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伏芬
(河南省安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河南安阳 455000)
联合用药治疗127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分析
王伏芬
(河南省安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河南安阳 455000)
目的 分析探讨联合用药治疗127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临床效果。方法 我技术服务中心女性科门诊自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27例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联合用药方法,即络合碘冲洗,拭干后再以2%碳酸氢钠冲洗,阴塞硝酸咪康唑栓1枚,连续7d;再配以氟康唑0.15g(3片)口服,72h后加服1次共2次,每月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127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经联合用药规范治疗后随防检查:真菌治愈115例,占90.6%;临床治愈8例,占6.3%;临床有效4例,占3.1%;临床无效0例。结论 联合抗真菌用药即:门诊冲洗、外阴阴道上药、口服氟康唑治疗,简单、经济、有效,有效治愈率100%,值得门诊推广使用。
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联合用药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及尿痛、坐卧不安、异常痛苦,白带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有时充满整个阴道,擦去或冲洗后,可见整个阴道粘膜红肿,有时白带稀薄,含白色片状物。用悬滴法检查白带,镜下找到孢子或假菌丝即可确诊,若症状典型而多次悬滴法检查为阴性可做假丝酵母菌培养。常发生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和长期用抗生素引起二重感染者及肥胖、穿纤维内裤、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患者。单纯用传统的中药熏洗外阴(患者在家自用)或阴塞、口服抗真菌药效果不佳、治疗时间长不彻底且易反复发作、副作用大,因经常搔抓导致患者外阴皮肤革样增厚、发白,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近年来,我们对确诊为复发性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患者改为正规门诊治疗、联合用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自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到我中心女性科门诊,确诊为反复发作、难治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7例。均为已婚,年龄最大54岁,最小22岁;其中糖尿病患者9例,因慢性盆腔炎长期用抗生素的10例,孕妇4例,合并有手足癣的24例,游泳后复发的13例,常穿紧身纤维内衣的7例,做妇科体检后复发的3例,其它无明显原因的57例。
以20%络合碘液冲洗外阴阴道四壁及穹窿,分泌物冲洗干净后;再以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轻轻试干;在阴道后穹隆处放入硝酸咪康唑栓1枚,并以带尾线棉球堵塞以防药溶化后很快流出,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同时外阴涂擦咪康唑霜,每日1次,适量,7d为1个疗程,孕妇慎用;再配合口服药氟康唑片0.15g(3片)1次顿服,72h后加服1次,共服2次为1个疗程,孕妇禁用。如此联合用药治疗,每月用药1个疗程,连续3个月,即每次月经后即使无临床症状也要规范联合用药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或采用避孕套。对糖尿病患者同时降血糖治疗,保持血糖于正常范围。对于配偶有阴茎炎、包皮炎的也应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及治疗。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勤换内裤、盆及毛巾(毛巾应煮沸5~10m in)均用开水烫洗。孕期患者酌情选用硝酸咪康唑栓(如孕中晚期可用),以冲洗治疗为主,禁止口服氟康唑片。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一旦发现副作用,立即停药。
联合用药第7天后行阴道分泌物镜检或培养,无假丝酵母菌生长为真菌学治疗;临床症状消失为临床治愈;症状缓解为有效;症状无变化为无效。
经上述规范联合用药治疗3个月后随访检查,真菌学治愈115例,占90.6%;临床治愈8例,占6.3%;临床有效4例,占3.1%;临床无效0例,全部病例无肝、肾功能损害等明显副作用。
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约10%~2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菌量极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临床症状,当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时,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才出现症状。因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阴道pH通常<4.5,所以阴道冲洗消毒后给2%碳酸氢钠以恢复阴道正常生态环境很重要,造成不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的条件。硝酸咪康唑栓及外用霜有强大的抗真菌和抗细菌活性,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真菌和酵母菌,且局部用药对人体副作用很低,对孕妇来说,FDA颁布的危险等级标准,硝酸咪康唑栓属C类,国外也有报道将咪康唑栓用于孕期妇女,取得满意疗效,且未发现对胎儿有害,因此孕妇可酌情应用。氟康唑片属咪唑类抗真菌药,抗真菌药谱较广,为高度选择性抗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此药用药方法简单,二次用药,时间短,疗效显著,易被患者接受;但注意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不宜使用。总之,联合用药,即门诊冲洗外阴阴道上药,加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复杂性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疗效好,有效率达100%,且经济、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0.
[2]王淑珍.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61.
R711.31
A
1674-0742(2010)08(c)-0118-01
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