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峥嵘,徐英含
(浙江大学 医学院病理学与法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浙江 杭州310058)
死者,女性,65岁。9年前因胆囊结石在某市级医院行胆囊切除术,3年前因腹胀在某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肝硬化伴腹水。经护肝利尿治疗好转。2年前反复出现腹胀、呕血、黑便及意识障碍,先后4次在省立医院住院,检测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庚)指标均为阴性,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慢性肝功能衰竭。2007年3月23日第5次住省立医院治疗。经止血、护肝、对症及支持治疗,病情反复。1个月前出现顽固性腹水,4天前出现嗜睡,经杜秘克精氨酸等治疗无效,躯干出现大片瘀点、瘀斑,呼吸道出血,呼吸、心跳逐渐停止,经抢救无效于2007年11月12日死亡。死者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多次CT扫描均发现肝门区见小片高密度影(图1),疑为胆囊切除术时残留金属夹子,故家属要求行尸体解剖查明真相。
图1 CT检查可见肝门区小片高密度影(白色箭头所指)
尸体检验所见:女性尸体,尸长165cm。发育中等,消瘦。巩膜黄染,两眼睑结膜苍白。皮肤黄染不明显。右季肋部见一长约13cm手术瘢痕。腹部膨隆,呈蛙状腹,腹水征阳性,腹腔内见澄清浅黄色腹水约3 600mL。在腹腔内侧相当于外科切口处脂肪组织中可见结扎线头残留。胃与结肠肝曲、壁层腹膜及横隔有粘连。肝右叶未突出肋弓,左叶未突出剑突下。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及切面可见多个小结节,切面质较硬。胆囊已切除,胆总管处触之有质硬结节,剪开可见棕色结石5枚,绿豆大小,呈“串珠状”排列。另有灰白色钙化结石一枚,米粒大小。未见金属夹子(图2a、b)。脾脏重292g,大小19cm×9.5cm×2.5cm。质软,切面糊状。食道下端静脉曲张明显,未见明显破裂口。胃内含红色糊状物,未见明显积血。腹主动脉可见粥样硬化斑块。心、肺、脑无殊。
病理组织学检验:肝内可见假小叶形成,假小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见较多淋巴细胞及小胆管增生。假小叶内肝细胞明显脂肪变。镜下见胆总管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组成,上皮细胞脱落,未见出血及炎细胞浸润。脾包膜增厚,脾窦扩张充血,窦壁纤维组织增生,可见散在小灶性出血。左冠状动脉内膜增厚,可见粥糜样物质,伴钙盐沉积及斑块内出血,管腔明显狭窄约50%。心、肺及脑无殊。
法医病理学诊断:(1)小结节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食道静脉曲张,淤血性脾肿大,腹水,皮肤瘀点、瘀斑;(2)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3)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钙盐沉积及斑块内出血,管腔中度狭窄;腹主动脉粥样硬化。
本例经病理学检验,现死因明确,主要病变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伴食道静脉曲张,腹水,淤血性脾肿大,皮肤瘀点、瘀斑。最终因肝硬化门静脉系统高压(门脉高压)及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图2a:尸体检验可见小结节性肝硬化及扩张胆总管(白色箭头所指)
图2b:从扩张胆总管中取出之棕色结石(白色箭头所指)
本例争议焦点在于肝门区是否有异物残留,因多次CT检查发现局部有小片高密度影,形态上与金属夹子相似(图1),故死者家属怀疑胆囊切除术时残留金属夹子。最后经解剖发现可疑区胆总管内见多个结石,且结石沿胆总管呈“串珠状”排列,造成CT片上“金属夹子”的假象。那么死者的肝硬化是否与胆总管内发现相关?从病理学检验来看,本例肝硬化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即门脉性肝硬化,有异于胆道阻塞引起的胆汁性肝硬化,其发生应与胆总管内发现无直接关系。
胆道系统结石按成份性质可分为色素性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按结石含钙量多少可分为不透X线结石(阳性结石)与可透X线胆结石(阴性结石)两类。与尿路结石不同,胆道结石含钙量较少,只有10%~20%胆结石是含钙的混合结石,而80%~90%为阴性结石,普通X线平片不能见到,需造影才能显示。胆总管或肝内胆管结石则多为色素性结石,不含或仅含极少量钙,X线平片显示率仅有2%。近年来随着先进的无创检测技术如B超、CT及磁共振的广泛应用,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据报道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为确诊胆管结石的 “金标准”,比较B超、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三种方法其检出率分别为41.7%、55.6%及81.5%[1]。该例虽经多次CT检查发现肝门区小片高密度影,但几次胸、腹部X线片未发现阴影,可排除金属类残留物。由此认为,临床上怀疑体内有金属类物残留的病例,常规X线摄片仍然不失为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1]牛应林,冀明,张澍田,等.腹部B超、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对比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