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身份转变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2010-01-18 07:55张泽宇
战略决策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中俄大国身份

张泽宇

自1991年俄罗斯建国以来,在国内和国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国家身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从西方国家身份改变为欧亚国家身份,从世界性强国身份改变为地区性强国身份。国家身份的变化对俄罗斯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国家身份理论阐释

身份(identity)原本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概念,是指社会行为体的自我同一性和个性,是本行为体区别于其他行为体的规定性,即行为体之所以成为“我”而非“他”的各种规定性[1]。社会中的个体往往拥有一定的身份,如教师身份、领导身份、丈夫身份等等。这种身份是在与其他个体或组织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如与学生的互动建构教师身份,与下属互动建构领导身份,这种身份必须由行为体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共同建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也同样拥有身份。国家首先是具有其一定的基本属性,如:领土、主权、人民、政府、军队等等,这是使国家能够成其为国家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体,在国际体系的互动中逐渐建构起国家的身份。所谓国家身份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角色,是基于国际社会承认之上的国家形象与特征的自我设定,它是随着国家间互动样式的变化而变化的[2]。国家身份与国家利益之间是不断变化的互动关系,国家身份的定位决定国家利益,“因为行为体在知道自己是谁之前是不可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3],国家通过对身份的认知来确定自身的利益;国家利益又可以产生“利益驱动效应”,不断强化国家对身份的认同。除此之外,一个国家的身份决定了在国际社会互动过程中对其他国家行为体的态度和行为,即所谓对外战略和外交行动,因为不同的国家身份拥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国家身份发生变化,其对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的观念、态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会导致国家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变化。

国家身份一旦确定,会相对稳定,不会轻易改变。但当国际社会发生变化,或者国家自身发生重大改变如政权更迭或政府更换的时候,国家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时20世纪下半叶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资源,但其政权性质、意识形态、经济运行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势必会调整改变其国家身份的定位。俄罗斯学者沙克列伊娜认为,关于俄罗斯身份的关键性问题有三个:当代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还是欧亚国家?是一个全球大国还是一个地区大国?当代国际环境下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以及由此决定的俄罗斯外交战略是什么[4]。这恰恰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为了论述方便起见,我们将俄罗斯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叶利钦时代和普京时代,梅德韦杰夫总统执政以来,外交战略基本沿袭了普京时期的理念和原则,也放在普京时代一起论述。

二、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国家身份演变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叶利钦执政时期是俄罗斯艰难的转型时期,政坛风云变幻,经济一蹶不振,军事雄风不再,俄罗斯的国家身份定位也发生变化,从西方国家逐渐改变为欧亚国家,其对外战略也进行调整并对中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俄罗斯历史上就自视为欧洲(西方)国家,其证据在于:俄罗斯早期国家的创建者是来自北欧的诺曼人(瓦良格人),988年的罗斯受洗标志着俄罗斯皈依基督教,这说明俄罗斯属于西方世界。自1242年金帐汗国建立后的两个世纪中,俄罗斯一直处于蒙古的统治之下,与西方世界的联系完全被割裂,而其自身的东方因素不断加强,两种因素的混合也由此成为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特色。但是,俄罗斯还是将国家身份定位为西方国家,并不断进行回归西方的尝试。可惜的是,俄罗斯的每次努力都因为其东方因素而遭到西方世界的拒绝。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指出的:“西方文明八个特征中的七个——宗教、语言、政教分离、法治、社会多元化、代议制机构和个人主义——几乎完全与俄罗斯的经历无缘”[5]。当然,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拒绝更多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总体来说,历史上的俄罗斯多次通过融入西方来回答“我们是谁”,但得到的答案却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不是谁”,[5]47其西方国家的身份定位得不到认同。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再次将身份定位为西方国家,在对外战略上呈现出向欧美国家“一边倒”的态势,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积极谋求与美国和西欧国家的结盟并尽量在观念和意识形态上靠拢西方,1992年上半年,叶利钦先后访问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签署了《俄英联合声明》、《关于俄美两国新关系的戴维营声明》、《俄罗斯与加拿大友好合作宣言》、《俄法条约》等等,1992年6月叶利钦访问美国时承诺将按照西方观念把俄罗斯改造为美国式“民主自由”的国家;经济上按照西方的方式进行改革并力求获得西方的援助,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为俄罗斯设计了“休克疗法”的改革方案,西方七国集团承诺向俄罗斯提供435亿美元贷款帮助其恢复经济;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俄罗斯在军事和国际外交上不断做出让步:1992年6月,俄美签订《关于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谅解协议》,计划在2003年前美国将核导弹从9986枚减至3500枚,俄罗斯从10237枚减至3000枚,俄罗斯同意销毁美国最为忌惮的全部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在诸多国际问题上与欧美国家保持一致的立场。但是,俄罗斯西方国家这一身份定位对于俄罗斯并不合适,倒向西方的对外战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经济改革遭遇重大挫折,欧美国家承诺的435亿贷款只有50亿到位,即使到位也往往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由此可见,西方世界并不认同俄罗斯的西方国家的身份定位,而妥协和退让使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骤降。由此,俄罗斯开始逐渐将国家身份调整为欧亚国家。

俄罗斯欧亚国家的身份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文化兼具东西方特色,此为其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是20世纪初诞生的欧亚主义,该理论认为俄罗斯地跨欧亚,应该吸取两种文化的优点,在西方和东方之间寻求外交平衡。新的国家身份要求俄罗斯在外交上应该兼顾欧亚,如同国徽上的双头鹰一样,同时望向东方和西方,实行全方位外交,构建多极化世界。1996年1月5日,叶利钦任命普里马科夫取代亲西方的科济列夫担任外交部长,这可以视为欧亚国家身份确立的标志。俄罗斯开始积极介入国际热点问题,希望重新树立起俄罗斯世界性强国的地位;在处理国际问题中一改以往妥协态度,在制裁南联盟、打击伊拉克、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等问题上对欧美国家态度强硬;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更加重视与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各国发展外交关系,以此来平衡对欧美的外交。需要指出的是,欧亚国家身份下的俄罗斯并非欧亚并重,而是先欧后亚。历史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就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种状况今天依旧。俄罗斯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欧洲的依赖程度要大于亚洲,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欧贸易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53%。因此,俄罗斯的外交地区优先顺序为:独联体——欧洲——美国——中国——印度,亚洲国家排在了欧美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调整,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确立了亚洲国家的身份定位。西方国家身份下的俄罗斯对中国一度比较冷淡,两国关系发展缓慢。1992年12月中俄两国最高首脑签订《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仅将双方关系定位为“友好国家”。中俄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有所减少,1993年中俄贸易额为76.8亿美元,仅占中国当年对外贸易总额的4.59%。除此之外,俄罗斯站在西方国家立场上,对中国的人权、西藏等问题加以指责。随着俄罗斯国家身份的转变,中国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俄关系也不断升级。1993年开始,中俄两国外交接触明显增加,副部级以上代表团互访达到25次,1994年增至36次。1994年9月,江泽民应邀正式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两国发表了《中俄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升级为“建设性伙伴关系”。此后,双方在政治、军事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加。1994年,中俄签署了《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划定了中俄两国存在历史遗留争议问题的西段55公里共同边界。1993年11月和1994年7月,俄中两国国防部长互访,双方先后签订了《中俄两国政府预防危险军事活动的协定》、《关于不将本国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的联合声明》等一系列协议。1996年4月24-26日,叶利钦总统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俄关系升级为“发展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了增进沟通、交流与互信,两国建立了领导人会晤机制,截至叶利钦任期结束,两国元首共进行了7次互访、会晤。中俄两国都坚持“多极化”原则,推行全方位外交,在诸多国际事务中进行合作:1999年11月两国共同提出《关于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决议案,并在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1999年4-6月,在北约空袭南联盟问题上中俄两国立场一致,努力通过和平协商手段解决争端;1999年12月,两国元首在会晤中,就反对“新干涉主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以及车臣和台湾问题上达成广泛一致,中俄关系更向前迈进一步。

三、普京时代俄罗斯国家定位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俄罗斯欧亚国家的国家身份没有明显变化,兼顾欧亚、先欧后亚的“双头鹰”战略仍然是其外交的主要原则。但在这一时期,俄罗斯逐渐放弃了成为世界性大国的不切实际的努力,开始逐渐将国家身份定位为地区性大国。这两种角色身份的国家在对外战略上有相当大的区别,见表1[6]。

由表1可见,目前符合世界性大国条件的国家只有美国,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与世界性大国还有相当大差距。但是,历史上苏联毕竟自二战之后就一直保持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地位,1991年苏联解体后,超级大国的政治文化、政治心态和历史记忆还有强大影响,俄罗斯努力恢复并保持世界性大国的地位。一边倒向西方,努力寻求西方国家的认同,力求与美国建立盟友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与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确定平起平坐的关系,以此保持俄罗斯世界性大国的身份。倒向西方外交失败后,俄罗斯建构其欧亚国家的身份,强调俄罗斯地跨欧亚,应该平衡兼顾,在国际社会发挥其独特作用,仍然强调俄罗斯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恰恰是历史上俄罗斯“特殊使命论”的回归。①

表1 世界性大国和地区性大国的对比

无论是倒向西方,还是欧亚兼顾,都是为了确保俄罗斯世界性大国的角色。但是,俄罗斯的国力已经难以维持其大国身份。苏联为了保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展开竞争,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解体后,俄罗斯政治转型,动荡不安,恐怖主义、民族问题接连出现并愈演愈烈;经济转轨,休克疗法失败,国力不断下降,据统计,1991-2000年间,俄罗斯工业生产总值下降45.7%,农业生产总值下降38.8%,1999年俄罗斯GDP为3379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4.3%,中国GDP的36.4%,通货膨胀严重,1992-1999年间,俄罗斯消费价格总计上涨6168倍,人民生活水平大为降低;经济严重衰退直接导致国防开支骤降,1998年俄罗斯国防预算160亿美元,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拖欠军队债务700多亿卢布,原有的军事规模无力维持,高新武器研发一拖再拖[7]。在1996年至1999年的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排名中,俄罗斯始终在第9位,不仅落后于美国,甚至不及韩国和意大利。这一切都表明,俄罗斯已经无力维持其世界性大国的地位。俄罗斯的部分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并进行了反省,“苏联对外政策留下的遗产是‘超级大国’心理,极力参与各种各样的国际进程,有时甚至付出国内资源难以承受的代价。这种立场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不能接受的[8]……”,“俄罗斯目前只是一个衰弱的地区性大国,它只保留了一个全球性标志——有核武器”,为此,俄罗斯应该“有意识地放弃追求‘超级大国’幻影[9]。”

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开始转向更为务实的地区性大国身份,与此相对应,其对外战略也进行调整,这集中体现在2000年发表的《俄罗斯联邦安全构想》和《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原则,这是一个重要调整,标志着俄罗斯开始将国家利益置于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务实、经济效益、国家利益至上”[10],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要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稳定安全的环境,保障国家安全,为国内政治、经济建设服务;有选择参与原则,俄罗斯不再像苏联时代那样力图在全球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是选择参与那些与俄罗斯国家利益和战略安全有密切联系的热点问题,如朝核六方会谈、伊朗核问题、反恐国际合作等,力争使俄罗斯在这些问题上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既可以维护本国利益,又可以树立权威地位;合作原则,一反叶利钦执政后期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态势,实施收缩防御战略,缓和科索沃战争中日趋紧张的俄美俄欧关系;一体化原则,俄罗斯力争融入全球化、一体化进程,认同国际通行的观念和准则,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并发挥积极作用;睦邻原则,俄罗斯要想确保国家安全,必须首先在周边地区建立一个睦邻关系地带,促进邻近俄罗斯联邦地区现有的紧张和冲突策源地的消除并防止出现新的紧张和冲突,为此,俄罗斯将独联体其他国家置于外交优先顺序中的首要位置,与邻国友好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也成为俄罗斯外交的重要目标。对比表1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的新外交战略和政策基本与地区性大国的特征相吻合。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地区性大国角色下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基本没有大的改变。与俄罗斯相近似,中国也是将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战略的出发点,认同世界的多极化格局,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和全球化进程,采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由此可见,中国也是将自己定位于地区性大国的身份。国家身份和对外战略的趋同使中俄两国关系趋于良性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关系不断升级。相近的国家身份使两国政治合作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地在重大国际事务上保持一致性。2001年7月中俄两国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进一步确定了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框架,2005年7月中俄两国领导人发表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表明两国在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经济新秩序等诸多重大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2001年中俄共同倡导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东北亚、中亚地区重要的安全、反恐、经济和军事合作组织;不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04年10月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8年10月14日,中俄在黑瞎子岛举行“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长达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界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扫除了两国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障碍;两国领导人互访更为频繁,2001-2008年间基本每年互访1次,2006年更是多达4次,这有助于中俄两国增进彼此间互信,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梅德韦杰夫基本沿袭了普京的对华政策并进一步提升中俄关系。2008年上任伊始,梅德韦杰夫就于5月23日访问中国,将中国作为独联体国家之外的首访国,表现了俄罗斯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二)经贸合作成就斐然。贸易额不断提高,普京时期,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密切,两国经济合作日益走上正轨,经贸额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2002年达到120亿美元,2005年达到291亿美元,2006年则突破300亿美元,2007年达到481.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9%;梅德韦杰夫上任后,2008年两国贸易额达到568.3亿美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额有所下降,为395.09亿美元,2010年第一季度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经贸合作领域更加宽广,扩展到石油、天然气、民用航空、金融、电力、交通、通信、旅游等各个方面,尤其是能源,俄罗斯是能源输出大国,石油和天然气不仅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有时候更可以成为政治和外交手段,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能源合作对于中俄双方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些都表明中俄经贸合作不但已经走上正轨,而且日益被提升至战略高度。

(三)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俄两国都是文化大国,历史上曾有文化频繁交流的时期。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元首商定互办国家年,这成为双方文化交流的盛会。2006年3月21日,中国“俄罗斯年”活动正式启动,双方共举办300多项活动,中方直接参加“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约50万,通过媒体经常关注“俄罗斯年”活动的人达几亿,创下中俄文化交流新纪录;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国众多文艺团体赴俄罗斯进行演出,文化交流活动有200项左右。自2008年起,双方轮流举办“俄罗斯文化季”和“中国文化季”,互办电影展,轮流举办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和中小学生交流活动,等等。

(四)军事、反恐、安全领域合作加深。中俄两国以上海合作组织为框架,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打击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三股恶势力等问题上进行了积极合作。2003年,举行“联合2003”军事演习,2005年,两国在中国进行了“和平使命2005”军事演习,2007年8月,中俄两国又和其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俄罗斯举行了“和平使命2007”大规模反恐联合军演。这次军演在规格、参加人数、技术含量等方面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标志着两国反恐合作达到全新的高度。除军事演习外,中俄两国还不断开拓新的军事安全合作方式,2008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和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正式建立直通电话,便于双方就一些重大问题及时沟通信息,目前中方己派遣450名军官到俄国军事院校深造。梅德韦杰夫执政以来,中俄继续保持军事密切合作的良好势头,2009年双方的“和平使命2009”联合军演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增进了两国军队的互信和联合作战能力。

综上所述,国家身份是该国国家利益确定和对外战略制定的关键性因素。苏联解体之后,由于政坛混乱、经济衰退及其对国际格局的认识等原因,加之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大国心态”、“救世情结”,导致俄罗斯在一段时间内身份定位错误,不但给本国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而且也影响其对外战略的正确性,对其进行调整是必然的。这种转变对中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逐渐完成了从西方国家到欧亚国家的身份转换,与中国亚洲国家身份有所契合,两国在对外战略中都将对方视为合作伙伴,但俄罗斯仍旧试图保持其世界性大国的身份,这与中国的地区性大国身份不相一致,所以叶利钦时期虽然中俄关系开始起步,但发展缓慢,成果并不显著。普京执政时期,根据国际形势和俄罗斯国情调整了国家身份,向地区性大国转变并积极融入国际体系,这基本与中国的国家身份相近。国家身份部分趋同使两国的对外战略、外交观念以及在诸多国际问题上也比较接近,推动了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历史证明,国家身份绝不是一厢情愿或强加于人获得的,而是国家作为行为体在国际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建构起来的。中俄国家身份部分趋同,是长期交往、互动以及国际体系联动的结果,并非硬性为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国家身份对国家对外战略的外交关系的重要性,在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重视国家身份的建构和变化,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理解,推动中俄关系持续、稳定、良性发展。

注 释:

①又可以称为“俄罗斯救世主义”,1 4 5 3年拜占廷帝国(第二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摧毁后,“莫斯科即第三罗马”信条便应运而生,俄罗斯救世主义也由此萌生。这种思想即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必须按照上帝的旨意去战斗,拯救世界。此后历史中,俄罗斯付出巨大牺牲,抵抗蒙古、拿破仑和纳粹德国的侵略,更加强化了这种救世主义的意识。

[1]郭树勇. 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J].欧洲.2001.(2):18-25.

[2]夏建平. 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和平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 2005.(1).

[3]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6.

[4]张学航. 俄罗斯国家身份定位与认知视角下的俄美关系困境[J].俄罗斯研究.2009(5):46.

[5]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71.

[6]姜毅. 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选择[J].东欧中亚研究.2002(3):6.

[7]李述森. 当代俄罗斯对外战略转型研究[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147-149.

[8]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7.

[9]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 俄罗斯战略——总统的议事日程[M].冯玉军等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3:55、63.

[10]普京文集[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80.

猜你喜欢
中俄大国身份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大国气象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