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59例临床分析

2010-02-10 10:50孙茜
中外医疗 2010年20期
关键词:麻疹皮疹月龄

孙茜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河南洛阳 4 7 1 0 0 2)

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麻疹患儿59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9例麻疹患儿,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有关麻疹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2例,女27例。2~12月龄23例(其中<8月龄18例),1~3岁16例,3~6岁9例,6~14岁11例。农村34例,城镇25例。发病前接种过麻疹疫苗者16例,未接种者19例,不详24例。有麻疹接触史36例,无接触史15例,不详8例。发病季节:春季24例,夏季13例,秋季7例,冬季15例。

1.2 临床表现

59例患儿均有发热、畏光流泪、流涕、双眼分泌物增多、球结膜充血等前驱症状。体温波动在38~40.6℃之间,以出疹期最高,热程5~13d,平均7.2d。其中柯氏斑阳性者56例。52例患儿有明显咳嗽,以干咳为主,在出疹期最严重。50例有典型皮疹经过,即按前驱期、发疹期和恢复期3期发病。另有9例非典型麻疹,其中中毒性麻疹1例,出血性麻疹3例,轻型麻疹5例。中毒性麻疹表现为高热、谵妄、发绀、呼吸及脉搏加速,皮疹早期即呈融合性等。出血性麻疹表现为高热,皮疹呈出血性等。

1.3 并发症

并发支气管炎和/或肺炎54例,其中重症肺炎6例。心肌损害49例;肝功能损害26例;肾功能损害17例;低血钾4例。腹泻15例;消化道出血6例;急性喉炎6例;口腔溃疡2例;中毒性脑病1例;热性惊厥1例。年龄越小,并发症越多。2~12个月为73.91%(17/23);1~3岁为68.75%(11/16);3~14岁为65%(13/20)。

1.4 实验室检查

59例麻疹患儿均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心肌酶谱及胸片。血常规白细胞降低者(1.8~4.0×109/L)10例,升高者(10.0~20.6×109/L)9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60%~93.8%)24例。C反应蛋白<80mg/L为53例,80~200mg/L为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41~225U/L)26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41~176U/L)51例;乳酸脱氢酶增高者(251~732U/L)46例;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者(201~754U/L)13例;肌酸激酶同功酶增高者(25~89U/L)36例;α-羟丁酸氢酶增高者(195~673U/L)40例。低钾血症(血钾2.5~3.5mmol/L)4例。尿蛋白阳性(+~++)17例。大便隐血(+~+++)6例。胸片检查,肺炎改变41例,支气管炎改变13例,5例未见异常。

1.6 治疗及转归

本组59例患者中,入院前误诊为幼儿急疹3例,肺炎3例,猩红热2例,风疹1例,药疹1例,鹅口疮1例。入院后根据病情轻重,分别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补液及丙种球蛋白支持等治疗。有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扩容、利尿等处理;有呼吸衰竭者给予改善呼吸等治疗,疗程10~14d。其中好转或痊愈56例,转上级医院治疗3例(其中死亡1例)。

2 讨论

2.1 季节性

麻疹病毒的繁殖适合低温及一定的湿度,在寒冷的条件下生存最久。本组患儿冬春季发病共39例,占66.1%(39/59),即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

2.2 年龄特点

本组发病率以12个月以内的婴儿最高,其中又以<8月龄为多,占78.26%(18/23)。其原因:(1)胎传抗体过早消失:据报道,麻疹疫苗免疫前8月龄婴幼儿体内抗体阳性率仅为7.14%,说明大部分婴儿到8月龄时,胎传抗体基本消失[2]。(2)母体抗体水平低:经预防接种的母亲大多数没有患过麻疹,接种时间久远又没有及时补种,使其抗体在孕母体内水平较低,增加了所生婴儿麻疹的患病风险[3]。(3)免疫功能低下:8月龄内婴儿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病毒毒力强,易发病。

2.3 临床症状及并发症

(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其中50例皮疹符合麻疹的规律性,另有9例皮疹不典型,其中8例入院前有应用地塞米松退热史,考虑由于疾病早期应用激素,干扰了麻疹典型病情。(2)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以<12月龄婴儿为多,其中又以支气管炎和/或肺炎最常见,其次为心肌损害。考虑可能与婴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此时接触抗原,易使麻疹病毒及病毒血症侵犯肺、心、肝等重要脏器,引起病理性损害。(3)本组病例误诊率为18.64%(11/59)。考虑由于小儿麻疹不典型者逐渐增多;发病年龄向两极分化;发病季节变异,忽视了流行病学资料;对临床表现缺乏整体分析等所致。

2.4 预防

我国规定麻疹初种年龄为8月,而本组<8月龄发病率上升,建议可适当提前初种麻疹疫苗的月龄,并对育龄妇女在孕前接种一次麻疹疫苗,以提高母传抗体水平。切实搞好计划免疫,消除免疫空白,及时进行复种,保证免疫接种效率。对未患过麻疹的高年龄组易感者进行加强免疫,减少以至消灭麻疹传播途径。易感儿童接触麻疹患者后,可采用被动免疫,在接触麻疹后5d内给予免疫球蛋白制剂,可预防麻疹发病。此外,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疾病应整体分析,保存临床资料,减少误诊发生。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4~715.

[2]付国艳,范晓辉.麻疹疫苗初免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5):565~566.

[3]熊菀,刘作义,裴伦.儿童麻疹372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71.

猜你喜欢
麻疹皮疹月龄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麻疹“卷土重来”
金塔县控制、消除麻疹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评价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