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树伟 苏 勤
(1.宁波市江北区风景旅游管理局,浙江宁波 315020; 2.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空间意象理论是行为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 1948年心理学家托尔曼(To lm an E C)提出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对于环境的学习过程类似于在脑海中形成一张田野地图,即意象地图 (CognitiveM ap)[1]。行为地理学家沃姆利斯(W alm sley D J)进一步明确了空间意象的概念,认为空间意象(space percep tion)是指人们通过对客观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认识,在头脑中产生对客观物体的映像 (percep tions)和图式 (schem ata)的过程[2]。
早在 20世纪 50年代,美国学者凯文·林奇 (K.Lynch)通过对波斯顿、新泽西市和洛杉矶的受调查居民所勾画的各自城市的略图 (即居民构想图)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居民空间意象中的五项基本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开创了空间意象的实证研究先例[3]。20世纪 60、70年代,国际地理学界开始重视从空间意象的视角研究城市中人的行为空间和行为过程,突破了传统的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社会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的物质性研究方法,而更加关注个人和集体的行为研究,出现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意象与行为地理学[4]。
空间意象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可以追溯到 20世纪 70年代[5]。随着都市旅游的兴起,城市主客交往日益频繁,研究者开始感兴趣于将城市意象地图方法引用到旅游研究领域,剖析各类旅游地 (城市、景区)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者)与客体(当地居民)的空间意象特征与规律,尝试提出空间意象理论在旅游领域的概念体系,初步探索了旅游者空间意象特征、景观感知评估及旅游地意象空间模式等主题内容[5-9]。但已有研究缺乏对历史城市中文化遗产型旅游景区的关注。
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信息,其中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和狮子林等 9座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者视角中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我国文化遗产地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探寻新的思路。
2009年 10月 16日—21日,调研组在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和留园进行了为期 6天的实地调研,采用偶遇抽样 (accidental samp ling)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并回收问卷。在调研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个别难以理解的题项,调研人员进行现场解说;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游客,调研人员给予逐项解说;对于本人不能填写问卷的游客,调研人员则对其逐项询问并据其回答代填相应选项。同时,调研人员严格把握对样本的“异质性”要求有选择地向散客逐一发放问卷,在团体游客中选取的男女样本比例相当。我们要求受访者依据自己的旅游印象和回忆绘制意象地图,尽最大努力确保回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较高的调研质量。调查中共发放问卷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 391份,共得到意象草图 233幅。
通过对旅游者所绘制草图的表达方式、草图绘制范围及基本构成要素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发现:233幅意象地图中除包含以往研究中归纳出的单体型、序列性和空间型 3大类型外,还出现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个人旅游印象予以阐释的景观意境型意象地图;同时还发现了新的亚型意象地图,包括串珠型、实景型和虚构型,我们将其分别归入序列型和意境型;因此本研究将所获得的意象地图分为 4个大类、15个亚类(见表 1)。
表1表明,4大类意象地图中,意境型意象地图数量最少、所占比例仅为9.01%,单体型、序列型和空间型 3类意象地图所占比例较为均衡,其中又以单体型所占比例最大(33.48%),空间型所占比例相对较低(26.18%)。
图4 空间型意象地图
通过对所获草图样本的考察①233幅草图均采用实地调查现场回收的方式所得。部分草图为具有一定绘图功底的游客所绘制,如抽象型地图(图 2右)为湖南某一高校园林系学生对网师园“竹外一支轩”景点的抽象描绘,实体型地图(图 2中)为一中央美院画师对拙政园中“小飞虹”景点的实体建筑描绘。,可以发现旅游者意象地图至少存在如下 3个方面的特征。
(1)多样性。不同旅游者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印象中的园林格局及空间要素,具体表达方式包括文字、线条、方框、圆圈、箭头等,多数旅游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作图;限于作图水平的差异,有的旅游者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另附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总体上,形成了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样本草图,显示出多样性特征。
(2)局部性。分析发现,旅游者绘制出的各类草图都为各园林实际地域空间范围的一部分,同时各类意象地图包含的空间信息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空间型意象地图作图范围最广,图形构造最为复杂,包含的空间信息最多,包括园林内部的线路走向、景点位置、构成要素等,甚至标注出了景点的具体名称 (图 4),是涵盖园林空间特征最全的地图类型。单体型意象地图作图范围最小,包含的空间信息最少,所绘制地图仅为园林内部某一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图 2)。序列型意象地图仅为实际地图的局部,包含的空间信息少于空间型,但高于单体型,这类意象地图反映出旅游者不完整的空间记忆(图 1)。
(3)抽象性。这类意象地图主要体现在意境型意象地图中 (图 3),往往是旅游者依据自身的经历、感受或经历古典园林旅游活动后有感而发所抽象绘制出的一类意象地图,这类意象地图在现实中往往找不到原型,但确是旅游者基于现实原型的艺术再现式思维的表露。
依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基于意象地图的调查分析,可以提取出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的 5个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标志、节点、区域、路径及边界。通过对样本草图中各类要素的辨识和统计,表 2给出了旅游者对这 5个基本要素的感知频率分布。某一要素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可以反映出旅游者对区域旅游环境中该要素的知觉程度和记忆深刻程度;旅游者对某一要素的印象深刻,还说明该要素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及可意象性。表 2显示,总体上,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对空间意象 5个基本要素的感知频率在 16.1%~24.1%之间,基本均衡,表明 5个基本要素均具有较高的可意象性与可识别性。同时,通过对 4座古典园林的样本草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旅游者空间意象各要素的感知频率在不同园林的样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2 旅游者空间意象的要素及其感知频率分布
3.3.1 节点要素
表2显示,节点要素在总样本草图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占 24.1%),说明节点要素是最为突出的意象要素。这与苏州古典园林的实际相吻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景观集聚,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园林意境,观赏园林建筑景观是旅游者到访苏州古典园林的最主要动机 (约占 69.5%)。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多样,包括厅、堂、楼、阁、轩、馆等,且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分布较为集中,彼此之间通过道路、长廊、桥梁等通道要素相互联通,成为旅游者的重点游览对象,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旅游者对这类节点类建筑景物的感知强度。在不同园林的样本草图中,节点要素出现的频率分别处于中位或最高位 (见表 2),其中,节点要素在草图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园林为狮子林(31.3%),最低的为留园(18.3%)。
3.3.2 边界要素
边界要素在总样本草图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为 21.5%,仅次于节点要素。对比 4座园林的样本草图发现,边界要素出现的频率基本均衡,其中,拙政园草图中出现边界要素的频率最高(24.4%),狮子林最低(18.7%)。作为边界要素重要组成部分的出入口,是旅游者的必经之处,因此,在边界要素中,旅游者对景区出入口意象要素的感知频率最为显著,233份样本草图中约有 30%的草图标注有景区出入口。此外,园林景区的内外分界线如围墙等边界要素在样本草图中也频繁出现,但远低于出入口出现的频率。
3.3.3 区域要素
区域要素在总样本草图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为 20.3%。这可能与苏州古典园林的整体空间布局特征有关,研究案例中的 4座苏州古典园林基本以池水为园林核心景观,是整个园林的精华所在,因而也成为旅游者游览的重点区域。在各座园林的样本草图中,区域要素在网师园的感知频率最高,为 31.3%。网师园布局呈最为规整的矩形形态,水池居于整个园林的几何中心。实地观察旅游者的作图顺序可以发现,多数旅游者首先绘出水池区域,再以水池为参照绘制出其它要素。可见区域要素的感知频率与其在整个景区中的地理位置和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有关。
3.3.4 通道要素
通道要素在总样本草图中出现的频率最低,为 16.1%。其中,狮子林(19.5%)和网师园(12.5%)分别为通道要素感知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园林。在有关针对江南古镇旅游者以及针对城市居民的意象地图调查研究中[6,9-12],通道要素出现的频率多居于第二位。这是因为城市居民对城市道路的通勤功能依赖程度很高,古镇游览范围较大因而对道路的依赖程度也较高。而本研究的样本草图中通道要素出现频率总体上为最低,其原因可能为:园林景区地域范围较为狭小,虽然游客的游览过程也要依赖于景区内道路、桥梁、长廊等通道要素,但由于地域小而不必担心迷路,旅游者会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欣赏园中美景。因此,在绘制意象地图时,绘图者更多地描绘了景区内的重要景物 (节点要素)及处于中心位置的水池(区域要素),绘制出道路、桥梁、长廊等连接各景点的通道要素的旅游者较少。
3.3.5 标志要素
标志要素在总样本草图中出现的频率较低,仅高于通道要素,为 18%。该要素在各园林中感知频率的差异最为显著,其中留园最高 (30.1%),拙政园最低(7.1%)。以往针对城市居民或旅游者的意象地图调查发现,标志物出现的频率为最高或次高[6,9-12,],尽管本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但是分析发现,留园中的“冠云楼”,网师园中的“风到月来亭”及狮子林中的“九狮峰”是旅游者意象草图绘制的重要内容。这些景点往往是各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或是最具特色的标志景物。实地调查发现,这些最具特色的景物往往成为园林对外宣传及导游解说的重点,旅游者也能够较清晰地识别出这些景物所归属的园林景区。因此,挑选出最能代表景区特色的景物作为景区的标志性景观并加强宣传推广,可以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意象草图中各类要素的叠合,形成了各座园林的旅游者公共意象地图。旅游者公共意象地图与实际地图较为接近,且从中可以发现共性特征较为突出的旅游者空间意象的结构模式。
将感知频率在 20%以下的低感知度要素抽减后,形成简化的旅游者公共意象地图。研究发现,各座园林的旅游者空间意象具有突出的规律性特征,即以景区几何中心的水域为核心,以出入口为重点,以亭、台、楼、阁、轩、馆等节点建筑为环绕,并通过道路、长廊、桥梁等通道要素的串联,标志景物的点缀,总体上呈现意象要素感知频率由景区核心向四周逐渐衰减的“核心—边缘”结构模式。
分析发现,旅游者空间意象的结构模式的形成与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形态、建筑密度、占地面积等园林自身空间结构特征及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具有较大的关联,是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园林空间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1)苏州古典园林空间特征。苏州古典园林在空间布局形态上具有独特的特征。苏州古典园林原本为私家住宅,园林占地面积有限,注重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意境;山景水色及亭台楼阁的布局十分讲究,水池往往为整个景区的几何中心,也是景区的精华所在;建筑物分布疏密有致,多临水而建;以长廊、道路、桥梁贯通园内各处景点。
(2)旅游者行为特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对其空间意象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调查显示,古典园林旅游者出游方式多为自助旅游和单位组织旅游,分别占 59.6%和 21.7%,其中游览时间在 2小时以上的占 43.5%。实地观察发现,这两类旅游者惯以按图索骥的方式进行参观游览,处于园林中心的水池区域为绝大多数旅游者必到之处,也是他们游览的重点区域,位于其间及周边的景物受到更多的关注。旅行社组织的旅行方式所占比重较少 (仅占 16.4%)。旅行社游客游览时间较短,但池水周边依然是其游览的重点区域;同时,沿着旅行社安排的线路游览的方式也增强了旅游者对中心区域节点建筑物的感知机率,相对削弱了对远离核心景区要素的感知。
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要素的感知频率由景区核心向周边区域衰减的规律性特征。
(1)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意象地图在类型上共分为 4个大类,15个亚类。4个大类意象地图中,景观意境型意象地图所占比例最小,单体型、序列型和空间型3类意象地图所占比例较为均衡,其中又以单体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序列型,再次为空间型。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景观意境型大类及串珠型、实景型、虚构型亚类是本研究发现的新的意象地图类型。
(2)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意象地图的多样性、局部性及抽象性特征明显。分析发现,旅游者空间意象要素涵盖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五个要素的感知频率总体均衡,表明在苏州园林中这五个要素均具有较高的可意象性与可识别性。通过对不同古典园林的旅游者意象地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园林的五要素感知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3)研究发现苏州古典园林的旅游者空间意象具有突出的共性规律特征,总体上呈现意象要素感知频率从景区的水域核心向四周逐渐衰减的“核心—边缘”空间模式。研究认为这种模式的形成与苏州古典园林自身的空间结构特征及旅游者行为特征具有较大的关联,是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园林空间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1] Tolm an EC.Cognitivem ap in rats andm en[J].Psycho logicalReview,1948,55(4):189-201.
[2] D.J.沃姆利斯等.行为地理学导论[M].王兴中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3] Lynch K.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 夏安桃,刘丹.城市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的相关关系——以长沙市为例 [J].经济地理, 2006(4):598-600.
[5] 蒋志杰,张捷,韩国圣,等.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9(1):77-85.
[6] 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城市意象空间分析在旅游地研究中的运用——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48-253.
[7] 王爱平,周尚意等.关于社区地标景观感知和认同的研究 [J].人文地理,2006(6): 124-128.
[8] 秦瑞英.基于旅游景观认知结构的城市旅游区景观空间配置研究——以西安旅游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8(1):88-91.
[9] 马耀峰,李君轶.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模式研究[J].遥感学报,2008(2):378-384.
[10] 冯健.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5(2):142-154.
[11] 张新红,苏建宁,魏书威.兰州城市居民意象空间及其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10(2): 54-60.
[12] 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1):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