病率高于女子,且尤以中年男子为高发人群。有研究表明,它的高发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季节)和个体因素(如生活方式)等有关[29]。对治疗该病的研究现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大量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其治疗效果良好、无反复和副作用少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但目前痛风仍是全世界难以根治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无清晰的标准,对其发病原因的了解也处于初级阶段,治疗该疾病的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也尚不明确。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可以在探究痛风发病机制的同时,制定其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并可根据不同的辨证,对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学、药动学等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使痛风不再成为危害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顽疾。

[1]潘善余.痛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浅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5(28):12.

[2]刘海净,缴万里.抗痛风药的销售及医院临床应用趋势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11):809.

[3]王念莲.《金匮要略》历节病证治源流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5.

[4]孙 益,许淑怡.朱丹溪痛风学说浅谈[J].国医论坛,2007,22(5):14.

[5]刘孟渊.痛风的中医病机探析[J].中医研究,2004,17(1):6.

[6]杜兰屏,张春崧,王 琳.陈以平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1):27.

[7]孔 悦,张 冰,刘小青,等.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在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的变化[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6):38.

[8]Wang X,Wang CP,Hu QH.The dual actions of Sanmiao wan as a hypouricemic agent:Down-regulation of hepatic XOD and renal mURAT1 in hyperuricemic mice[J].J Ethnopharmacol,2010,1(4):10.

[9]周 莉.痛风的发病机制[J].医学综述,2007,13(21):1 626.

[10]陈 颖,苗志敏,李长贵.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3):184.

[11]田泽芬.别嘌醇治疗痛风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11):849.

[12]李 革.自拟中药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3):37.

[13]朱 强,姜影韶.自拟消炎止痛汤治疗急性痛风3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29.

[14]倪志坚.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36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5):50.

[15]应振华,丁振华.风湿Ⅱ号合剂预防原发性痛风复发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6):336.

[16]苏友新,陈伟宏,陈 凡,等.痛风宁颗粒对3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患者血尿酸、血沉、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1):16.

[17]段 华.水晶丹治疗痛风关节炎6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 275.

[18]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9.

[19]曾 平.丹参注射液在治疗痛风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杂志,2007,5(4):50.

[20]邓 敏.枇杷叶治疗痛风28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3):78.

[21]王海东,葛 飞,郭玉松,等.金钱草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2):939.

[22]韩宝杰.痛风病针灸治疗近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2):186.

[23]唐平平,陈利芳,王樟连.穴位注射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6):39.

[24]赵淑芹.针刺加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3(2):178.

[25]丁志贤.蜂毒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J].蜜蜂杂志,2007,27(8):35.

[26]董 良.综合治疗痛风红肿热痛18例[J].中医研究,2007,20(12):22.

[27]何 霞.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4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2):102.

[28]欧志学,靳嘉昌,黄 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石12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0):37.

[29]朱 君,余军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191.

猜你喜欢
痛风性高尿酸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痛风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