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坚,李镜友,李国强
(广州市花城制药厂,广东 广州 510555)
猴耳环(Folium Archidendri)为豆科的猴耳环干燥幼枝及叶,味微苦涩,性微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泻,为广东地区常用中草药[1],民间外用于烧伤、烫伤、疮痈疖肿治疗[2];主要制剂有猴耳环消炎片及猴耳环消炎胶囊等,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亦可试用于细菌性痢疾。迄今尚未见关于猴耳环的综述文章,为此笔者从植物来源、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效学研究、临床应用、制剂研究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猴耳环进行了综述。
猴耳环来源于豆科含羞草亚科围涎树属植物猴耳环 Archidendron clypearia(Jack.)Nielsen的干燥幼枝及叶,又名落地三钱、蛟龙木、鸡三树、围涎树,生于荒山坡树林中、路旁及河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1]。
为略带小枝的羽状复叶。小枝有明显的棱角,疏生黄褐色短细绒毛。小叶对生,叶片呈近不等的平行四边形、斜菱形,长1.3~8.5 cm,宽0.7~32 m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近截形,偏斜,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灰褐色,易折断,无臭,味涩、微苦。
叶横切面观[1]:上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切向延长。非腺毛较细长,具疣状突起。栅栏细胞1列。海绵组织的细胞排列不规则。主脉明显向下突出,主脉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形,外有维管束鞘纤维层。叶下表皮细胞角质状增厚,多呈乳状突起。非腺毛较多。
叶表面观[1]:上下表面细胞垂周壁均波状弯曲。非腺毛单细胞或2~3个细胞组成,具疣状突起。下表皮气孔众多,平轴式。草酸钙方晶众多,存在于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形成晶鞘纤维。
幼茎横切面观[3]:呈3~5个棱形,木栓层由10余列木栓细胞组成。角隅处为数列厚角细胞,皮层为5~10列薄壁细胞。中柱鞘部位由纤维束及石细胞组成,几成环状。韧皮部窄,具纤维。形成层明显,木质部较宽,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髓部为薄壁细胞,髓周厚壁细胞类圆形,棱角处尤多,可见较细密纹孔。皮层及髓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药材粉末[3]:呈黄绿色至绿褐色。非腺毛2~5个细胞,长约50 ~180μm,直径 10 ~15μm,表面具疣状突起。纤维细长,直径8~20μm,多成束或散在,纹孔明显,纤维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石细胞类长方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0~48μm,纹孔及孔沟明显。栅栏组织可见,由1~2列栅状细胞组成。叶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众多,平轴式;上表皮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类圆形。导管多为螺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7~12μm,少见网纹导管。草酸钙簇晶细小,成片或散在,直径5 ~12μm。
取本品10 g,加水50 mL煎煮0.5 h,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趁热加入无水乙醇25 mL,使溶解,回流15 min,加入活性炭0.5 g,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 mL中含4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TLC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酸乙酯-甲酸(5∶5∶1)为层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液。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陈连剑[4]取猴耳环嫩枝叶的水提取浸膏,以丙酮作为提取溶剂,用薄层展开、分离、洗脱,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通过TLC法鉴别及紫外光谱法扫描初步鉴定该物质为没食子酸。王永刚等[5]采用多次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从猴耳环中分离得到了两个成分,鉴定为联苯三酚(pyrogallol)和槲皮苷(quercitrin)。李药兰等[6]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聚酰胺、硅胶和凝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猴耳环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即 tricetiflavan(5,7,3',4',5'-pentahydroxylflavan),myricitrin(myricetin-3-O-α-L-rhamnopyranoside),quercitrin(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ide),quercetin,methyl gallate和 gallic acid。郭晓宇等[7]采用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猴耳环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表没食子儿茶素、(-)-5,7,3',4',5'-五羟基黄烷、(-)-表没食子儿茶素 -7-没食子酸酯、(-)-5,3',4',5'-四羟基黄烷-7-没食子酸酯、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杨梅树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7-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酸乙酯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表没食子儿茶素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苏妙贤等[8]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色谱和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猴耳环的叶和嫩枝中分离鉴定出一对黄烷异构体,即7,3'-二-O-没食子酰基特利色黄烷(化合物Ⅰ)和7,4'-二-O-没食子酰基特利色黄烷(化合物Ⅱ),以及1个儿茶酚类化合物7-O-没食子酰基表没食子儿茶素(化合物Ⅲ),其中化合物Ⅰ为新结构,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其碳谱数据由该文首次报道。
李药兰等[6]分离并鉴定的6个化合物之一quercetin(槲皮素)被发现有较好的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 2.5 μg/mL,治疗指数(SI,CC50/IC50)为 180,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IC50为 3.0 μg/mL,SI为 20.8)。郭晓宇等[7]通过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考察猴耳环枝叶中各化合物的免疫活性,结果分离的(-)-表没食子儿茶素-7-没食子酸酯能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其 IC50为4.4μmol/L。吴蓉蓉等[9]研究发现,猴耳环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甲3型、副流感病毒1型(HVJ)、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 1 和 2型 (HSV -1,HSV-2)、肠道病毒CoxB3、鼻病毒(RV)、腮腺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且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郭耀威等[10]研究发现,猴耳环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也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表明猴耳环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张中贤等[11]研究了猴耳环水提取物体内外抗流感病毒的活性,结果猴耳环水提取物在体外对流感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抑制作用,其 IC50生药为3.33 mg/mL,治疗指数(TI)为7.48;在生药给药剂量为 8~20 g/kg时,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并延长其存活时间。结果表明猴耳环水提取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兰小玲等[12]观察了猴耳环消炎片口服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将4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猴耳环消炎片和头孢氨苄胶囊,均连续用药7~10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26.0%和10.0%,显效率分别为46.0%和20.0%,有效率分别为24.3%和46.5%,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6.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表明猴耳环消炎片能较好改善急、慢性咽喉炎及扁桃腺炎的临床症状。
目前市售的猴耳环制剂主要有单味制剂(猴耳环消炎片、猴耳环消炎胶囊剂、猴耳环消炎颗粒)及复方制剂正胃片等,均为常规口服制剂。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已有新型制剂的研究报道。杨孟君[13]以纳米猴耳环干浸膏为原料,按比例配制成新的药物制剂,其颗粒细度达1200~1500目,粒径为0.1~200 nm,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小于100 nm,并具有新的物性。该药物生物利用度高,治疗效果显著。叶耀良等[14]将猴耳环提取物采用适当辅料或基质分别制成滴丸、软胶囊、分散片,滴丸具有比表面积大、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软胶囊可在人体内一定程度地自乳化,增加吸收面积,从而生物利用度高,分散片克服了提取浸膏吸潮影响崩解的难点,崩解迅速。李叶华等[15]取猴耳环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制备猴耳环分散片,辅料采用乳糖、硫酸钙、甘露醇、木糖醇、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K30、微粉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不同组合,该分散片在3 min内可迅速崩解、分散均匀,具有普通片剂、胶囊剂无法比拟的崩解和溶出性能,服用后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吴蓉蓉等[16]以猴耳环干浸膏为主要成分制成消炎口含片,含有10% ~40%的猴耳环干浸膏,其余为可溶性固体填充剂;口含片可使猴耳环干浸膏能集中、缓释性地作用于咽喉,有效地提高了药效。
邓海英等[3]对猴耳环进行了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在原药材标准[1]基础上增加了幼茎横切面和药材粉末显微鉴别,可作为猴耳环的药材鉴定依据。苏薇薇等[17]发明了猴耳环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通过对22批猴耳环药材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确定了共有指纹特征,得到了猴耳环标准指纹图谱。利用HPLC指纹特征可有效监控猴耳环的质量,保证质量的稳定、均一、可控。刘永刚等[18]采用TLC法对猴耳环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槲皮苷的含量,结果10批次猴耳环中槲皮苷的含量在0.120% ~0.611%之间,平均含量为0.366%,证明不同产地的猴耳环中槲皮苷含量相差较大,所建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猴耳环药材的质量控制。李镜友等[19]采用HPLC法测定同一植株不同采收期的猴耳环中没食子酸含量,结果13批次(连续13个月)猴耳环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在0.78% ~2.11%之间,平均含量为1.36%,确定最佳采收期为每年6~11月。
陈连剑等[20]用丙酮提取猴耳环消炎片中的没食子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检测波长为273 nm,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可作为猴耳环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万安凤等[21]将猴耳环消炎片以流动相超声提取、离心处理后,用HPLC法测定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Lichrosorb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450 ∶90 ∶1,用冰醋酸调 pH 为 3.0),检测波长为 270 nm。刘起中等[22]将猴耳环消炎片用甲醇提取、微孔滤膜(0.45 μL)过滤,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Hyper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0 ∶80 ∶0.2),检测波长为 272 nm。李尔伟等[23]采用 TLC 法以猴耳环对照药材对该制剂作定性鉴别,并经流动相超声提取、离心处理后用HPLC法对其中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Lichrosorb C18柱(30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450∶50∶1),检测波长为270 nm;同时对该制剂进行了浸出物测定,结果浸出物应不得少于20%。聂少平等[24]用HPLC法直接测定猴耳环消炎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 -0.1%磷酸水溶液(6 ∶94),检测波长为273 nm。邹玉繁等[25]用TLC法对正胃片中甘草、七叶莲、陈皮、猴耳环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4种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均能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该法可用于正胃片的质量控制。陈业光等[26]用流动相超声提取、微孔滤膜(0.45 μL)过滤,HPLC法测定正胃片中没食子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0 ∶80 ∶0.2),检测波长为 272 nm。
随着对猴耳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有效成分和指标性成分已基本明确,没食子酸和槲皮苷含量可作为药材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其药效学、药理研究已有广泛基础。但目前对猴耳环的临床研究及新型制剂开发应用研究仍较缺乏,应加强这方面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关于其抗流感及抗肿瘤[27-29]作用方面的应用研究,使猴耳环这一岭南习用药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利用。
[1]陈元胜,叶永才.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7-199.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13-614.
[3]邓海英,康四和.猴耳环的形态组织学鉴别[J].中药材,2007,30(8):547-549.
[4]陈连剑.猴耳环中某酸性成份的分离与鉴定[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4,12(1):40 -41.
[5]王永刚,淡 墨,苏微微,等.猴耳环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5,28(9):774 -775.
[6]李药兰,李克明,苏妙贤,等.猴耳环抗病毒有效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5):397 -400.
[7]郭晓宇,王乃利,宝 丽,等.猴耳环的化学成分及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药学(英文版),2007,16(3):208 -213.
[8]苏妙贤,唐之岳,黄伟欢,等.猴耳环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9,32(5):705-707.
[9]吴蓉蓉,黄杰昌,雷 佳,等.猴耳环提取物的新用途:中国,200610033698.2[P].2006-10-25.
[10]郭耀威,李沛波.猴耳环提取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杂志,2007(12):23-24.
[11]张中贤,黄剑臻,李沛波.猴耳环水提取物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30 -34.
[12]兰小玲,黄 跃,杨广林.猴耳环消炎片治疗咽喉炎、扁桃腺炎20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7,8(2):89 -90,92.
[13]杨孟君.纳米猴耳环消炎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国,CN01100678.1[P].2002-08-21.
[14]叶耀良,廖志钟.一种提高药效的猴耳环制剂和制备方法:中国,CN200410091133.0[P].2005 -07 -06.
[15]李叶华,江 岩.猴耳环消炎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中国,CN200410023032.X[P].2005-01-12.
[16]吴蓉蓉,吴 湘,雷 佳,等.一种消炎口含片发明专利:中国,CN200410027913.9[P].2006-01-11.
[17]苏薇薇,田 珩,王小锐,等.猴耳环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及其标准指纹图谱:中国,CN200610122924.4[P].2007-04-11.
[18]刘永刚,王晓东,张小兵,等.猴耳环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师,2008,11(1):29 -31.
[19]李镜友,张志坚,罗巧红,等.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猴耳环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中药材,2009,32(6):915 -916.
[20]陈连剑,刘新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猴耳环消炎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8,16(4):322 -323.
[21]万安凤,周 浪.HPLC法测定猴耳环消炎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中药材,2000,23(11):708.
[22]刘起中,张家国,李京平.HPLC法测定猴耳环消炎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中成药,2001,23(9):687 -688.
[23]李尔伟,万安凤,李镜友,等.猴耳环消炎片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材,2003,26(8):592 -593.
[24]聂少平,王远兴,谢明勇,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猴耳环消炎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2):3-4.
[25]邹玉繁,汪小根.正胃片中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5):42-43.
[26]陈业光,李德潮.HPLC测定正胃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中成药,2008,30(9):I0013 -I0014.
[27]袁 静,肖 东.槲皮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5):4-6.
[28]王艳芳,王新华,朱宇同.槲皮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2):171 -173.
[29]龙奇达,熊绍权,赵 霞.槲皮素的癌化学预防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8,4(4):57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