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屹 熊水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四川 成都 6100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典型症状是腰痛,并向下肢放射。75%-80%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均能取得较满意疗效[1]。我们在牵引、针灸的同时,配合推拿手法,主要是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 67例均来自我科门诊及住院部病人,全部经CT或 MR 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男 43例,女 24例,年龄 16-74岁,病程最短一周最长十余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 (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试验阳性。
1.3 纳入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全部经CT或MR 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4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妇女妊娠期;腰椎结核、脊髓肿瘤及椎体滑脱患者;中央型突出伴脊髓功能障碍,手术后病情再次复发者。
2.1 牵引:机械骨盆牵引,每日一次,每次 30分钟,力量为病员体重的 1/3-1/2。目的是使椎间隙增宽,降低盘内压力,同时可扩大椎间孔,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2.2 针刺:腰骶部局部取穴为主:三焦俞、悬枢、肾俞、命门、气海俞、大肠俞、腰阳关、八髎、环跳;有下肢症状者配合下肢取穴:殷门、委中、阳陵泉、昆仑。每日治疗一次,每次留针 30分钟。
2.3 推拿治疗:采用常规推拿法。
放松手法:患者俯卧位,采用按揉法在患侧腰部顺脊柱和竖脊肌由上而下操作 10分钟左右,以放松局部肌张力。
整复手法:重点采用拨法推拿。
具体操作方法:拇指伸直,以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助力,拇指下压至一定的深度,待有酸胀感时,再做与肌纤维或肌腱、韧带成垂直方向的单向或来回拨动。若单手指力不足时,亦可以双手拇指重叠进行操作。要求指端用力,手指移动范围较小,操作时注意横向的肌肉等组织从纵轴方向操作。手法要稳,动作轻巧,一拨一放,每遍可拨动十次左右,每次治疗可重复多遍,用力应使患者能忍受为度[3]。
具体操作部位:以下腰部、骶髂关节附近为主,重点寻找以下部位压痛点:肌性部与腱性部交界处;肌腹部;肌腱或筋膜附着处;不同层次肌肉交叉处,不同方向肌肉交叉处;神经干或神经穿入、穿出肌肉处。如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腰两侧横突与棘突之间的肌肉;骶髂关节后缘、棘突或棘间深处、棘旁深处;腰骶棘旁或棘间;中线旁骶棘肌;臀大肌起点;臀小肌处压痛点等。
操作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 “渗透”,时间约 20分钟。
以上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 2个疗程。
3.1 疗效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阳性体征转阴,直腿抬高 70°以上,恢复工作;
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仍有阳性体,直腿抬高 50-70°,可从事一般性工作;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直腿抬高 30°以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 bard is c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由腰椎退行性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绝大数多数的患者均有这种表现,疼痛范围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性的钝痛最为常见。
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提高局部组织痛域,改变腰肌张力状态;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还纳,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条件;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根受压状态;促进局部血循环,消除炎性产物,从而使粘连松解、压迫部分或全部解除,症状缓解或完全消失。
机械骨盆牵引可使使椎间隙增宽,降低盘内压力,同时可扩大椎间孔,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1]针刺可镇痛并改善腰部肌肉痉挛状态。在这两种治疗的同时重点使用推拿法。
推拿是一种对人体基本无毒、副、损伤作用的自然疗法,是以不同的手法组合作用于相应的穴位、部位、关节,通过手法的直接力、经络系统介导的生物学作用来治疗疾病。推拿手法的本质具有以力为代表的属性,正确的手法操作方式是形成操作技能的第一环节。拨法又名 “指拨法”、“拨络法”,属深层作用手法,拨法力量沉实,拨动有力,操作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具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的作用,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调节作用,起到镇痛效应、能松解组织粘连、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周围炎症消退,解除神经根挤压。在拨法治疗中,抓住原发性痛点是关键。我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腰臀部的拨法操作部位,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极好的疗效。
综上,拨法是我科常用治疗手法之一,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特点,以本文略为总结。
[1]李含文.软组织伤病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198,109.
[2]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王煜,何春江.中医筋伤学.成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2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