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飞
我们的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全国上下在上面也花了很多的精力,但我们往往注重课堂研究,从而忽视对课外和一些辅助功能的研究,这也导致我们在新课程上的收获小的一个原因。我们的学生得经受住检验有两种方法:一是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很强的变通能力,出色地临场发挥,另一种是靠扎实的基础和解题经验制胜。但对于我们如何具有变通能力、扎实的基础、解题经验?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很强的选题、解题、反思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教育的宗旨“让我们的学生从学习中解放出来,还他们快乐时光”。
一、精心布置,以逸待劳
1.书面作业。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
比如在作业布置时,我们可以把每次作业设计成“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形式设置二类题目。“必做题”其实就是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同时,这也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选做题”就是延伸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
2.非书面作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期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业形式。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的、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应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积极寻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比如作业可以是文字式,也可以是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的;可以是当天完成的短作业,也可以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完成的长作业;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定的;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可以以“练习”、“思考”、“观察”、“调查”、“探究”、“小实验”、“做一做”等不同的面目出现。
二、精心批改,以景激趣
作业的批改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在新课程环境下,新课程的评判应是过程性和激励性的,其基本出发点是如何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检查教学效果,准确获得反馈信息,因此作业批改应以教师批改为主,而且要精批精改。面批面改这一方式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于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在作业的评判过程上,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过程中来,通常可以采用互批互改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而且可以创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在作业的评判结果上,要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作业评语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形式。在评语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解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准确的解题方法;教师要注意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善于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一些闪光点,并经常采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加以鼓励。我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批改方式,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用心、自己的缺点,从而更加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精心反思,巩固提高
作业批改是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反馈渠道,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对于学生作业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应正确认真分析,追根求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并抓住这一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
在许多学生的学习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现象:错过的题,下次还要错,特别是属于方法的问题会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从学习方法上看,其中主要原因是纠正错误不彻底,思维深度不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如下五个步骤进行纠错:列出错误题目;找出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相关知识结构和背景;分析错误原因;纠错练习(应用一定的思维层次),并指导学生使用好错题本。教师应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收集整理批改作业中学生典型的、要求相关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对较多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求相关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对较多学生出现的错误则要认真分析原因,作集体讲评,并及时补救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人们常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只要我们处处为学生着想,合理的引导他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断地思考,从而使新课程的新方式、新理念及其应该产生的效果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那么笔者有理由相信教师的精心一定可以转化成学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