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锐,何 媛,李 宏(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马鞍山 243031)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肝细胞死亡加重肝损伤,目前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尚缺乏特效疗法。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虽可有效降低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但疗效维持时间短暂,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又出现血清胆红素反弹[1],苯巴比妥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大[2]。目前对激素治疗仍有争议,我们试用地塞米松治疗3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伴顽固性高胆红素血症,效果相当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2007年9月—2010年3月年本科住院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0例,其中急性戊型肝炎28例(男性17人,女性11人),慢性乙型肝炎20例(男女各10例),急性肝炎未分型(甲乙丙戊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阴性)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39.5±10.6)岁。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60例患者总胆红素为(361.12±108.17)mmol·L-1。凝血酶原时间均≤15 s,白蛋白均≥30 g·L-1,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无并发症和腹水等。
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药物(异甘草酸镁、苦黄、前列地尔、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促肝细胞生长素)[2]及支持治疗(白蛋白);治疗组采用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方法后2~3周效果不理想时予以地塞米松间歇性(每周1疗程)冲击治疗,方法为地塞米松每次剂量10 mg配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3天为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其中慢乙肝患者在激素冲击前一周予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抗病毒治疗)。所有病例均无激素使用禁忌证[4]。治疗期间每3天抽血送验生化常规和凝血酶原时间,观察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
显效的标准:治疗1周后 TB下降 <30% ~50%;有效的标准:TB下降10% ~30%;无效的标准:TB下降 <10%或上升。以显效和有效之和为总有效数。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的30例患者均完成地塞米松治疗,治疗1~3个疗程后2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所有病例治后均未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有效者随黄疸消退、谷丙及谷草转氨酶随之恢复。随访1月无反跳现象。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治疗组不同亚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例(%)]Tab 1 Curative efficacy in treatment group vs.control group[n(%)]
治疗组的TB和ALB在出院时与入院时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方面明显的效果,详见表3。
表2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动态变化比较(mmol·L-1)Tab 2 Dynamic change in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mol·L -1)
表3 治疗组治疗前及出院时患者肝功能情况的比较Tab 3 Liver function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临床上将TB大于171 mmol·L-1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是否能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直争论不休,虽然激素能抗炎、抗过敏、抗毒、抗休克、保护溶酶体膜等作用,但长期应用后致骨质疏松、水钠潴留、精神欣快、脂肪再分布、易引起溃疡出血等不良反应似乎更为临床重视。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在急性肝炎中由于细胞水肿变性致胆汁郁积。在该病演变过程中,时常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病情向重型化转变。一般人认为重型化倾向与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内毒素血症等因素有关。
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稳定溶酶体膜,抗内毒素血症,可起到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坏死的目的。糖皮质激索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胆栓形成,利于胆汁排泄,从而促进黄疸消退。还具有促进肝脏对氨基酸的摄取,强化蛋白合成酶,增加肝内蛋白的台成,促进受损肝细胞恢复,从而起到退黄及肝功能改善之作用[6]。激素是一种免疫调控剂,是参与体内免疫调节的重要生理激素之一,在体外具有激活抑制T细胞(Ts)的功能,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的活性,从而延缓和阻止免疫反应过程的发展和加剧,减轻肝细胞的免疫反应性损害;并通过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以维持肝细胞的完整性,达到消炎,降低胆红素的作用。
国内有研究[7]用地塞米松只来重症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认为小剂量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间隔用药,疗效明显,病程缩短,不良反应小。我科针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不伴随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常规使用异甘草酸镁、苦黄、前列地尔、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促肝细胞生长素等保肝退黄药物2~3周后,患者胆红素仍继续升高者试用小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效果十分满意。说明激素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确有疗效。且因为疗程短,故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少。在上述使用地塞米松的病例中,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如果不伴有明显消化道症状,且凝血酶原时间基本正常者可采用此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但鉴于本研究的病例数相对有限,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
[1] 林 慧,刘 红,王宝华,等.高胆红素血症血浆置换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5.
[2] 覃佳成.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进展[J].医学文选,2005,24(4):639.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
[4] 金有豫.药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1.
[5] 朱元冬,李晓鸥,何健军.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2):81.
[6] 谭明珍,候 莉,张文群.短期激素冲击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附42例临床资料)[J].华西医学,2001,16(4):443.
[7] 杨文龙,刘 武,李 涛.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32(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