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语》中“與”的用法

2010-01-25 04:01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连词省略语气

王 虎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清代学者刘淇所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讨论可阙如乎?”[1]1这虽是针对写作文言文而说的,但是,对于阅读文言文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往往因为对一个虚词理解的不正确,就会导致对整句话的理解错误,甚至对全篇文章理解的不准确。文言虚词具有虚而活的特点。所谓“虚”就是其词性和意义均不及实词那样具体、实在;所谓“活”,就是用法灵活、多变。先秦两汉的许多著作中都运用了大量的虚词,每个虚词通常都有多种用法,如“以”、“而”、“焉”等。和它们相比,有三种读音的“與”较有特点。“與”在《左传》、《论语》、《孟子》中出现频率都很高。本文要谈的是论语中的“與”。

“與”,在现代汉语中被简化为“与”。《说文解字》说:“與,黨與也,从舁从与。余呂切。”[2]59段玉裁注:“党当作攩。攩,朋群也。”[3]105因此,“党与、朋群”应为“與”的本义。“與”所从的“与”,在《说文》中亦有收录。《说文》:“与,賜予也。”可见,“與”和“与”在古代汉语中并存。我们还应提到“歟”(今写作欤)字,对这个字,《说文》解释为:“歟,安氣也,從欠與聲,以諸切。”可见,歟是语气词。本文主要谈《论语》中的“與”。《论语》中共用了139次“與”,(“与”和“欤”在《论语》中并未出现),其中有动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形容词等用法。

一、用作动词

《论语》中有28例用了动词“與”。这些动词“與”有给予、允许、赞同、参与等几种意义。我们知道,一个词的词义系统由它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组成。“與”的动词含义就是从它的本义“朋党”逐层引申出来的。

(1)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卫灵公)——给予

(2)原思爲之宰,與之粟九百,辭。(雍也)——给予

(3)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述而)——赞同、允许

(4)吾與點也。(先进)——赞同、允许

(5)日月逝矣,歲不吾與。(阳货)——随从,引申为在一起

(6)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子路)——参与

二、用作介词

介词是由动词发展而来的,并且始终保留了动词的某些特点,留下了动词的某些痕迹。“與”就是如此。“与”字作动词时有很多意义,同样,作为介词的“與”也有多种语法功能:引介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后来的“和、跟、同”;引介受益的对象,可译为“为、替”等。

但是,《论语》中的介词“與”只有第一种用法,引介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涉及的对象,但是对象宾语有时并不出现,根据“與”的宾语出现与否,我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一)介词“與”的宾语省略

由于省略的情况不同,又可分以下三种:

1.宾语承前省

(1)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诸往而知來者。(学而)

(2)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

(3)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

此三个例子中被省略的宾语分别是“赐”、“商”、“者字词组”。此三者均在句中“與”前提及。因此承前省。如例(1)可译为: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2.宾语蒙后省

(1)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卫灵公)

第一个“與”的宾语和第二个“與”的宾语“之”所指相同,整句话可译为:可以同他谈,却不同他谈,这样就会失去人才。

3、宾语因泛指而省略

(1)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

(2)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微子)

例(1)所省略的宾语指义范围广泛,指代一类人,通过整句话的含义可知宾语的内容,因此不需要明确指出。例(2)省略的宾语是子路等孔子的学生。

(二)介词“與”的宾语不省略

宾语的位置也有两种情况:

1.宾语前置

(1)子行三軍,則誰與?(述而)

(2)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颜渊)

(3)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微子)

例(1)、例(2)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例(3)中第一个“與”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第二个“與”同例(1)、例(2)。

2.宾语位置正常

(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

(2)宴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

(3)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乡党)

三、用作连词

与介词相比,连词是一个意义比较虚的词类。它只是在两个语言单位之间起着连接作用并表示所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论语》中的“與”的连词用法分类如下:

(一)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1)師與商也孰賢?(乡党)

(2)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张)

(3)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乡党)

例(1)、例(2)用“與”连接名词表示并列关系。例(3)连接两个名词短语也表示并列关系。

(二)连接分句与分句,表示选择关系

(1)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八佾)

(2)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微子)

例(1)用了“与其……宁”连接分句,这是一个固定格式,由连词“与其”和副词“宁”前后搭配而构成。“与其”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宁”用于后一分句,表示经过比较之后,在二者之间选择后者。可译为“与其……宁愿(宁肯)……”。例(2)用了“与其……岂若……”。这也是一个固定格式。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气。“与其”和“岂若”前后呼应,表示取舍。“与其”后面的词语表示应该舍弃的行为或做法,“岂若”后面的词语表示应该肯定的行为或做法。

谈到“與”的动、介、连三种词性,我们还应该谈一谈这三种“與”之间的辨识。介词“與”和连词“與”有时比较容易辨别,但是在介词“與”前后连接的是两个名词性成分时,介词“與”和连词“與”不容易辨别。二者的辨识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第一,介词“與”前后的成分通常属于不同词类。“與”前是谓词性成分,“與”后是名词性成分,如“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但“與”的宾语省略时例外。连词“與”前后的成分属于同一词类。如“師與商也孰賢?”

第二,介词“與”所介引的行为参与者是次方,而“與”前面的主语总是行为的主方,即使是两者共同参与一个行为,也仍然存在主方和次方的差别。所以介词“與”不能省略。连词“與”虽然可以连接两个单词构成联合词组充当句子成分,但并不是构成联合词组的必备条件,省略后不影响句子含义。因此连词“與”可以省略或用顿号代替。如“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孔子”是主方,“人”是客方,一定不能调换,此处“與”是介词。“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此处“與”是连词。

关于动词“與”和介词“與”的辨别,下列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與”后无其它动词、名词等通常是动词“與”。如“吾不與也。”“论笃是與。”但宾语前置的介词“與”则例外。如“则谁與?”

第二,“與”后面是名词或代词作“與”的宾语,后面再无其它动词,是动词“與”。“吾與點也。”若后面还有其它动词,则要再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

第三,“與”后无其它宾语,直接接动词,通常是省略了宾语的介词“與”。如“未足與議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有时,动词“與”和介词“與”不易区分,有争议的句子如:“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有人认为“與”是介词,有人认为是动词。我赞同后者,原因有三:

第一,上述第二点原因。

第二,从词义发展演变来看,《论语》成书阶段是上古汉语阶段,此时的“與”还倾向于动词用法多一些。

第三,根据句式的对应关系,前一分句的“與”对应后一分句的“拒”。因此,“與”是动词。

四、用作语气词

用作语气词的“與”,音 yú,这个用法的“與”后写作“歟”,因此,“歟”是“與”的后起本字。《说文通训定声》说:“歟,安氣也,經史多以‘與’爲之。”[4]430“與”字表达的语气有以下五种:

(一)舒缓语气

用于句中,起舒缓语气以引起下文的作用[5]246,可译为“吗”或“呀”或不译。

(1)於予與何誅?(公冶长)

(2)於予與改是。(公冶长)

(3)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子张)

(二)有疑而问

用于句末,表达纯粹疑问语气,可译为“呢”。这种纯疑问语气还可以分为下列两种:

1.特指问。句中另有疑问词,且疑问的重点在疑问词,常用于“谁……与?”“何……与?”

(1)是誰之過與?(季氏)

可译为:这是谁的过错呢?句末的“呢”只帮助表达疑问的语气。《论语》中的特殊疑问句只有这一例。

2.选择问。表达疑问的语气。

(1)天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学而)

此句用了三个“與”字,句末的两个“與”表达了疑问的语气,可译为: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

(三)无疑而问的反问句

可译为“吗”、“呢”。有时兼用“得非”、“岂”一类副词同“與”搭配,表达反问语气,突出强调肯定意思。

(1)唯求則非邦也與?(先进)

(2)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颜渊)

(3)丘何爲棲棲者與?(宪问)

例(1)是一个一般反问句,可译为: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例(2)是一般反问句式的排比运用形式。句式整齐、反问连用,更加增强了肯定的意思。例(3)是一个有特点的句子,它看似一个由“何……与”组成的表特殊疑问的句子,译为:你为什么这样忙忙碌碌呢?但根据上下文可知,问者并不是有疑而问,他不是让对方回答“为什么”。而是让对方知道:无论怎样,都不应该这样忙忙碌碌。因此,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的是反问的语气。

(四)是非问

在没有疑问代词、单独用“與”字的句中,“與”字不表示疑问语气,只是说话者不十分确定,需要得到对方的认可。

(1)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八佾)

(2)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罕)

(3)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学而)

(4)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

例(1)、例(2)虽不表示纯疑问的语气,但说话者需要对方回答。可译为“吗”。如例(2)“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可以回答为“是,是的。”例(3)、例(4)表推测、估计的语气更明显一些,不需要对方的回答,可译为“吧”。如例(4)可译为“听我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五)表感叹的语气

用于句末,可译为“啊”、“吧”或“呀”。《论语》中只有一例:

(1)歸與!歸與!(公冶长)

可译为“回去吧!回去吧!

五、形容词“與與”,也是《论语》中唯一一例

(1)君在,蹴踖如也,與與如也。(乡党)

“與與”可译为“威仪适度貌”、“舒貌”。全句译为:君主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行步安详的样子。[6]95

以上对《论语》中的“與”的各种用法作了总结,现将《论语》中的 139个“與”的各种用法的数字统计列表如表1所示,并从表中可以看到《论语》中的动词“與”、介词“與”、连词“與”、语气词“與”、形容词“與”分别占:19.42%、26.62%、17.99%、35.25%、0.72%。

表1 “與”的各种用法的数字统计

[1]刘淇.助字辨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猜你喜欢
连词省略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中间的省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