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轴线翻身法预防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腰背痛

2010-02-09 14:45:29赵利芬李付云宋景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平卧皮下轴线

赵利芬 李付云 宋景秀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焦作 454001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需要平卧24h,右下肢制动24 h,主要是预防右股动脉穿刺处出血、渗血、皮下血肿的发生,因为股动脉位置较深,不易受到压迫,特别是右下肢屈曲时,就更加不易压到,致使一些患者发生局部皮下出血、皮下血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平卧24h,右下肢制动24h,虽然避免了出血的发生,但是超过80%的患者因为平卧时间长,不能翻身而出现腰背部疼痛或不适。我科通过利用轴线翻身法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压疮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2006-08~2008-08,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110例,男60例,女50例,年龄13~80岁,平均53.81岁;其中脑梗死8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行脑血管造影78例,溶栓15例,脑动脉瘤栓塞16例,脑动脉狭窄放置支架7例,球囊扩张成形术2例。随机进行分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严格按照医嘱平卧24h,右下肢制动24h,0.5 kg盐袋加压6h;实验组先按照医嘱平卧6h,右下肢制动6 h,0.5kg盐袋加压6h,然后去除盐袋,按照轴线翻身法翻身1次/2h。

2 方法

患者介入治疗结束后,先平卧6h,右下肢伸展制动,右腹股沟穿刺处敷料加压包扎,上方置0.5kg盐袋加压按压6 h,常规给予介入术后护理,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右腹股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和皮下血肿发生,右足背动脉搏动2h一次监测,注意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防止包扎过紧影响下肢血液循环。6h后如果穿刺处无出血、渗血,撤除盐袋;如果有少量出血,可延长盐袋加压时间至8h。

撤除盐袋后,开始利用轴线翻身法帮助患者翻身。翻身时先向患者解释,松开被尾,操作者将患者平移至操作者同侧床旁,瞩患者右下肢伸展,与身体长轴成一直线,操作者一手置患者肩背部,一手置臀部,向左或右侧翻转患者成侧卧位,右下肢始终伸展,左下肢可自由屈曲,将翻身枕垫与患者背部和两膝之间,整理床单位,注意保暖。翻身后,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和皮下血肿发生,如有发生,应立即平卧,继续局部加压按压,直至不出血。

3 结果

2组间各种症状出现情况如下:腰背部疼痛或不适:对照组46例发生明显腰背部疼痛或不适,试验组2例有轻微腰背疼痛;出血、渗血和皮下血肿:对照组有1例发生皮下血肿,实验组1例发生穿刺处少量渗血;2组患者均无压疮发生。

4 讨论

对照组1例发生皮下血肿,原因是穿刺时右腹股沟股动脉不易穿刺,改由左腹股沟股动脉穿刺,因两侧都有穿刺针眼,在加压包扎后盐袋加压了左侧穿刺处,而没有压右侧穿刺处,致是右腹股沟穿刺处出血,发生皮下血肿;这说明介入治疗过程中的肝素化,任何一个血管穿刺点都会受到影响,都需要加压按压,否则都可能发生出血。实验组1例穿刺处发生少量渗血,是患者在盐袋加压1h后自行去除盐袋,自行翻身所致;当发现患者有少量渗血浸湿敷料后,立即使患者平卧,盐袋加压按压6h后,未再有渗血,然后开始轴线翻身,24h后去除绷带,发现穿刺处无青紫,无皮下血肿发生。在轴线翻身过程中,因右下肢伸展与身体长轴成一直线,与平卧时右下肢与身体成一直线道理相同,都使股动脉位置不变,没有改变加压包扎时股动脉所承受的压力,所以,都不会发生局部出血、渗血、皮下血肿。对照组患者发生腰背部疼痛不适,与平卧时间长,腰背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有关,而实验组因平卧时间短,改变体位及时,腰背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所以无腰背疼痛不适发生。经过实验对照,说明介入治疗后不需要平卧24h,平卧6h后经过合理的翻身,同样可以达到穿刺处不出血的目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使患者更加舒适。

猜你喜欢
平卧皮下轴线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 01:28:45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8:04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正交试验优化平卧菊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8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