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中心医院 贵州黔西 562400)
精神因素能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对于自身的病情不是十分贴切的了解,难免会产生胡思乱想的意思,由此对自身失去希望,对化疗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影响患者的食欲健康、睡眠质量以及患者情绪的波动。我们应当多于患者接触,并且和他们讲清楚并病情的变化,以及患者身体状况通过化疗后的好转,让其了解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要自己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时候要多予以鼓励,让患者知道自己的良好心态对于治疗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药物及化疗治疗,更重要的是患者的自身治疗。
静脉的护理要求护士具有娴熟的静脉穿刺技术,老年浅小静脉穿刺:35°角指(趾)背侧静脉穿刺,10~15°角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为20°角,45°角或接近45°角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超过40°角。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20~30°角化疗前应为患者长期治疗考虑,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禁用患侧上肢静脉穿刺;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推药过程中反复抽回血,以确保针在血管内;根据血管直径选择针头,针头越细对血管损伤越小,一般选择6~7号头皮针头;药物稀释宜淡,静脉注射宜缓,注射前后均用5~10m L生理盐水冲入;拔针前吸少量血液在针头内,以保持血管内负压,然后迅速拔针,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3~5m in,同时抬高穿刺的肢体,避免血液返流,防止针眼局部瘀斑,有利于以后再穿刺。
穿刺技巧:左手拇指绷直血管下端,食指固定血管上端,在选择穿刺点下方1~2cm处进针,进入皮肤约1/3时再进入血管内,见回血后稍向前进针少许,使整个针尖都进入血管穿刺技巧。进针时角度,力度相对要大,针头部位充分接触血管壁,使滚动的血管不易滑脱。对表浅脆性大或细小血管要保持低角度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易继续进针,以防穿破血管。
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加药方法不当或某些药物需分次加入而反复穿刺输液瓶塞,使针眼变粗。当输液管插入瓶塞进行输液时瓶中液体常顺管外流,浪费药物。常用处理方法:拔出输液管重新插入瓶内,但这样处理容易造成瓶塞再次爱损,液体越漏越烈;或将输液管向外拔出少许,这样又会增加污染机会,甚至稍有活动,输液管便会脱落。鉴此,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一种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方法,即在输液排气管未端打一个死结,这样即可被阻止漏液现象。一般情况处理可缠扎弹力绷带或穿医用弹力袜,可以活动、行走,不需卧床休息。如果患者病变比较严重,可以卧床休息数天,根据情况,上肢可衬枕,下肢者可抬高床脚15cm,同时服用“舒脉康”和“肿痛消”,症状会迅速消退,只有局部遗留、少许色素斑。除化脓性静脉炎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化疗期间大量饮水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应合理使用止吐的药物,可减轻胃肠道反应;减轻胃肠道的承受压力,从而调节胃肠道的工作,刺激患者的饮食。患者应少食油腻食物,食物应容易消化、刺激性小、维生素等。经常饮水对于患者的身体机能有良好的帮助。
定时为患者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查,当白细胞低于4×109/L,血小板计数下降至100×109/L时,应停止化疗并行保护性隔离。
卧床期间机能训练,以掌指关节运动为主,可间歇性的做一些关节屈伸运动,可选择每分钟6次、每次运动半小时的运动频率开始,以握拳、伸掌、慢慢进行其他手部运动。也可以剪刀石头布游戏等进行恢复训练。然后让患者开始抓物练习,然后开始手指上的训练,尽量避免活动手肘及肩关节。术后4~5d要开始颈椎、脊椎、腕等关节的牵引运动。护士应握住患者的手,从患者的方向向护士的方向牵引。手部运动,让患者抓取体积较小的物体。
主要以肩关节的训练为主。利用现有的桌子、椅子、床位、窗子、墙面等训练,以半小时一周期为宜,每日坚持3~4次。身体处于直立平稳状态。双手前后摇摆,左右轻微晃动。
以检测为主。检测方法患者将双臂慢慢抬起交叉于脑前,摸双耳,再慢慢伸开双臂,反复做由内向外的伸展运动,护理人员应监督患者是否每天坚持完成恢复训练,此恢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少侧上肢机能障碍瘢痕挛缩、淋巴水肿、肌力低下等并发症的发生。
以帮助患者恢复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现代医学已能满足病人的爱美心理,对于爱美的年轻女士,或是不满足于术后的现状的患者,可积极争取一期或二期乳房重建手术,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乳房外观的。家属也应该全力支持和鼓励病人接受这样的治疗。对于病人保持体态的美观和心理健康有益无害。对于已婚患者来说,尽早恢复性生活有利于病人康复。但是医学科学家统计的数据中显示,适度的性生活能促进夫妻感情融洽,家庭生活和睦,心情愉快,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防止乳腺转移或复发有益。所以护理人员应劝说患者家属,予以配合,积极是有这种心理障碍的患者摆脱困扰,重新建立和谐有爱的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