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祥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洛阳 471000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是指发病后6 h神经功能缺损呈阶梯式或进行性加重的缺血性卒中。加重的时间多在1~7 d,发病率多为26%~43%[1],文献报道最高接近50%,最低 12%。以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临床预后差,易给临床造成医疗纠纷为主要特点。为更好地认识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其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做一分析。
1.1病例选择36例PIS患者均为我院2008-11~2010-03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41~72岁,平均(58.9±9.8)岁;非进展性脑卒中30例,男 18例,女12例,年龄43~76岁,平均(9.4±10.1)岁。另选健康对照组30例,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70岁。各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入院后1周内患者临床症状加重,瘫痪肢体肌力较入院时下降2级或2级以上,或SSS评分增加9分及9分以上,或 S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18%。
1.3病例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1 病例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或M RI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②首次发病,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患者。
1.3.2 病例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疾病;②伴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脑出血;③近期有感染者;④除外脑梗死后出血,发生其他新梗死灶或因严重的感染、高热、心功能不全所致的病情进展者。
1.4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所有待测人群抽取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3.8%枸橼酸钠抗凝,抽血后2 h内进行检测。
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LSD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健康体检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平均水平为1.21±0.67,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平均水平为3.71±0.52,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平均水平为5.16±1.13。经统计学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展性卒中指急性卒中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既可见于脑梗死,也可见于脑出血。进展性卒中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名称也不统一。文献报道,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为 20%~40%[2]。
进展性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表现为发病后和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脑梗死的原发神经症状和体征加重,如出现肢体瘫痪加重、言语障碍加重等。根据病理学观点,进展性脑梗死意味着通过组织坏死的扩散或凋亡使病变体积增加。研究发现,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病理生理学机制:如血栓本身在原位向前或向后延伸或栓子继续脱落造成新的血管闭塞;(2)血流动力学机制:缺血区灌注下降、侧支循环供血不足和进展性微循环衰竭,使缺血性半暗带转化为不可逆损伤,以及缺血损伤区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加入到半暗带内;(3)生化机制:脑梗死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氧自由基可造成神经元损害,炎性介质还可造成微循环障碍。本研究发现进展性脑梗死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非进展组比较均明显增高,说明炎症机制可能在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
关于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其与血糖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有关[4]。为更好地认识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其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做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体检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水平为91.23±13.26,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经统计学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说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1]Sumer M,Ozdemir I,Erturk O,et al.P rog ress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frequency,risk factors and prognosis[J].Clin Neurosci,2003,10(2):177-180.
[2]李颖,温小松.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3):261-262.
[3]柏强,闫也.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699-702.
[4]陈小芳.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