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监管习惯于用“人海战术”,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检查。面对成千上万种食品,这种被动应急方式犹如“大海捞针”,成本高、成效差。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工商系统全面启动食品安全数据库追溯应用系统,犹如为食品装上“GPS”,有效实现和提高了工商机关监管一条线、出现问题点对点处理的监控能力。
“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这句流行语,道出了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今年年初,问题奶粉又卷土重来,海南豇豆农药残留超标,这一系列事件令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多时候,监管跟着媒体曝光走,跟着领导批示走,长期处在提心吊胆、疲于奔命的境地。而人海战术的结果是拉大网捕小鱼、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重重,百姓心存不满。
“以往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我们往往全体出动,连续数日地毯式排查,不仅要对每个食品经营户进行反复检查,而且每户的备案情况和台账情况都要认真核对,要查封所有的问题食品更是如‘大海捞针’。”德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时坦言。
“现在有了食品安全数据库追溯应用系统,只要点点鼠标,‘问题食品’的来龙去脉就清清楚楚。”
据了解,德州市工商局已全面启动食品安全数据库追溯应用系统,该系统以工商所为单位,对辖区内食品供货商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审核、录入,并结合日常巡查对信息进行定期更新,实现对辖区所有供货商基本信息以及所经营食品种类和辐射范围的全面监控,并能对任一信息项目进行查询汇总。该系统的建立,形成了对流通环节食品市场准入、仓储、销售、退市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全面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德州市迎宾大市场常年从事副食批发生意的陈老板说:“这好比给每一件食品都装上了‘GPS’,哪来、去哪,一清二楚。看来,我们也要精细化经营喽。”正如陈老板所说,该系统不仅使工商部门的监管更加精准有效,切实把危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在方便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经营者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