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专业应对特殊灾难

2010-01-27 05:00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0年1期
关键词:株洲化学品救援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和易腐蚀等特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破坏性大,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正确、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行动,可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全国每年发生上百起危险化学品事故,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试制、储存等方面管理严格,并成立了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

责任重大——被授予“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

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前身是国家经贸委株洲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2005年,湖南省安监局根据湖南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需要,整合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的工程抢险救援力量,对其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和组织机构情况进行了认真考核。湖南省安监局于2006年1月对国家经贸委株洲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及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工程抢险救援队伍进行了实地考察,决定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及工程抢险救援队伍进行资源整合,组建湖南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株洲基地,基地隶属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接受湖南省安监局的监督管理与指挥协调。2007年7月被国家安监总局批准为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基地构建了成熟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基地负责人及各专业分队负责人,明确了各个专业救援队伍的主要职责。

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成立于1992年,包含抢险抢修分队、防化分队、运输分队、消防分队、治安分队等。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有专兼职人员134人,各分队有各自的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和基本装备。为帮助增强基地救援能力,2008年湖南省安监局又给基地装备了带压堵漏装置、死瓶处理装置、便携式粉尘、有毒气体检测仪、氧气检测仪、漏氯报警仪和部分防毒面具等设备设施。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主要任务是担负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内部的化学事故救援,同时受政府有关部门指派或应企业请求参加社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在积极完成各项救援任务的同时也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增强人员素质和能力。2007年基地派员参加了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的各项指战员培训,积极参加湖南省安监局组织的救援技术比武。

▲株洲基地救援人员在三氯氢硅出事抢险现场

医学救援抢救中心前身是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医院,该医院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共有科室26个,科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化学中毒专科及烧伤专科是该院的特色专科。国家经贸委株洲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成立后,在原国家经贸委、原化工部的领导下,该中心充分利用“湖南省化工急性中毒抢救中心”及“湖南省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先期成立并开展工作的有利条件,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株洲市领导在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视察工作

危难时刻——彰显应急救援生命财产守护本色

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在八十年代开始组建化学事故救援队伍,九十年代逐步完善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编制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添置了部分特殊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组织了多次人员培训和队伍演练,并参加了两次大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习,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水平。通过企业内外的救援实战使救援分队的建设及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几年来,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参加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90多次。在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液氯钢瓶氯气泄漏事故、株洲永利码头氯气泄漏事故、320国道翻车引起的石油液化气泄漏、江西省某单位苯乙烯泄漏、三氯氢硅槽车翻车泄露等事故抢险抢修工作中,圆满地完成了救援工作,受到了湖南省和株洲市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的充分肯定。从2006年7月至2009年底参加企业和社会抢险救援43次,共抢救遇险人员140多人,疏散群众850多人,在白马垅的山火抢险救援中表现突出,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中心成立十多年来,已成功对行业内外所发生多人急性氯气、光气、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醇、氮气、乙醇、甲胺、苯胺、亚硝酸盐、香蕉水等,某些金属、有机磷农药以及某些药物中毒进行了救治,多次成功地抢救了急性化学中毒所致肺水肿、脑水肿、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肝肾损害的危重病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垂危病人。十多年来对行业内外急性化学中毒及化学烧伤实施救援抢救共计数百次,救援抢救各类病员2500多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5%以上。

为了更好的实施抢救工作,医学救援抢救中心添置了《化学事故技术援助数据系统》和《化学品安全卫生综合信息》等信息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化学事故救援工作,特别是信息咨询工作,与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建立了化学事故救援咨询协作,完善了中心咨询体系。为近千家化工企业提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健康监护、毒物登记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的技术咨询、指导。

发展面临困境 保障期待加强

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从建队初期人员不足发展到现在拥有专职人员170余人,从设施简陋发展到现在拥有氧气检测仪、漏氯报警仪等100多套高科技新装备,这些变化都让人欣喜。除此之外,基地还建立了较完善的应急响应程序,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通过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以及全体指战员共同的努力,圆满地完成各项抢险救灾任务、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彰显了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据了解,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是以株洲化学工业集团为基础建立的,最近几年随着企业的主辅分离、企业改制等相关政策的要求,企业基本没有给基地投入,而地方政府也没有这方面的预算,因而目前基地资金投入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情况,技术人员流失较严重。此外,救援基地的设施与设备需要保养,人员要继续教育培训,特殊的药品、交通工具都要保证在正常状态,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株洲基地迫切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后勤保障,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登记,并进行分析,每天开会通报。通过“班组长手册”,各级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班组管理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基层班组长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由原来的被动管理、强制管理转变为班组长自主管理、主动管理。

构建井下钢铁长城,给予职工安全感

湘永是个百年老矿,井下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严重,很多机电设备是带“病”运行。在2005年以前,各矿井下没有一个正规化的工作面,金属化支护不到50%,原煤万吨坑耗在260立方米以上,坑木消耗数量惊人,安全事故频发。

“不消灭木支护,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障;没有质量标准化,就达不到本质型安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永德讲话掷地有声。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司迅速调集金属支架,强力推行金属支护,大力加强质量工程建设,一场没有硝烟的安全战争在百米井下打响。几年过去了,抗压性能更好、更安全的金属液压支柱,从当初不足100根增加到现在9000多根,全部取代了木支护,构筑了井下钢铁长城,完全破除了“湘永煤层赋存差,只能用木支护,不能上金属支护”的旧观念。如今,职工们在井下工作时普遍有了一种安全感。

湘永公司始终坚持以创优质工程竞赛活动为基础,重点开展了创“六个精品工程”,即:一个精品采煤工作面、一个精品掘进工作面、一个精品机电硐室、一个精品运输铁路、一个精品通风工作面、一个精品防治水工作面,以及“六比六好”竞赛活动。公司每年投入两千多万元,对各矿井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机电运输系统等进行全面改造,加快设备更新。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开展质标经验交流,推动质标建设,确保本质安全。

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有效手段,极大地调动了职工自觉做好安全工作、积极保障自身健康安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为湘永公司实现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007年至今,湘永矿业公司被省总工会、省煤矿监察局、湘煤集团分别授予“‘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优秀领导班子”等荣誉称号,在安全发展的道路上日趋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株洲化学品救援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株洲工业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璀璨明珠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