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德,吴增军,董涛海
(1.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浙江 杭州 310020;2.江山市植保站,浙江 江山 314100;3.绍兴县植保站,浙江 绍兴 312000)
褐飞虱是浙江省晚稻上主要害虫。该虫具迁飞性,系典型的 r-对策害虫,具有暴发性和严重的危害性,在该虫应急防控中主要措施为药剂防治。自20世纪 80年代末推广应用噻嗪酮,90年代后期起应用吡虫啉防控褐飞虱,使该虫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给粮食生产造成不小损失。经南京农业大学测定,浙江省褐飞虱对主治药剂吡虫啉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药性,是造成褐飞虱暴发成灾的重要原因。及时掌握褐飞虱对主治药剂的抗性水平及应用风险,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2006-2008年进行了水稻褐飞虱对主治药剂的抗药性测定,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0%吡虫啉 (蚜虱净)可湿性粉剂 (江苏克胜集团),25%噻嗪酮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江苏常隆化工),80%氟虫腈 (锐劲特)可溶性粒剂(拜耳作物科学)。
从田间采集水稻褐飞虱雌成虫,用汕优 6号水稻品种饲养,挑选健康的 F1代 3龄若虫进行测定。
各点均采用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稻茎浸渍法进行测定。精确称取试验农药,用蒸馏水按等比稀释成 6个系列浓度。连根挖取健壮一致的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的稻株,洗净,剪成约 10 cm长的连根稻茎,3株 1组,于荫凉处晾至表面无水痕,将稻茎按药液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浸泡 30 s,以蒸馏水为对照,取出后晾干,以蒸馏水浸湿的脱脂棉包住根部放入培养杯 (或塑料杯),从养虫笼中吸取标准一致的 3龄中期若虫,放入水平侧放的杯中,每杯20头,待若虫全部爬上稻茎或杯壁后再竖直,剔除机械损伤的个体,并补足 20头,每浓度重复 3次,共 60头。接虫后放入温度为 (26±1)℃,光周期为 16 h光照和 8 h黑暗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注意处理后稻茎根部的脱脂棉保湿,防止稻苗干枯,96 h后检查死亡虫数。用 DPS软件计算 LC50值,并用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敏感品系定值,计算抗性倍数。
2.1.1 对吡虫啉抗药性
2005年检测,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药性 (平均达 474.9倍),2006年起在生产上停止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在其后 2006-2008年连续 3年检测,抗性水平与 2005年相比虽有下降,但仍处在高抗至极高抗水平,抗性水平变化不大(表 1)。
表1 浙江省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
2.1.2 对噻嗪酮抗药性
通过 2006-2008年连续 3年检测,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虽有增加,但上升速度较慢,目前仍处于低水平抗性 (表 1)。
2.1.3 对氟虫腈抗药性
经 2006-2008年检测,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药性增加明显,2006年检测种群均为敏感,2007年和 2008年均测到高抗药性种群,抗性上升速度较快 (表 1)。
自 20世纪 90年代后期起,吡虫啉逐渐代替噻嗪酮成为防治褐飞虱的主治药剂,随着国产吡虫啉的发展,成本下降,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快速增加。2005年浙江省褐飞虱大暴发,作为主治药剂的吡虫啉防治效果明显下降,造成较大损失,经测定褐飞虱已对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药性。2006年起停止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吡虫啉用量明显下降,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也有所下降。但由于吡虫啉对水稻白背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水稻上应用仍较普遍,因此2006-2008年来,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仍维持在高抗至极高抗水平 (表2)。
噻嗪酮自 80年代后期起推广用于防治褐飞虱,进入 90年代中后期,随着吡虫啉的推广应用,噻嗪酮的用量明显减少。2006年以后,停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后,噻嗪酮的用量明显回升。经 2006-2008年连续 3年监测,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已缓慢上升,但速度较慢,总体抗性水平面仍维持在低水平以下 (表 2)。
氟虫腈是停止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以后,农户选择使用较多,用量增加较快的药剂。由于其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均有较好的防效,成为水稻上应用频度最高的药剂。2006年测定,褐飞虱样本全部对氟虫腈敏感,而 2008年监测,表现高抗水平的褐稻虱样本数达 40%,抗药性在 2年内快速增加。表现出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进入突增期,在生产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表 2)。
表2 浙江省褐飞虱对主要防治药剂的抗性比例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及东南亚稻区全面推广应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有效控制了褐飞虱的繁殖和危害。但由于吡虫啉防效好、成本低,多年来连续大面积单一使用,加剧了褐飞虱抗药性的发展。在我国,由于缺乏褐飞虱抗药性监测体系,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生产上出现了吡虫啉防治褐飞虱效果差的问题,之后进行检测,发现褐飞虱对吡虫啉已产生极高水平的抗药性,经调整药剂、及时补治,仍造成生产上的为害、损失。因害虫的抗药性上升有一个发展过程,若能掌握害虫抗药性动态,及时指导生产,可有效减轻为害。
2006年浙江省提出了防治褐飞虱停止使用吡虫啉,使褐飞虱抗性水平比 2005年有一定下降,但 2006-2008年检测,抗药性仍维持较高水平,没有明显下降。褐飞虱为迁飞性害虫,一旦产生高水平的抗药性,治理难度很大。生产上要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做好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应避免单一药剂连续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1] 施德 ,虞轶俊,盛仙俏,等.浙江省褐飞虱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J].中国稻米,2008(1):67-68.
[2] 王彦华 ,沈晋良 ,王鸣华.褐飞虱抗药性机理及其治理研究进展 [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4):24-28.
[3] 王彦华,王鸣华.褐飞虱抗药性及再猖獗研究进展 [J].农药,2006,45(4):227-23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