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凤 罗其宏
(1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宜都 443300; 2湖北省宜都市农业局, 湖北宜都 443300)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全市总面积1 357 km2,耕地面积2.27 万hm2。市辖2乡、7镇、1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127个村、8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宜都市自然条件优越,区域种植特色鲜明,有桑蚕、柑桔、茶叶、水产等四大优势产业。栽桑养蚕作为宜都市的传统产业,近年来产业发展陷入低迷,蚕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为了有效解决影响宜都桑蚕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就扶持宜都蚕桑产业发展浅谈几点看法。
宜都市的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沿江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均可栽桑养蚕,农村素有“插秧养蚕两头忙”之说,生产出来的“宜都丝”[1]也颇负盛名。 20世纪70年代,宜都市的桑园多为零星栽培,蚕桑产业的商品率也不高。 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适地适树的合理调整, 在长江、清江、渔洋河沿岸建立桑园333 hm2;在以毛湖淌村的下堡区为主体的低山、丘陵(包括聂河、王畈的部分管理区)地区共发展桑园60 hm2。1997年至2002年,由于蚕茧价格起伏大,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和粗加工不配套等种种原因,导致低山、丘陵地区的养蚕效益下降,挫伤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出现了弃桑、毁桑现象,一度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2000年以后,伴随世界蚕丝业地区的结构变化,国内栽桑养蚕也从经济发达地区转向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和次发达地区[2],全市桑蚕产业也处于稳步发展时期,至2007年底,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504.6 hm2,组建粗加工茧灶5座。 2008年, 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 533.3 hm2, 鲜茧产量487.0 t,比2007年增加23.0 t,增长4.7%;但是,除宜都市内的长江、清江、渔洋河沿岸的蚕桑区生产稳定,效益良好外,其它蚕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蚕茧市场低迷、茧价下跌、效益下降,呈现增产不增收的态势,蚕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甚至少数村镇还出现挖桑、毁桑的现象。
栽桑养蚕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根据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至少需要6名专业技术人员;而宜都市农业部门现在仅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养蚕季节难以满足蚕农对技术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新药剂、新蚕具等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大部分养殖户技术上主要依靠当地老养蚕户凭经验指导,往往出现因特殊气候条件、技术处理措施不当等情况,导致栽桑养蚕病虫多发,给蚕农造成较大的损失。如, 2003年晚秋蚕期, 5龄蚕遇到极端低温天气,因未能及时采取升温等补救措施,再加上消毒防病技术处理不到位等综合因素,在全市部分分散蚕区造成了大面积不结茧蚕现象的发生;其中,王家畈乡十三尖村李华年饲养晚秋蚕种5盒,产茧量仅117 kg,单产23.4 kg/盒,比正常年份的45 kg/盒,下降了47.8%。
宜都市的部分蚕区桑园布局分散,技术推广难度大。从乡(镇)一级的情况来看,全市 10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发展桑蚕产业,桑园面积最大的五眼泉镇有5个村养蚕,桑园面积173.3 hm2,2008年鲜茧产量 200.0 t;而桑园面积最小的乡(镇)潘家湾乡仅有 3.3 hm2, 2008年仅生产鲜茧2.0 t;全市相对集中连片的桑园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0%左右。从村一级的情况来看,桑园分布也十分零散,桑园面积最大的村如王家畈乡十三尖村,共有桑园25.6 hm2,养蚕户191户, 2户之间最远距离相隔12 km。由于蚕区桑园布局分散,导致供种、供药和技术培训十分困难,再加上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落后,宜都市的蚕桑生产离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还很漫长。
目前,全市仅有2家桑蚕专业合作组织——宜都市皓光蚕桑专业合作社和宜都市凤凰蚕桑协会。其中,皓光蚕桑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仅有35户(每户1人),占全村总养蚕户(167户)的21%;凤凰蚕桑协会入会成员仅有117户(每户1人),占当地8个村总养蚕户(920户)的12.7%,蚕农组织化程度较低。在阶段性和季节性病虫防治、公共区域环境消毒等方面难以做到步调一致,达不到规范化养蚕的标准;在产品销售方面,主要采用分散种养、分散管理、单家独户选择茧站销售鲜茧的方式,议价能力弱,蚕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特别是市场行情走低时容易出现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不利于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目前宜都市共有粗加工茧灶5座,蚕茧加工仅限于初级加工,而无深加工企业,且规模偏小,只能向市场提供中间产品,附加值不高,带动蚕农增收的能力弱。以经营情况相对较好的高坝洲蚕茧加工站为例,年加工鲜茧也只有120.0 t左右, 2007年盈利1万元左右, 2008年基本没有盈利。在现有加工企业中,对桑叶、桑椹、桑枝、蚕蛹、蚕蛾等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桑蚕产业链条没有得到有效延伸。
现阶段扶持宜都市蚕桑产业的发展,要严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主攻方向,依照控制总量和适度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巩固发展优质茧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省力化的栽桑养蚕技术;培植龙头企业, 走“公司(协会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之路;支持重点产区和贫困山区农民发展、提升桑蚕产业,全方位加大扶持力度,激发蚕农的积极性。
严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为目标,围绕改良品种、提升品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样板示范、物资供应、编发技术资料、提供信息等多种形式的服务,逐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对优质桑品种的推广。大力推广育71-1、农桑12、农桑14等优良新品种,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加强先进养蚕技术的普及推广。全面推行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育、方格蔟上蔟等先进的养蚕设备和技术;扎实抓好蚕病统防统消,确保高产、优质、高效;推广“5季养蚕”(增养1 季续春蚕),充分利用资源,扩大饲养规模。三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蚕农的培训、培养力度,重点乡要配备1名以上专职或兼职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创建蚕业科技示范户,努力建成一支业务过硬的技术队伍,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充分审视蚕桑产业在宜都市特色产业发展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中的重要地位,坚持统筹规划,注重连片开发,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一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将蚕茧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交的税收按一定比例返还企业,作为蚕桑风险金返利于蚕农或作为蚕桑产业发展备用金。二是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对相关农业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从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后续补助等项目资金中安排部分奖励资金,按售茧量的多少奖励养蚕大户。三是支持连片开发蚕桑基地。对连片开发桑园面积3.3 hm2以上并验收达标的蚕农,由政府按每667 m2桑园补贴资金100元。四是探索栽桑养蚕的保险机制。积极探索将栽桑养蚕纳入政策性“三农”保险的办法和措施,降低蚕茧生产风险,增强农民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调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建议市财政每年预算一部分资金用于扶持蚕业专业合作社,对新办的合作社适当补助一定的开办资金(额度与宜都市青林寺、南庄湖渔业合作社及部分柑桔专业合作社实际得到的政府补助相当,不低于10万元)。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让合作社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三是实行产业政策倾斜。鼓励农村土地向养蚕大户和蚕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同时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管理。争取在今后1~2年内新组建3~5家蚕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蚕农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以合作社名义申请相关项目和专业机构的定点技术扶持,从而为逐步实现蚕桑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打好基础。
在蚕茧加工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组建有竞争力的蚕茧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办法及营销网络,鼓励蚕茧加工企业参与到基地建设中,顺应茧丝绸行业发展趋势,形成整体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利用桑叶、桑椹、桑枝、蚕蛹、蚕蛾等蚕桑资源,组织开展精深加工,提高蚕桑生产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订单蚕业”,强力推行“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使企业和蚕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目前,宜都市阳鑫工贸有限公司和凤凰蚕区农民签定了基地服务合同,分季节制定了保护价收购计划,建议将这一做法在全市蚕区推广。
[1]《宜都县志》编纂委员会.宜都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188.
[2]罗现光.二十一世纪的蚕业展望[J].中国蚕业, 2002, 2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