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中阴阳的科学本质初探

2010-02-10 03:26:32龙建刚刘永红李文春
中兽医学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兽医阴阳本质

龙建刚,刘永红,李文春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四川成都611130)

长期以来,对阴阳本质的认识都具有显著的时代和学科印迹,对其本质的表述也大多含混笼统。本文从阴阳的起源、演进入手,概览了阴阳本质的传统内涵;主要从现代科学哲学方面探究并试图切近其科学本质,认为阴阳是事物运行中人为的两种质态;并由此推演至中兽医中,认为中兽医中阴阳本质的核心层面在于特质-能量的状态上。期待能藉此激发同仁的研讨,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阴阳学说,普遍认为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自发辩证法和朴素唯物论思想,自产生之日起,便被用来解释和认识世界本源、社会变迁、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对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和各门类的自然科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阴阳是中兽医理论体系中贯穿始终的基础概念它渗透于中兽医的各个方面、层面、环节和细节,分析并领会其本质,才有可能真正搞懂或参透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致用学问。

1 阴阳的演进

1.1 起源

阴阳源于古人对于阳光强度的直观感觉,即阳光强者为阳、阳光弱者为阴;同时他们接触并感知到昼夜、寒热、阴晴、燥湿、动静、升降等两极现象,从而形成对阴阳两个对立面的感性认识。

1.2 发展

随后古人们把两个对立面的意识逐渐引申到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研究中,并划定:光明的、晴热燥动的、上升的为阳,反之则为阴,如《类经》所言:“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从此对阴阳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后来古代思想家再进一步将阴阳的概念无限引申和展拓至整个物质世界,认定阴阳为物质世界的两个基本属性范畴,并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赖此阐述和推演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1]。

对阴阳的认识,到殷商时代上升到理性阶段后,便被用来解释、认识世界本源、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战国末期以齐国家人邹衍为代表队的阴阳家学派将数术思想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用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作为诸子百家中上千个学派之一的阴阳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甚至被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列为六大学派之首;该学派流行至汉初,汉武帝罢百家后,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即不复存在,其内容部分融入儒家、部分为原始道教所吸收;自此阴阳学说便以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色参入到各个门类的具体学科,尤其是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及自然科学如天文学、气象学、建筑学、化学、算学和医学等的建设和发展中。

春秋战国时代阴阳学说被引用到中(兽)医中,用以说明人类、动物的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治,成为中(兽)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3 阴阳本质的传统内涵

阴阳作为中国文化大一统过程中形成的统摄、规范诸文的大象大器,仅就此而言,对其探根导源也将是困难而艰涩的,如《史记·天官书》言:“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2],即道出了对阴阳之本源的研究,很多人都存有畏难情结。总体上对阴阳的揭秘,无法回避且历史悠久,但受科学的及认识的水平所限,大多偏于现象罗列和表现描述,并未充分切近其科学本质;现择其代表者简陈如下。

对阴阳的认识自从上升到理性阶段后,便脱离了具体事物或现象而作为一抽象概念而存在,如《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2],惟此才有可能被引申到世间万物。

阴阳是对事物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的抽象,如《周易·系辞》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即指一阴一阳两对立面构成了事物存在的原初状态(指道、易或无极等),它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升华为宇宙的普通规律。庄子将阴阳定义为气所包含的对立要素,如《庄子·则阳》“阴阳,气之大者也”[2],此即指变化枢机(指太极或混一的元气)的诸要素中最大者最根本者为阴阳。

北宋时周敦颐对阴阳的认识达到又一个高点,如其《太极图说》言:“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2]”他道明了阴阳是源于天地未分、元气混一的太极(又太一或太初)的两个根本的相反相成的方面,且阴阳的交感生化万物。

后来的古代思想家直接对阴阳本质的研究阐释并不多,大多阐释其属性、功能或关系;其中具有突破意义者也不多,大多是对先贤言论的训诂、会意和解释。

2 阴阳本质的现代初探与诠释

2.1 哲学本质(阴阳与现代哲学)

阴阳哲学的内容丰厚,古今中外长期存在很多角度的解读。1950年以后中国大陆学界对古代阴阳的哲学认识几乎都统一为其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认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但怎样符合矛盾论、对立双方属性是指什么等表述较笼统含混,未见深究并清晰呈现阴阳本质。本课题组经长期潜心研究,将相关观点阐陈如下。

唯物辩证法被广泛认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矛盾(即对立统一)又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3]。阴阳说与矛盾论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甚至是完全等同的:如果矛和盾是标识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的文字符号,那么这个文字符号也可以是阴和阳。因为两种学说的起源,特别是演进过程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文化资源、逻辑习惯的特色等差异,引致其内在逻辑结构及呈现这种逻辑的文字符号、文字数量、表达方式等有差异,但逻辑的对象和观点是一致的;现将这种一致性中,与阴阳本质相关的简述如下。

就逻辑对象一致性而言,二者均是研究事物的(存在状态)运动变化,包括变化的动力、状态和方向等。这里的事物是指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矛盾论叫系统,在阴阳说叫统一体;因为对统一体的研究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其运动变化,而影响其运动变化的要素是两种方向相反力量的博弈,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即矛和盾或阴和阳,通常就用这两种要素即矛盾或阴阳来指称这个统一体(即事物)。如毛泽东所说“从一定意义上说,事物就是矛盾,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体”[4],也就是说事物是各种矛盾或阴阳的集合体。

就逻辑观点一致性而言,矛盾的构成是矛盾双方,阴阳的构成是阴阳双方,这两个双方都是指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指事物运动变化中的事物的两种质态[5],矛盾或阴阳就是两种质态同一起来的质,质和质态都是人根据需要规定出来的,比如冰和水就是H2O的两种质态,其质就是H2O的形态;因为是两种,所以不同,因为不同,所以对立,因为二者相互联系和作用,所以暂时统一为某一种质态(另一种为潜在的)或二者共存;此即为矛盾或阴阳双方的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也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或阴阳说),事物也因此而永恒发展和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对基本范畴(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和核心,其他规律和范畴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不同方面的展开和表现形式[6]。所以就阴阳说和矛盾论逻辑观点一致性的其它方面仅作如下简述。

质量互变规律相当于阴阳(矛盾)双方的相互消长和转化,否定之否定规律相当于阴阳(矛盾)双方向一方转化后,再向新的阴阳(矛盾)双方的另一方转化;五对基本范畴在阴阳学说中散见于阴阳的基本特性及具体应用中。

所以就科学角度而言,阴阳说的外延大于矛盾论略小于唯物辩证法;相对于阴阳说,唯物辩证法具有更加科学、规范、严谨的形式;但三者反映的客观世界的本质是相同或相似的。

2.2 自然科学本质(阴阳与现代科学)

对阴阳本质的探究首先应倾向于其哲学方面,其它方面均可以视为其哲学本质在具体学科上的运用,但这种运用更具有现实意义;下面主要探涉一下其自然科学本质。因为自然科学都是以物质的某种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所以阴阳在自然科学上的本质主要指阴阳的物质本质及能量本质。长期以来,因为现实价值及资源集结等因素,在阴阳的自然科学本质的探索方面都没有重大的突破性成果;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才有了革命性的进展:其中主要是阴阳的数学物理化,即将阴阳用世界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来测度,用数学模型来表述的“数理阴阳”成为现代阴阳的标志和特点[7]。

笔者倾向于把阴阳的哲学本质迁移和演绎到自然科学上来认识其本质:因为阴阳是指事物运动中的两种质态,两种质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物质构成和能量状态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某种信息,但这种信息本身也是某种物质和(或)能量,所以其本质就是某种物质-能量状态。因为两种质态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哲学上阴和阳并没有方向性、是可以互换的;但在具体学科中,阴和阳要是要区分开的,这才有利于学科体系文字表述上的简缩性、确实性及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阴阳分别的依据简单的说可以这样概括:在这种物质-能量状态中,能量多者为阳,反之为阴。

因为阴阳可以无限再分,具体学科中阴阳的本质应先确定逻辑对象(即事物的某种质),再确定这种质变化的两种方向(即两种质态),此即为阴和阳。

3 中兽医中阴阳的本质初探

因为中兽医在许多基础领域长期移植或借鉴中医相关理论的历史和现实;所以自1996年开始,清华学界对中医阴阳的创造性认识和解说,如数理阴阳、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学[7];虽然笔者不赞同把中兽医中阴阳本质用具体某种物质或物质模型来承载或象征,那样会减损阴阳的最大概括性,但仍可借鉴或引用。

笔者认为中兽医中阴阳的科学本质可视为阴阳的自然科学本质的一个子系统;所以中兽医中阴阳的科学本质即动物体的某种物质-能量状态,也就是某种代谢状态,两种关联的不同的代谢状态都可以人为地规定为阴和阳;一般能量多者为阳,反之为阴,也可以这样表述:放热反应是阴转阳,吸热反应是阳转阴。生理状态时这种物质-能量状态保持在人规定的正常范围内,如正常的体温、呼吸、脉搏数等。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某一生理状态(即某一阴或某一阳)的成因,所以某一生理状态(阴或阳)之下须再分阴阳;生理状态的两要素是物质和能量,所以偏物质的为阴、偏能量的为阳,通常就用物质代表阴、功能代表阳;正常时,物质与功能相平衡,即阴阳平衡或代谢平衡。

中兽医中其它阴阳的本质均以生理阴阳本质为参照和依归:病理时物质与功能失衡,即代谢紊乱或阴阳失衡;诊断即认识阴阳(代谢)失衡的类别:药物或针灸中,偏于增强功能的为阳、偏于改善结构的为阴:治疗是利用药物或针灸的阴阳来改变体内失衡的阴阳;预防是利用药物或针灸的阴阳来改变体内暂时平衡的阴阳,以适应环境阴阳的可能发生的改变。至于解剖结构上的阴阳主要用于标识解剖结构的位置。

跟阴阳的自然本质一样,分析中兽医中阴阳的本质首先应确定逻辑对象,再确定这种质变化的两种方向,此即为阴和阳。

[1]于船.中兽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7-9

[2]李家邦.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18

[3]鲁济典.马克思主义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56-69

[4]毛泽东.矛盾论[M]..毛泽东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M]..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汪晓云.“阴阳五行”的来历与变迁[J].民族艺术,2009,1:33-37.

猜你喜欢
中兽医阴阳本质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服药先分阴阳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Special Focus(2017年3期)2017-07-03 13:06:23
法于阴阳
旅游(2016年12期)2017-05-09 06:51:30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中兽医分型治疗牛泄病的方法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