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榕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 福建莆田 351100)
患者女,77岁,因“左下肢无力10余天,加重3d”收住我院中医科。10余天前于活动时出现左下肢无力,无法站立、行走,住当地医院查颅脑CT示“右基底节区腔隙灶”,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预防脑水肿、抗凝等治疗后症状好转。3d前左下肢无力加重,伴左上肢乏力,而转诊我院。刻下症见:半身不遂,神疲乏力,口干,面唇紫暗,纳呆,寐可,大便偏干,2~3d/次,小便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近期多次测血压波动于90~105/140~165mmHg,否认“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史。查体:体温36.4℃,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5/90mmHg。神志清楚,面颊、口唇紫暗,舌紫,苔黄薄腻,脉滑略弦。伸舌稍右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0级,左膝腱反射未引出,巴氏征、查多克征等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数(8.7~10.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51%~89.74%、红细胞数(7.87~8.05×1012)/L、血红蛋白(188~194)g/L、红细胞压积65.7%~66.3%、血小板数(473~562)×109/L。肝肾功能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血清维生素B12:885pg/mL。血清铁8umol/L。动脉血氧饱和度93.8%。C反应蛋白16.2mg/L。颅脑CT:右额叶后上部低密度影,脑梗死可能性大;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心电图正常。胸片:主动脉硬化。B超:脾脏稍增大。诊断考虑中医:中风-中经络,证属痰瘀互阻,风阳上扰;西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予中医活血化瘀、平肝潜阳辨证施治及静脉放血、羟基脲(0.5g,3次/d)化疗、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剂等治疗,病情渐好转而出院。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以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起病及进展均缓慢。因血容量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导致全身各脏器血流缓慢及组织缺血,严重者可出现偏瘫、心肌梗死、静脉炎、脾梗死。死亡原因主要为血栓、栓塞及出血,部分病例晚期可转变为白血病或骨髓纤维化,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或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PV的关键。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降低红细胞容量和全血容量,缓解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本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此次出现偏瘫,CT示脑梗死,但其面唇紫暗,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多,脾肿大,血清维生素B12增高,血清铁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92%,均支持PV,故在扩容、运用脑保护剂的同时予放血、化疗等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作为一种典型的全身性血瘀症,属中医“积聚”、“血瘀证”、“血积”、“血实”、“中风”范畴。该患者年老体衰,肾阴素亏,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逆,痰瘀互结,走窜经络,脉络不畅致肢体废不能用发为中风,治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使阴平阳秘,瘀滞得以疏化,脉络通畅,诸症得减。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梗死可取得一定疗效,今后将继续对该病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