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伟,许国军,张宝良,安福海
(1.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畜牧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武威市中部。全区耕地面积12.84万hm2,人均耕地0.125 hm2,区内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分祁连山山地、走廊平原绿洲和腾格里沙漠三种,海拔1 440~3 263 m,全区辖37个乡镇,2个开发指挥部全区总人口102.2万人。凉州区自古就是全省粮食生产的主要产区,有着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对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凉州区的黄牛改良工作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了实验示范、普及推广阶段,目前已稳步进入巩固提高阶段。随着全市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凉州区再次把大力发展暖棚养殖提到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日程。随着全省肉牛补贴力度的加大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等惠民政策的逐步展开,全区黄牛改良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就凉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如下阐述。
凉州区黄牛改良工作开始于1980年,历经30年的推广,全区黄牛存栏头数比1998年增长了10倍,达到31.3万头。持证经营的黄牛改良从业技术人员共289人,276个改良站点,年受配黄牛12万头,改良率占97%。除荷斯坦牛外,存栏牛主要以西门塔尔二代、三代杂种牛为主,占86%。改良后的肉牛平均饲养周期缩短8月龄,个体产肉率平均增加40 kg,肉牛头均获利400~1 000元,奶肉牛头均获利2 500~4 000元。2008年全区养牛业产值占畜牧业总收入的1/3,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变固有体制,引入市场机制。2000年以前,全区的黄牛改良工作主要有各乡镇畜牧站承担,受人员和体制等逐多因素的限制,已不能适应全区养牛业快速发展的的需要。为此,区畜牧中心引入了部分社会技术人员参与基层黄牛改良工作,打破黄牛改良“垄断”机制,通过机制的改变,市场竞争被成功引入全区黄牛改良工作中,在改革基层的同时区畜牧中心也对黄牛改良管理工作也进行了整顿改革,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目标管理,独立经营的模式,全区黄牛改良当年就增长了30%,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优势,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利用省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省家畜繁育中心在本区的技术优势和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校地和省地技术培训合作。近十年,通过省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培养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1 800多人,一大批年轻专业技术人员被充实到了基层黄牛改良和奶肉牛饲养队伍中,解决了基层黄牛改良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断代问题。利用农闲时节邀请以上两家单位的专家,加强基层黄牛改良技术人员和奶肉牛养殖大村强镇、奶牛养殖人员、养殖小区饲人员的新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基层黄牛改良人员业务技得到了大幅提高,黄牛受胎率在三年内由50%提高到了97%,居全省之首。
根据各村镇基础母牛存栏量,按每1 000头适配母牛配备一名改良技术人员,并划定其主要服务范围,在稳定改良效果的同时还考虑到黄改人员收入的稳定性,确保黄牛冻配工作的长期稳定,杜绝人情点和乱设点,确保牛改无“盲区”。新增人员通过书面申请,提交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和从业经历。对有能无证和有证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提供良好的再教育和再学习机会,鼓励和支持传、帮、带的培养模式,组织老技术人员回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凡40岁以下中专文凭或中级以下职称人员,有中心统一组织,邀请甘肃省农业大学成教学院在凉州区开设自学考试班,进一步提高基层黄改队伍理论素质,逐步提高全区黄牛冻配改良准入门槛。确保基层队伍的专业化和知识化。同时对全区黄改人员每两年统一考试一次,合格后由区农牧局核发上岗证持证上岗。
对从业人员及其场地设施、配种器械的消毒、维护使用等不定期进行抽查,每年进行一次审验考核,审核合格换发经营许可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甘肃省种畜禽管理条例》和《凉州区黄牛改良管理办法》对合法经营成绩突出的给与奖励和扶持,侧停业整顿,并按签订的责任书给予经济处罚。促使全区黄牛改良工作走向合法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各点所需冻精由中心统一配送,确保改良用冻精遗传物质的安全传递。中心药监、防疫等部门积极配合,杜绝外来低劣冻精流入本区市场,扰乱省、市、区三级制定的黄牛改良计划和方向,为全区黄牛改良健康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区上利用一年一度的冬春送知识下乡,冻精配送车的流动性和配种站点悬挂改良效果图,加大良种改良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参观对比算帐和推广实验工作,使广大养殖户真实真切地看到了改良的实惠和效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耕牛也逐步淡出了劳动耕作的固有模式,饲养数量和规模也逐步增加和扩大,并向饲养育肥的工业模式转型。以前拉牛上站配种的被动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饲养方式的转变,为不使黄改工作出现滑坡,必须吸纳新的经营模式转变基层兽医站独家服务的格局。通过两改老百姓配牛难的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服务方式也有单一配种,增加到奶、肉饲养技术指导、母牛生殖保健、饲料调制、用药安全指导和市场销售信息咨询的全方位服务方面。通过服务功能的完善,大部分本交公牛自动退出了市场。
①是统一收费标准,区农牧局根据配种实际成本结合市场价格变动,每两年核定一次配种成本,报物价部门审批后统一执行。畜牧中心统一配发一牛一张配种登记表和一张收费收据,拒绝恶意欠账,配种后详细填写畜主资料,对两证不符的已经查证立即停业整顿,坚决杜绝配种收费价格竞争;②是统一场地设备,新设改良点必须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独立的操作室、消毒室,改良设备由中心统一配备,经验收合格后核发经营许可证,对设施设备不足的站点督促帮助使其达到规范化经营。为保障执法管理的有效性,杜绝停业整顿期间和无证经营者以及本交经营行为,在加大监督的同时施行举报奖励办法;③是统一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培训逐步达到技术上的统一,头均配种用冻精控制在1.5~2剂,平均受配次数2.5次,配种后30~60 d内必须检查定胎,严格监督执行<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为确保生殖道疾病的传播,每1.5剂冻精配一支输精外套,并按配种头数回收后销毁,对达不到标准的站点责令停业学习;④是统一技术培训,每两年组织一次黄牛改良和奶、肉牛饲养管理技术培训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停止经营许可证和上岗证的审核换发;⑤是统一冻精配送,全区冻精由中心根据改良计划统一采购配送,各点不得私自买卖冻精,确保改良效果的持续稳定。通过几年的规范治理全区共建成标准化改良点102个,计划用1-2年的时间将剩余站予以改建。创建功能完善,规范统一,机制灵活的黄牛改良服务体系。
全区地域跨度大,黄牛改良覆盖面广,冻精配送难度大。基层黄牛改良体系薄弱,冻配器械、设备更新迟滞,冻精、液氮等的购入主要有个人出资,受配种费用的赊欠、交通、通讯等易耗品费用的增加,配种费用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改良站点转行或经营其它产品为主,影响了基层黄牛改良人员的积极性。导致黄牛改良工作在一些乡镇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自1997年取消牛改冻精、液氮的补贴后表现的更为突出。2007年,省上补贴了一些资金,但其数量非常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
基础母牛存栏量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随意屠宰出售,导致良种青壮年能繁殖母牛群体不稳定,形成了牛价上涨和下跌受配牛数量下降的现象,导致良种母牛大量流失。
牛品种改良面临的风险增大,全区黄牛改良主要以西门塔尔牛为主,占改良品种的87%。多年来黄牛改良主要以西牛级进杂交的方式为主,再加上基础良种母牛登记制度的缺失和配种记录散乱统计困难,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杂交优势将受到影响,近交风险也明显增大。
《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列》执行困难,由于缺乏有效的执法机制,土杂牛本交配种在一些村镇继续存在,在个别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为节约成本也用改良杂种牛配种,特别是在牛价下滑时表现尤为突出。
缺乏资金,导致新技术、新品种只能停留在实验层面,不能有效与养殖户产生实际生产效果,得不到良好的推广应用,影响了牛产业整体生产效益的发挥。
争取和吸纳更多的资金,加强基层黄牛改良服务体系建设,改善黄改人员待遇与收入问题,划分目标责任区,由基层黄牛改良人员承包经营,实行以奖代补。按完成配种的数量和受胎率、繁活率进行奖励性补贴,促进基层黄改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强养牛小区的科学管理,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实施良种系谱登记,使养殖小区成为新技术的推广基地和辐射源,改变集中饲养场的模式。积极开展“河西肉牛”选育培育工作。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以改促养、以养扩繁、以优增收,依靠科技优势打造全省良种肉牛基地。
开展政府引导、专家进场入户、农企合作机制,把松散的千家养殖户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集团。延长肉牛养殖产业链,促进农副资源的转化,增加牛产业后劲。实现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通过集团把一家一户的弱势集合成一个能抗御市场风险的巨轮。培育和规范活牛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强宣传延伸服务,依靠养殖带改良,依托改良增效益,带动良种肉牛的养殖量,提高黄牛改良效果,促进全区肉牛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秸秆加工利用率,促进农副产品的就地转化升值,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养牛收益低、销路窄的问题,增加农户愿养牛、养好牛、多养牛的积极性,稳定能繁母牛群体。
不断引进行业内的新技术、好方法结合本地特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服务体系,同时加大黄改人员和养殖重点户的技术培训,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他们的“土法”转化,尽快得到广大养殖户的接受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