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小麦良种补贴工作

2010-02-09 16:00:27刘五志
种子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供种补贴全省

刘五志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陕西 西安 710021)

良种补贴是国家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而制定的一项长期、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小麦是陕西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耕地面积的刚性减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已从1999年的近2 400万亩调减到目前的1 800万亩左右。小麦生产一度出现良种田面积大幅减少、大田品种混杂退化、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面对严峻形势,陕西省把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实施小麦良种统繁统供作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4年作出全面实施小麦良种统繁统供的决定,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的工作思路,并决定由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民购买小麦良种进行补贴。几年来,我省在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全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相结合,科技服务和政策扶持相结合,良种良法配套与高产优质相结合。各涉农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层层动员,横向一体、纵向联动、扎实推进,使小麦良种补贴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品质和效益,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也使党的惠农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2009年国家对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行全覆盖,在全国大多数省份实行“一卡通”的情况下,我省继续实行售价折扣方式,坚持招标采购,统一供种,由种子管理部门具体实施。

1 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小麦良种补贴顺利实施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公正、公开、公平,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和统繁统供任务顺利完成,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一是制定补贴方案,切实加强领导。每年秋播前,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实施方案》,明确良种补贴方式、实施范围和目标、方法与步骤、责任与督查等内容。为了确保良种补贴项目的顺利完成,各级都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分别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二是确定实施区域,分解项目任务。2004年小麦良种补贴主要在小麦主产区、交通要道、国道沿线的26个县实施,以示范带动、扩大宣传为主,以后逐年扩大。2008年国家补贴面积扩大后,则重点选择水利灌溉条件好、生产环境优、小麦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加工转化能力强、小麦商品率高的33个县区和省农垦总公司作为项目实施单位。

三是组织公开招标,确定供种企业。省上制定并印发了 《陕西省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统供企业招标办法》,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严格投标企业的资格审查。省上统一招标确定供种企业,中标企业组织统一供种。

四是加强宣传指导,狠抓技术培训。各项目实施县区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良种补贴政策。在技术上充分发挥各级农技和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良种良法的技术培训。省上制定了 《陕西省小麦良种统繁统供技术操作规程》,举办了多起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五是制定布局意见,推介主推品种。每年夏收前省上都组织大规模的小麦大田生产及品种考察观摩活动,对上年小麦统供大田和种子“三田”、新品种试验示范等情况进行现场考评,并按照主推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的原则制定小麦品种区域布局指导意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引导农民选择使用推介的优良品种。

六是强化市场监管,确保供种质量。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对供种企业都派驻质量监督员,强化种子质量监管。各供种企业把自查自检放在重要位置,按照《陕西省小麦良种统繁统供种子质量管理办法》的要求,普遍健全了种子生产档案,基本做到“四清楚”,即种子来源和去向清楚,品种世代清楚,生产程序清楚,质量状况清楚。市、县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生产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确保种子标准化生产。每年省上都组织质检人员对种子繁育田进行交叉检查,不合格种子田坚决予以报废,确保了种子生产质量。

七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为了确保良种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级都成立了统供督查组,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对各县区资金使用兑付、统供程序、技术服务、质量保障等进行巡回督查指导;对供种企业的统供品种、供种价格、种子质量、销售网点等进行抽查,确保国家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2 坚持科技推动,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和扩大了我省的粮食播种面积,保证了全省的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

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小麦良种统供工作的实施,极大地挖掘了小麦增产潜力。据调查统计分析,统供小麦平均每亩可增产15公斤左右,5年全省统供6000多万亩,累计可增产小麦9亿多公斤;每公斤小麦按1.4元计算,仅此一项,全省农民可增加收入12.6亿元。

二是高产优良品种和综合配套技术快速推广。在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作的实施带动下,各地以落实“五统一”(统一包装、统一标签、统一包衣、统一票据、统一品种栽培技术要点)为突破口,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宣传、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加快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农业技术综合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民种粮水平,使优良品种换代周期加快,由过去5~7年缩短到3~5年,全省品种布局更加合理,骨干品种更加突出,品种配置更为科学。小偃22号、西农979等优质骨干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改善了小麦品种结构。

三是小麦良繁体系全面建立。全省按照“1262”良繁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了稳固的种子生产繁育基地,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力量雄厚的良种繁育技术队伍和种子质量检验队伍。全省每年建立小麦种子“三田”60多万亩,生产大量质量合格的种子,为小麦良种统繁统供的大面积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种源基础和质量保障。

四是促进了粮食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小麦良种统繁统供的实施带动,使我省粮食生产不断向优势产区集中,项目区同一品种连片种植,整齐度高,混杂小,为加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基地,推动了我省粮食产业化发展。各地积极推行“农户+种子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种子企业或当地政府组织农民与省内多家粮食加工和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优质小麦定单生产合同,形成产加销一体化。

五是带动了种子企业的发展。统繁统供的实施,给种子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信誉好、服务优、竞争力强的企业积极参与良种统繁统供,保证了良种供应质量。统供中标企业已由2004年的30多家增加到今年的70多家。各统供企业通过项目实施纷纷建立自己的种子田,并通过招标定价、签订供种合同增加了种子销量,稳定了种子市场价格,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之相适应的种子加工、储藏、包衣、包装等种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推动了我省种业的新一轮投资热,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

3 创新工作思路,建立良种补贴长效机制

各地在项目实施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力推动了小麦良种统繁统供的顺利实施。(1)针对农民群众购买良种现金支付困难的实际,部分地方实行以粮换种,调动了农民购种积极性。(2)地方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想方设法挤出资金,对种子“三田”、统供示范方、新品种展示田等进行再补贴。(3)对规模大、质量高的统供示范田采取统一购种、统一机械播种,保证示范田的宣传引导效果。(4)把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作和年终考核挂钩,和干部工作业绩挂钩,实行奖励机制,对统繁统供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

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2008年全省小麦累计统供7778.8万亩,建立小麦种子“三田”400.8万亩。省财政对小麦统供良种的补贴标准也不断提高,由2004年的3元∕亩逐步提高到6元∕亩,2008年则执行国家补贴标准10元∕亩。5年间,国家和省级财政用于小麦良种补贴资金累计达3.69亿元,其中用于良种繁育的穗行圃、原种田补贴7706万元。2009年秋播全省预计将完成小麦良种补贴面积1800万亩,补贴资金将达到1.8亿元,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供种补贴全省
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螺旋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基于振动盘供种的混编景观种子带编织机设计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稻麦兼用排种器振动供种装置性能试验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山西财税(2019年1期)2019-03-01 05:31:04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农家书屋(2019年1期)2019-02-19 06:18:30
倾斜抛物线型孔轮式小麦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河北水利(2016年8期)2017-01-13 1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