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

2010-02-10 10:5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儿科医院儿科学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最早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单位之一。回顾50多年来在历届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主任的带领下,从实施地段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基础做起,逐渐发展成为集儿童保健门诊、儿童发育科研及医学教学为一体的专业科室。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护师3名。

50多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兢兢业业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代代相传,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肯定。刘湘云教授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福利会妇幼工作樟树奖、卫生部褚福棠奖和上海市儿童工作白玉兰奖;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儿科杂志》副总编。王卫平教授获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和教育名师奖等,现任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多本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现任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主任徐秀主任医师,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保学组成员、上海市儿科学分会儿保学组副组长。彭咏梅教授除担任科室副主任外,还担任复旦大学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副主任。

1980年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共完成了各类基金和项目课题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华医学系列杂志30余篇,国内其他期刊70余篇。研究论文在全国性或地方性学术会议中获优秀论文奖11篇。主编专著7部,参与专著编写30余部,王卫平教授主编的《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材获2007年度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一直承担着复旦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基础儿科学教学任务,还担任着研究生导师及导师小组成员对本专业研究生进行指导。已培养博士11名,硕士19名,在读博士3名,在读硕士5名。自1991年起已举办《全国小儿智测学习班》14期,接受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医护人员前来学习。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曾经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儿童保健专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如刘湘云和王卫平教授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出豆代乳粉(宝宝乐),填补了国内婴幼儿代乳品市场的空白,研制出6个月以后断乳期辅助食品“营养松”,对当时生长发育缓慢的婴儿生长发育、降低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系列研究,研制了中国0~6岁儿童智能筛查量表及儿童家庭环境量表,对深入进行中国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室,对不同年龄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正常值及各种疾病影响进行了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以婴儿早期营养对免疫功能的促进作为科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王卫平教授从事维生素A、肠道益生菌和益生元对婴幼儿免疫功能的临床和基础的系列研究,先后获得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维生素A促进人淋巴细胞功能机制的研究,视黄酸受体基因在儿童免疫系统的表达与调节及其意义)和其他项目基金的支持。王卫平教授主持研究的“维生素A与婴幼儿免疫功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彭咏梅教授在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领域的研究获得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不同n-6:n-3PUFA对儿童生长和发育影响的人群研究,双歧杆菌影响儿童免疫发育的分子机制)。另一个研究方向集中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营养性疾病喂养行为问题的诊断与治疗,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和实用的儿童心理行为量表,并结合中国儿童的实际情况,研发中国的儿童发育评估量表。同时对儿童常见的发育行为障碍开展一系列的专病筛查、诊断和康复训练。目前已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善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诊断和康复训练教育模式,并在孤独症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法的研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专业机构紧密联系,积极引进并推广国外先进的诊治和康复训练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一直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Baffulo分校附属儿童营养研究所、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英国Dundee大学、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本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

猜你喜欢
儿科医院儿科学复旦大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应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