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水牛产业发展与探讨

2010-02-10 06:10梅国栋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德宏州德宏水牛

梅国栋

(云南省德宏州畜牧站,云南 潞西 678400)

德宏州作为德宏水牛主产区和国家重要的蔗、粮生产基地,发展水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德宏州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水牛乳、水牛肉生产加工基地,水牛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1 德宏州发展水牛产业具有的优势

1.1 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饲草饲料和优种资源

德宏州属南亚热带气候,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优越,水、光、热资源好,牧草生长快,四季常青,有600余万亩的草山草坡可供利用,是水牛产业发展理想区域;又是国家级粮食、糖料生产基地,年产甘蔗稍等各类优质秸秆饲料250万t,充足、优质的饲草资源、加之理想的时空分配,为水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饲草保障;同时“德宏水牛”是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牛种,具有知名度高、耐粗饲、抗病力强、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好等特点,德宏州作为中心产区,具有明显的种质资源优势,全州水牛存栏10.2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3.82万头,为水牛产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基础群体;加之德宏州自1997年以来,一直坚持有计划、分区域的引入摩拉、尼里等优质奶水牛品种的基因对德宏水牛进行杂交改良,大幅度提高了德宏水牛的产奶和产肉性能。这些资源,成为德宏州发展水牛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独特优势条件。

1.2 完善的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全州目前已建立了州、县、乡、村四级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全州50个乡镇均有畜牧兽医站,每个行政村配备了1名防疫员,构筑了一张严密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保证全州畜牧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实施中国-欧盟水牛开发项目、奶水牛良补项目等奶水牛杂交改良工作十余年来,锻炼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畜牧技术人员,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畜牧科技推广队伍,建立了以38个水牛冻精改良点为基础、辐射全州坝区乡镇的水牛杂交改良技术服务网络,水牛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水牛平均受胎率从1997年的13.9%提高到目前的49.3%,部分专业养殖场(户)可达到75%以上,处于全国全省先进水平,先后承办了“全国奶水牛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全国水牛奶加工技术培训班”等全国性及省、州、县级的技术培训班。严密的疫病防控体系、过硬的技术力量,完善的服务网络,为发展水牛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体系。

1.3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农业部提出要用10年的时间建立南方奶水牛优势产业带,在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云南列为全国奶水牛发展的一类地区;云南省政府及农业厅又把德宏州列为奶水牛产业发展重点地区给予扶持;其次德宏州委、政府提出了“重点发展以德宏水牛为主的畜牧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明确把德宏奶水牛产业化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并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支持,有望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云南主要的水牛奶生产和加工基地。

1.4 广阔的市场前景

水牛奶作为奶中珍品,集安全性(水牛未发现疯牛病)及营养价值高与口感好为一体。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世界水牛奶产量增加2266万t,达到7708.3万t,占全球奶产量12.7%,年均增长4.16%。据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2008~2020年我国奶类供给与需求预测研究》预测:2020年我国奶类消费需求总量为6305.6万t,而2008年全国奶产量为3651万t,其中水牛奶仅300万t,德宏州2009年仅3025 t。目前内蒙古等北方传统牧区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优质奶源生产已不能无限制扩张,故德宏奶水牛产业大有可为。

其次从水牛肉来看:德宏水牛产肉性能高,优质肉比例大,可开发为优质高档牛肉。就当前肉类消费而言,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主要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仅占很少部分。2009年德宏州牛肉产量6794 t,但约有3000 t外运上海、江苏等市场,2500 t进入加工环节,实际人均消费仅为1.1 kg,因质优价廉,产品供不应求。

1.5 德宏具备水牛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条件

目前德宏州整个水牛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形成经济作物栽种、饲草资源开发利用、优质乳肉生产、屠宰分割、皮张及乳肉加工、市场营销、科技服务等几大产业群体,产业链已延伸至种植业、食品业。水牛肉方面,形成以“顺城”、“傣佳”等11家牛肉屠宰、精加工龙头企业为主、“莫家”、“郗家”等12户传统工艺家庭作坊为辅的牛肉加工产业,由于产品特色明显,风味独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产品已进入上海、昆明等市场销售,是德宏州较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水牛乳方面,兴起了“祥祥”、“永虹”、“兴农”三家水牛奶加工企业,年产各类水牛奶制品2000 t,产品主要以酸奶、乳酸菌饮料和鲜奶上市销售,并进入昆明、缅甸等市场,产品售价远高于黑白花牛奶制品,是德宏州的特色产业;其它副产品:皮张等支持了皮革工业,牛粪为经济作物姬松茸、经济林果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同时带动了甘蔗稍、玉米秆的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2 存在问题及困难

2.1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严重威胁产业发展

德宏州边境线长达503.8公里,有多个乡镇与邻国接壤,山水相连,草场共用。由于邻国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机制不健全,很多动物疫病得不到有效防控,对我州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之两国边境贸易蓬勃发展,大量的人流、物流往来,对动物疫情的扩散、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威胁到德宏州畜牧业生产的安全、健康发展。

2.2 政策制约、流通环节不畅

由于境外动物疫情的影响,德宏州作为云南省、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前沿阵地,为保证全省、全国的畜牧业安全,做出了巨大牺牲,制定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均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安全为主、发展次之,其中偶蹄动物活畜不得流出州外政策就严重限制了德宏水牛的流通,直接影响到了水牛产业的发展。

2.3 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产业快速发展

德宏州作为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一方面要履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前哨的职责,另一方面又要保障畜产品供给,对国家、省级资金依存度较高。由于经费投入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德宏州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部分乡镇站无房或危房,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保持基层队伍稳定堪忧。加之防疫器材、交通工具、冷链设备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疫情防控网络和办公设备,严重影响畜牧兽医工作的规范开展和效率的提高,水牛杂交改良工作进展缓慢,防疫工作效率低,严重制约了水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2.4 缺乏科学合理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

一方面,由于国家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德宏水牛种质资源的价值被潜藏,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不用与国外动辄几万几十万的种公牛相比,国内至今没有德宏水牛种牛选育场,其资源价值无法得到有效体现;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德宏水牛的役用功能逐步淡化,民间对其选育积极性减低,选育工作停滞或退步;三是水牛群体规模由各家各户组成,不仅规模小,不注重、也无力引进良种公畜,近亲繁殖逐年增多,导致母牛受胎率降低,犊牛个体变小,生长缓慢,生产性能降低,品种退化等严重问题,部分德宏水牛的繁殖性能已由两年三胎、一年一胎下降至两年、甚至三年一胎;四是受牛肉消费市场旺销的带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乱屠滥宰现象严重,对能繁母牛,后备母牛的保护力度不够,导致每年有很多适繁母牛和后备母牛被乱宰乱杀,或流出州外,导致存栏量一直无法有效提升,同1988年的14.5万头相比,全州2009年水牛存栏仅10.2万头,近年虽在逐步恢复,但恢复速度缓慢。

2.5 生产方式落后,专业化程度低

德宏州目前的养殖模式仍是传统的家庭养殖模式占主导,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场)发展滞后,多数养殖户受自身素质和养殖条件所限,用于杂交改良的种公牛等优良种质资源不足,畜牧科学技术集成应用率低,养殖效益不显著,积极性不高;其次因饲养分散,购运成本高,无法集中生产形成大宗商品,已成为制约水牛产业发展的瓶颈。

2.6 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受市场、生产、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德宏水牛乳肉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强,品种单一,档次不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水牛肉产品方面,除部分被当地生产企业加工成特色食品牛肉干巴销售外,其余大部分被简单分割冷冻外销,在高附加值的高档冷鲜肉市场方面,一直无法涉足;水牛乳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出水牛奶的加工潜力和加工优势,水牛乳制品主要是经简单加工的产品,如:消毒奶、普通酸奶、果奶、乳饼等,没能在高附加值的水牛奶酪、乳清制品、奶油、风味制品等分方面有所突破,限制了水牛产业的扩大和发展。

2.7 相关基础研究滞后,科技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针对德宏水牛相关基础性研究甚少,良种繁育体系、质量安全生产体系不健全,在繁殖技术、高档乳肉生产等方面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层队伍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提高,这些因素导致科技服务水平不高。

3 措施及建议

3.1 原料生产与加工并举、保护与开发并重

将全州水牛产业建成三个功能区,①是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方建立产品加工贸易区:主要开展水牛屠宰及高端分割、水牛奶肉精深加工、皮张加工、销售和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品牌塑造等;②是在原料充沛、改良基础好的地方建立水牛乳、肉生产区:通过提高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向生产高档牛肉方向发展,为加工企业和市场提供质优、量足的水牛乳、肉原料;③是在相对封闭、种群基础好的山区、半山区建立水牛保种区:投入专项经费对德宏水牛这一优秀遗传资源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等研究与保护。

3.2 狠抓体系建设,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狠抓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建设、饲草资源开发生产体系建设、市场及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专业组织行业协会建设、经纪人队伍建设七大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五大转变:

3.2.1 生产方式向专业户规模化方向转变 通过发展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面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

3.2.2 产业利益由单一分割型向合作紧密型转变

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民走向新的联合与合作,与涉牧企业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的新型利益合作机制,培育壮大涉牧龙头企业实力。

3.2.3 产品由中低档次向名优品种转变 通过政策扶持现有企业、引入外部实力雄厚的乳、肉生产企业等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和加大开发水牛奶酪、冷鲜肉等高附加值特色产品,解决流通制约问题,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增强产业带动、品牌塑造能力和产业发展后劲。

3.2.4 增长方式向品质、效益、数量同步发展 通过强化良种、疫病防控、饲草饲料、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等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和推广,有效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3.2.5 产业效益向综合产业链效益转变 通过发展水牛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增加种植业效益,通过对牛骨、牛粪等开发利用,为经济作物栽种、有机肥生产、医药产业等提供原料,促进其产业发展,增加综合效益。

3.3 加强基础性研究,为产业化打基础

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展德宏水牛繁殖机理与性能,德宏水牛乳、肉生产、加工技术,德宏水牛鲜奶标准,水牛人工授精技术标准,饲草开发利用等基础性研究与探索,解决诸如德宏水牛受胎率低、无鲜奶质量标准等问题基础性技术问题,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3.4 整合全州水牛产业化发展的各项要素

按照“速度加快、规模做大、品牌做响、档次提高、产业链延长”的总体要求,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战略意识,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带动、项目促进、科技支撑,充分调动农业、发改、科技、金融等一切政府、社会积极因素直接、间接参与到水牛产业化的开发,用现代工业理念来进行产业化开发,有效整合社会、自然资源,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德宏州德宏水牛
赛水牛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水牛喜欢水里钻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小水牛
水牛救了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