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丽
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特点及预后的临床分析
刘艳丽
目的分析中青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有明确病因者36例(60.00%)其中动脉粥样硬化24例(40.00%),心源性脑栓塞9例(15.00%),梅毒性动脉炎2例(3.3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1.67%);病因不明者24例(0.00%)。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酗酒、TLA病史、糖尿病、心房颤动等。经治疗基本痊愈22例(36.67%),显著进步14例(23.33%),进步11例(18.33%),无变化13例(21.67%)。结论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脑栓塞、梅毒性动脉炎最常见。以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脑梗死;青年;危险因素;预后
脑梗死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但发生在青年人中的脑梗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脑梗死发病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探讨其年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有重要意义。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脑梗死患者988例,其中45岁以下者60例。回顾性分析6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年龄、性别、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等临床特点。
本组男50例,女10例;年龄23~45岁,平均36.1岁;均为急性疾病,病程6h~21d,平均18.7d,占同期收治脑梗死患者的6.07%(60/988)。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其中基底节梗死35例,脑叶梗死15例,脑干梗死6例和小脑梗死4例。
本组有明确病因者36例(60.00%),病因不明者24例(40.00%)。病因明确者中动脉粥样硬化24例(40.00%),心源性脑栓塞9例(15.00%),梅毒性动脉炎2例(40.00%),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1.67%)。
吸烟34例,高血压23例,血脂异常(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2例)22例,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阳性19例,肥胖14例,酗酒13例,TLA史11例,糖尿病11例,心房颤动10例。
本组患者均予脱水、脑保护剂、阿司匹林、活血化淤类药物治疗,病因明确者给予针对病因治疗。出院时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进行疗效判断,本组基本治愈22例(36.67%),显著进步14例(23.33%),进步11例(18.33%),无变化13例(21.67%),无死亡。显效率为60.00%。
过去多认为脑梗死为老年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大多提示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且以脑梗死多见。中青年脑梗死在欧美国家占脑梗死患者的2%~3%,国内报道为4.4%~16.1%[1]。我们根据国际较为流行的年龄界定标准,将18~45岁发病的脑梗死定义为青年人脑梗死,在本组患者中共65例,占同期脑梗死总病例数的5.78%,与上述文献有差异,可能与入组年龄标准及种族、地域不同等有关[2]。男性病例数占青年人脑梗死总例数的92.31%(60/65),女性为7.69%(5/65),且未见30岁以下女性患者。这与东方国家中女性吸烟、酗酒、口服避孕药的比例明显低于西方国家,而男性承担较大的社会和家庭压力可能有关。
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发达国家20%的青年脑梗死患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而且它为青年脑梗死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文献多认为它被列为病因之首[3]。本组25例(38.46%)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占病因之首,支持上述观点,且说明动脉粥样硬化在青年脑梗死的发生中可能仍是最重要的病理机制。国外报道心源性脑梗死占青年脑梗死总数的20%~25%,本组有心源性脑栓塞10例(15.38% ),这可能与西方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有关[4]。本组有2例梅毒性动脉炎,虽所占比例不高,但近20余年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及道德观念的改变,性乱是一种常见现象,可以预期此类病因导致的脑梗死会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青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脑梗死,除考虑常见的病因外,应仔细追问有无性乱史、皮损或皮疹史,并常规作梅毒血清学试验和脑脊液RPR和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检查,以防误诊和漏诊。本组病因不明者24例(40.00%),这些患者部分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一些和遗传有关的代谢以及凝血纤维机制障碍有关明,也可能与现有检查条件和手段不足有关。
选择公认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本组患者逐一调查分析。发现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酗酒、糖尿病等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仍是青年脑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可干预性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实为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本组中有脑血管病家族史20例,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病率为无家族史的10倍,故其也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本组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这可能与青年人脑供血的侧支循环丰富、脑功能的可塑性更强、整体健康状况更好有关。
总之,青年人脑梗死患者占同期脑梗死总例数的5.78%,以男性多见,动脉粥样化为最重要病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预后较好。
[1]侯青.高原地区中青年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4(5):317-318.
[2]田成林,蒲传强,李雪梅,等.青年型缺血性脑血肯病特点[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4):448-450.
[3]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6-127.
[4]沈靖,姚才良,钮菊英,等.脑梗塞遗传病因的流行病学系列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8,14(7):391-393.
R743
B
1671-8194(2010)05-0096-02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