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洋 李海伟 罗海军
(1.江苏省常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保健站 江苏武进 2 1 3 0 0 3;2.江西省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南昌 3 3 0 0 1 3;3.江苏省常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保健站 江苏常州 2 1 3 0 2 2)
肌肉拉伤在运动训练中较为常见,在各种运动损伤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对运动训练影响很大。采用中医针灸阿是穴并配合拉伤肌肉的起点或止点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分析讨论其作用机制。
46例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全部病例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发生。基本属于轻度或中度损伤。急性拉伤38例,慢性拉伤8例;四肢部位34例,腰背部12例。
主要症状:肌肉疼痛、肿胀,部分有条索状,肌肉僵硬,压痛明显,主动用力疼痛,抗阻用力时疼痛加剧,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于被治疗肌肉部位放松位,选26号2.5~6寸毫针,先确定受伤肌肉最痛点,沿痛感最明显的点垂直刺入,在该肌肉的起点或止点为一进针点斜刺进入。先采用中医手法,提、拉等产生针感,每隔5min运针1次,治疗时间每次20min每天1次,3d1个疗程。
痊愈:局部肿痛、压痛消失,肌肉功能完全恢复。
有效:局部肿痛明显减轻,有轻度压痛,肌肉活动基本正常,剧烈活动仍有疼痛。
无效:5次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无变化。
46例病例中,痊愈38例,痊愈率83%,有效8例,有效率为17%,无效2例,有效率为4%。
在临床实践中,多数受伤肌肉在针灸数分钟之后会出现条索软化、疼痛缓解、功能恢复的明显疗效[1]。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取阿是穴是保证针刺治疗肌肉损伤取得疗效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急性或是慢性肌肉损伤基本上都是在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工作所诱发的延迟性收缩结构蛋白的解聚或降解优势(或简称降解优势)导致了收缩结构的改变或解体的背景条件下发生的。收缩结构的改变导致肌肉不同程度的僵硬时会伴有不同程度酸痛或疼痛,随针刺使肌肉收缩结构恢复,肌肉僵硬缓解,酸痛或疼痛也随之消失[2]。因此,针刺阿是穴是通过加强收缩蛋白的聚合、组装、合成等合成代谢过程,而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具有完全而持久地消除疼痛的作用[3]。
而对于部分慢性劳损,局部的矛盾主要由炎性反应转变为血液循环不良损伤,一些炎性物质、组织碎片以及代谢产物堆积使损伤进一步加重这时在病灶局部施治,可促进局部血液供应、加速代谢产物堆积的运输从而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而且一些急性损伤的肌纤维常可触及紧张或条索状,提示肌肉中所有或者部分肌纤维的过度紧张、痉挛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原因。同时,肌肉紧张使其产生更多的代谢产物,又使血液供应大大减少,局部的代谢产物无法运走,营养物质又无法近来,这种恶性循环会使病情不断加重,我们选取距离阿是穴一定距离的位置进行刺激,恰可遏制这些紧张的肌纤维从而打破恶性循环,因此也会有较好的疗效。
针灸治疗肌肉拉伤具有疗效明显,疗程短、安全、经济等特点,此方法对于急性肌肉拉伤的疗效优于慢性肌肉拉伤。
[1]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
[2]林丽雅,卢鼎厚.运动终极阻断后针刺对蟾蜍腓肠肌收缩能力恢复作用的观察[J].第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1992.
[3]张建国,樊景禹,卢鼎厚.针刺(直刺,斜刺)对大负荷斜蹲后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J].体育科学,1988,8(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