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2010-01-25 02:43李建国刘思亭官福平
关键词:假体股骨头高龄

李建国 刘思亭 官福平

(平度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山东 平度 26670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占髋部骨折的31%~51%[1]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和生存质量。使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重点[MU3].我们从我院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在骨折类型、年龄、合并症和伤后入院时间相近的情况下,分别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组)和DHS内固定术(B组)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为临床手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方法选择提供[MU4]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3~2008年共收治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0例。按照以下标准筛选:(1)年龄>70岁,(2)伤后时间1~3天,(3)骨折前均能行走或扶单拐行走。共筛选出符合以上标准的病例79例,男35例,女44例;年龄71~96岁。 A组39例,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B组40例,行DHS内固定治疗。合并症情况:高血压21例,冠心病11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2例,老年性痴呆3例,糖尿病22例,同时并存有2种疾病21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两组间年龄、性别、合并症、骨折类型等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情况对比

1.2手术方法 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术前生活自理能力、活动量、活动范围等基本情况。常规检查心肺肝肾功能,伴有内科疾病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治疗。进行手术前评估,在无绝对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尽快安排手术。术前半小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1.2.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患者侧卧位,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切断股外侧肌前方附着点,自臀中肌大转子附着处由前向后,直至大转子中央,切断臀中肌附着,外旋下肢,将臀小肌从前关节囊分离,先将大小转子、股骨距部位复位,钢丝或螺钉固定,为截骨及股骨柄植入提供解剖标志,切开关节囊,于小转子上方1.0cm处斜形截骨,取出股骨头,扩髓,使用标准骨水泥技术填充髓腔,插入合适的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假体柄,骨水泥完全聚合后,植入合适股骨头假体,复位,冲洗,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2.2DHS内固定术 患者侧卧于手术床上,先透视下复位,助手固定患肢,取外侧切口,显露大转子,先将小转子复位,钢丝临时固定,用DHS定位器自大转子下方2cm向股骨头颈方向打入一克氏针,C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检查骨折复位情况以及克氏针在股骨头颈内的位置。根据测量导针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滑动螺钉拧入,安装滑槽套筒钢板,螺钉固定,对Ⅳ型骨折,在透视下平行于滑动螺钉在其上方旋入1~2枚粗细适度的拉力螺钉,冲洗伤口,逐层关闭切口。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有明显区别, 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术后情况对比

2.2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术后1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A组: 4例(10.3%),轻度肺栓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肢深静脉炎2例; B组13例(32.5%),褥疮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下肢深静脉炎2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髋内翻2例,经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543,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6月~24月随访,将最后一次随访患者功能术后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两组有显著性差异(n=2.775,P<0.05)。 A组明显优于B组。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结果评估

图1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X线片

图2 术后X线片

3 讨 论

3.1治疗方法的选择 ①DHS有带有滑动槽的粗螺纹螺钉,套筒钢板组成,通过粗螺纹钉在套筒上的滑动使骨折端加压,达到牢固固定的目的,对于稳定型、骨质疏松程度较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曾被认为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2]”。但其缺点是钢板位于股骨外侧,对于股骨矩粉碎、缺损的病例,负重时的内翻应力可造成螺钉松动,螺钉拔出或从股骨头上方割出。患者不能早起负重。②PFN和Gamma钉[MU5]为髓内固定系统,可以用于不稳定型骨折。但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合并严重骨质疏松,骨质对内固定物把持力不足,往往也不能达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同时,也不能满足早期下地负重活动的要求,也不利于预防卧床并发症的发生[3]。 ③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以使患者早起功能锻炼,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Rodop等[4]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4 例,平均年龄75.6 岁,随访22个月,优良率达88%。④选用骨水泥假体,骨水泥的运用使60-80岁年龄段的患者的髋关节置换后骨质溶解、假体松动翻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5][6]。且在股骨矩粉碎,无法固定时,可以用骨水泥[MU6]重建股骨矩。典型病例图片见图1、图2。

3.2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体会 ①手术时机, 高龄患者卧床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死亡率越高,所以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7]。本组患者入院后即行术前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合并症,均在3~7天内手术。②术中注意大小转子的复位,根据力学测试结果[8],小转子缺损后,其对侧张应力增加60%,小转子广泛缺损后,其对侧张应力增加370%。小转子及内侧骨皮质碎块为压力侧骨块,若不固定,肢体负重时压力侧失去支撑,支点内移,造成髋内翻。大转子骨折块复位,可以为假体置换提供高度依据。③人工股骨头置换扩髓时应注意髓腔挫从小到大依次进行,避免造成再骨折。④应用骨水泥型假体时严密监测术中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尿量有无变化。⑤转子间骨折粉碎段涉及股骨中上段,影响假体稳定时,换用加长柄假体。⑥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⑦指导患者正确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静脉回流,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但应在无痛状况下进行,建议使用止痛泵,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结合的原则进行。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早期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不稳定骨折的患者。

[1] 洪云飞,康智,王琦,等.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术前评估及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J].中原医刊,2006;33(5):13.

[2] 李焱,徐志强等.股骨转子间骨折四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4:1108-1110.

[3] 朱通伯,戴尅戎.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31.

[4] Rodop O,Kiral A,Kaplan H,et al.Primary bipolar hemiprosthesis 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Int Orthop,2002,26:233-237.

[5] Rasquin ha VJ,Ranaw at cs.Durability of the Cemented femoralStem Patients 60 to 80 years old[J].Clin Orthop,2004,419:115.

[6] Goodman S,wear particular and osteolysis,orthop clin NAM,2005,36(1):41.

[7] 过邦辅,蔡体栋.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91.845-881.

[8] Lorich DG,Geller DS,Nielson JH.Osteoporotic Peri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Management and current Controversies[J].J Bone Joint Surg,2004,86-A(2):398-410.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头高龄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