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伟锋,张桂芬,沈 达,刘 华,汤 晨(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药剂科,常熟 215500)
糖尿病在我国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后的第3大非传染性慢性病。为了解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和应用趋势,根据药理作用机制的不同,将口服降糖药分为5类: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对我院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经济性提供参考,为医药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资料来源于我院药库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出库数据,包括药品名称、商品名、规格、零售价、用药数量、用药金额。
运用Microseft Excel XP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按药品名称统计用药金额、百分比、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并进行排序。
(1)限定日剂量(DDD):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及《新编药物学》(16版)规定的日剂量为准,书中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为准;(2)用药频度(DDDs)=药品的使用量/DDD值;(3)日均费用(DDC)=某药的用药金额 /该药的 DDDs[1]。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本文将口服降糖药分为5类,分别是: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
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DDDs和占抗糖尿病药总金额的百分比见表1。
2007—2009年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DDDs、排序、DDC和品种数见表2。
2007—2009年排序前10位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DDDs、排序及百分比见表3、表4。
由表1可见,3年来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但其占抗糖尿病药总金额百分比稍有下降,分别为50.81%、48.72%、45.80%,3年总平均为48.12%;其DDDs占抗糖尿病药DDDs分别为 75.97%、77.32%、76.74%,3年总平均为76.72%,基本持平。由表2可见,各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的销售金额3年中始终居首位,2008年与2007年相比增长较快,2009年与2008年相比略有下降;而α-糖苷酶抑制剂呈逐年增长态势,从2007年的第3位上升至2008年和2009年的第2位;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3年中相对稳定。在DDDs排序中,磺酰脲类、双胍类和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始终依次居前3位,而双胍类呈逐年增长。噻唑烷二酮类的DDC最贵(9.02~9.73元),其次是α-糖苷酶抑制剂(7.33~7.41元),双胍类最低(0.53~0.72元),而磺酰脲类与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价格适中,分别在1.85元和3.40元左右。口服降糖药品种数在13~15之间,而磺酰脲类使用的品种最多。由表3可见,3年中单品种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缓释片;阿卡波
糖3年来销售金额连年增加,占抗糖尿病药总金额的26.24%;每年排序前10位的药品销售金额占总金额的97%以上。由表4可见,单品种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格列吡嗪缓释片、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其DDDs各占所有口服降糖药的约20%;每年排序前10位的DDDs占总DDDs的98%以上。
表1 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万元)、DDDs(万日)及百分比(%)Tab 1 Consumption sum(10 000 yuan),DDDs(10 000 day)and percentages(%)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during 2007-2009
表2 各年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万元)、DDDs(万日)、排序、DDC(元/日)和品种数Tab 2 Order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sum(10 000 yuan)and DDDs(10 000 days),DDC(Yuan/day)and number of varieties during 2007-2009
表3 各年排序前10位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万元)、排序和百分比(%)Tab 3 Order of top 10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sum(10 000 Yuan),and percentages(%)during 2007-2009
表4 各年排序前10位口服降糖药的DDDs(万日)、排序和百分比(%)Tab 4 Order of top 10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erms of DDDs(10 000 Yuan),and percentages(%)during 2007-2009
磺酰脲类(SUD)无论是销售金额或DDDs均为最高,其化学结构中都含有一个磺酰脲基团,作用特点为与人体胰岛β细胞的磺酰脲受体(SUR)特异性结合,关闭细胞膜钾离子通道,导致细胞膜电位改变,开启钙离子通道,使钙离子内流,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因此SUD适用于胰岛尚残存一定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我院使用的有第2代的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和第3代的格列美脲,由于其作用确切,价格低廉,现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在我院格列吡嗪使用最多。格列吡嗪可降低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PBG),口服吸收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老年体弱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易发生。格列吡嗪缓释片较普通片依从性好、降糖效果持续稳定、血糖波动小、价格适中,深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欢迎,3年来其使用金额平稳,处于第3位、占15.97%,DDDs排序居首位,占21.62%。由于普通片比缓释片便宜,故也有稳定的市场,其销售金额占12.05%,DDDs占19.50%。格列喹酮其特有的95%经肝脏代谢和5%经肾排出的优点,适用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及老年患者。格列齐特除温和地降低血糖外,还能降低血小板黏附性,改善微循环,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及老年患者。格列美脲为我院唯一使用的第3代磺酰脲类,由于对胰岛β细胞上SUR特异选择性高,并能促使葡萄糖向细胞内转运,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而且剂量小,1日只需给药1次即可达到24 h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药物耐受性好,近几年已被医患接受,在我院临床应用日益广泛[2]。
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研发于20世纪90年代,有别于磺酰脲类,不仅在结构中具有氨基酸,且表现在作用靶位上,快速地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PBG,其与作用模式互补的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联合应用,可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延缓胰岛细胞的生存,对孤立性餐后高血糖者、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障碍者和饮食不规律者显示卓越的疗效,被誉这“餐时血糖调节剂”。我院使用的瑞格列奈销售金额居第2位,DDDs居第4位,其最大特点是刺激胰岛素释放依赖于血糖的高低,当血糖水平为3~10 mmol·L-1时才会发生作用,该药起效更快、血浆消除半衰期较短,具有模拟正常生理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服药可根据进餐时间灵活掌握(进餐即服药,不进餐则不服药),在控制PBG方面优于SUD,低血糖发生率较低,适用于餐后高血糖患者,被誉为糖尿病药物市场的“五朵金花之一”[3]。
双胍类DDDs排序连续居第2位,二甲双胍为使用的主要产品。该药可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肠避细胞再摄取葡萄糖,在降低FBG和PBG同时,还有减轻体质量、疗效较佳、使用安全的特点,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4]。因该类药物的DDC最低,故有稳定的患者群,常被推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5],这与我院二甲双胍的用药情况吻合。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可根据病情在餐中服用以减轻之。
阿卡波糖是我院唯一使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其具有在小肠刷状缘竞争性抑制α-糖苷酶,从而减少淀粉糊精双糖在小肠的吸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故不导致低血糖的优点[6],可与其他抗糖尿病药(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合用治疗1型、2型糖尿病,也可用于降低经生活方式干预而血糖控制仍不佳的糖耐量减低者(IGT)的餐后血糖,延缓糖尿病进程。长期服用还可降低FBG和HbA1c,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抗氧化、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压的作用[7]。
噻唑烷二酮类(TZD)为新一代胰岛素增敏剂,此类药物的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3年均分别处于第4位和末位。该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主要为脂肪组织、骨骼肌和肝脏,可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心肌、血管内皮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保护作用,防止血管的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各种代谢紊乱,但不影响胰岛素分泌,要求患者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能力。作用机制与特异性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的γ型受体(PPARγ)有关[8]。正是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TZD类降糖药成为研发的热点,3年来我院使用是逐年增加的。此类药物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曲格列酮因其肝毒性而于1997年FDA批准后的3年后退出市场,罗格列酮于1999年在美国率先上市,我院使用的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文迪雅,而吡格列酮由日本武田公司研发,其国产品也在我院使用。由于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2007年FDA以标签黑框警告(心力衰竭风险)[9]],且价格较贵,患者难于承受,我院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使用很少。
综上所述,我院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和DDDs呈上升趋势,以口服降糖药为主导,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瑞格列奈、阿卡波糖为一线用药,用药结构合理。但应该提示临床医师要注意用药剂量的个体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1] 邹 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2] 高 鑫,江孙芳,陈世耀,等.国产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3):137.
[3] 许 青.新型降血糖药物瑞格列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6):502.
[4] 邵银珠,李 燕.二甲双胍的合理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52.
[5] 杨文英.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糖尿病治疗指南要点解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5):3.
[6] 胡 倩.应用口服降糖药的动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4):86.
[7] 杨 威,伍杰雄.2001年—2003年广东省部分医院糖尿病治疗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1):25.
[8] 张莉静,卢 曦.基于PPAR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5):287.
[9] 李宏亮,杨文英.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心血管发生风险的影响——来自第43届EASD年会的报告[J].药品评价,2008,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