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交通水运行业的面貌和风采,中国水运报、中国水运杂志、中国水运网、中国水运研究网在行业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严格评选,联合推出了 “2009中国水运十大新闻”。1.4月22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青岛港,勉励港口职工迎难而上、拼搏奉献,为国家经济发展多作贡献。2.12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调研考察长江航运,主持召开了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吹响了发展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内河航运的进军号。3.4月14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它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4.4月27日,我国首次对海面溢油进行卫星监视,填补了国内溢油监视领域相关技术的空白,使我国溢油监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8月16日,中国航海家翟墨驾驶 “日照”号无动力帆船环球航行近4万nmile,胜利归航始发地山东日照,中国人首次实现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成功。6.5月25日,全长22.2km,可供30万t级空载船舶及20万t级以下船舶通航,水深达25.3m的虾峙门口外航道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第一条30万t级人工航道正式建成。7.11月17日,中国 “海底神舟”饱和潜水系统正式交付,使我国饱和潜水装备能力提升到300m,其潜水深度、容纳人数、设计理念和配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12月23日,我国首部全国性行业集体协议——《中国船员集体协议》首签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我国已建立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9.7月13日,大陆直航台湾本岛首艘客轮起航,这是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福州马尾的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10.2月19日,“全国十佳引航员”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水上国门第一形象”树起标杆。
2009年12月23日,由交通运输部、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中国船东协会三方组成的全国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以下简称三方协调机制)正式启动。至此,我国海员按照有关国际公约实现 “体面劳动”有了机制保障。三方协调机制将有利于维护广大海员和航运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航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据了解,三方协调机制是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中国航运发展、服务中国船员权益、服务中国航运企业发展为宗旨,是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等法律法规,履行国际劳工组织有关海事公约和 《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 (ILO144号)等国际公约的重要机制。三方协调机制的建立,将构建起加强政府海上交通主管部门、海员工会组织和航运企业组织三方就保护海上劳动关系各方面合法权益等有关重大问题的经常性沟通与协调的协商平台。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在武汉召开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介绍了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思路以及当前要做好的重点工作。湖北、广东、安徽、广西、江苏、浙江等6省 (区)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也分别围绕各自省 (区)内河航运发展做了专题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作了重要讲话。张德江副总理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内河航运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科学规划,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加快建设步伐;以航道、港口和船型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干流发展带动支流发展,以内河航运发展带动流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内河航运与公路、铁路、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发展相协调,统筹内河航运与水利、水电、环保建设相衔接;努力实现内河航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一要抓紧制定 “十二五”期间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研究采取支持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措施。二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重点加快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内河通航条件。三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船型标准化、港口等航运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四要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内河航运与综合运输体系、流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强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五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内河航运应急和救助体系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建设平安绿色水上通道。六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为内河航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09年12月中下旬,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分别召开局专题会和局务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12月9日至12日调研内河航运发展时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在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和学习了部党组会议关于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的部署和要求。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将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部党组会议决策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分解落实到局领导和各处室。
在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有关部门将从南浦大桥到川杨河口下游100m的水域划定为黄浦江世博核心管制区水域。为确保世博核心区水域安全,上海海事局最近宣布,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进入该管制区水域的船舶,都必须配备AIS系统。AIS系统,全称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它能自动采集并播发各种船舶数据,使海事监管部门能及时掌控船舶各种动、静态信息,从而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进出上海港的大部分作业、游览船舶都安装了AIS系统。未安装AIS系统的船舶主要集中在内河小型船舶。为此,上海海事局要求从2010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所有进出世博核心水域的船舶都必须安装AIS系统,否则,海事部门将采取禁航、停航、改航等强制措施。
在2009年11月23日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第26届大会上,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荣获国际海事组织 “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是国际海事组织今年设立的一次性奖项,其目的是表彰2009年7月2日之前在索马里和亚丁湾附近海域参与打击海盗军事行动的各国军舰,为保护国际航运和人道主义物资运输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包括中国武汉号驱逐舰、海口号驱逐舰、深圳号驱逐舰、黄山号护卫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五艘军舰官兵在内的22个国家的军舰获得了此项殊荣。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作为中国政府代表为中国获奖官兵颁奖,南海舰队副司令员么志楼代表全体军舰官兵受领了该奖。此外,中国海运 (集团)总公司所属 “新欧洲”轮全体船员,荣获国际海事组织 “海上特别勇敢奖”二等奖。设立于2005年的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前一年海难救助中表现出无与伦比勇气的个人或集体,是在国际层面上对其尊崇人道主义所展现的自我牺牲精神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