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瑄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 100717)
中国化学物质命名中的汉字探讨
王宝瑄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 100717)
对 1932—2006年间中国历次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中涉及的汉字使用和变更进行了说明与探讨,同时对海峡两岸用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化学命名中汉字的使用作了展望。
术语,化学物质,汉字
化学名词包括化学物质名称和化学术语两个方面。这一点与生物学有类似之处,较之其他科学,则有区别。
中国最早出版与化学有关的译著,当推《化学入门》(1868)、《化学鉴原》(1871)等,其中就出现了大量化学译名。
1918年成立的科学名词审查会和 1928年大学院设立的译名统一委员会,开始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1932年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是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化学命名文件。后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增补和修订,逐步完善,而达到目前的情况。
化学术语一般使用已有的汉字制订的名词就能确切反映出概念的内涵,而化学物质名称 (包括元素名称和化合物名称),因为是新的事物,不完全能用已有的词汇表达,所以在化学物质命名中创用了近 200个新字。现就中国化学物质命名中使用的新汉字问题作初步探讨。
元素名称是组成化学物质名称的基本单元。所以元素名称的制订显得特别重要。现在中国使用的汉语元素名称有 111个,这些元素名称都是单音节词,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有些名称在中国古代已有,沿用至今,如:
金(Au)、银 (Ag)、铜 (Cu)、铁 (Fe)、锡 (Sn)、硫(S)等。
(二)1932年《化学命名原则》公布的元素名称:
早在 1932年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中就规定:元素定名取字,应依一定系统,以便区别,而免混淆。所取之字,必须便于书写,在可能范围内,应以选用较少笔画,并避免三文(即三个独立偏旁)并列之字为原则。所取之字须便于读音。对已有的名称,可用者,尽量采用。旧名有二种以上的应根据上列原则选取。这些原则总结了多年来定名的经验,切实可行,因此所制订的绝大部分元素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32年《原则》对造化学新字还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元素名称用一个字表示,在取字时与国际通用名称相应,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规定元素单质在普通情况下为气态者,偏旁从气;液态者从水;固态的金属元素从金;固态的非金属元素从石。
谐声字: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为气态均从气。
锂(Li)、钠(Na)、钾 (K)、铷 (Rb)、铯 (Cs)、钫(Fr)……为金属元素均从金。
砷(As)、硒 (Se)、碲(Te)……为非金属元素均从石。
会意字就是取意造字,氢、氯、氧、氮等就属于此类。
“氢”曾名为“轻气”,因为它是最轻的气体,改为单个字时,将轻字的偏旁去掉加气字头;“氯”曾名为“绿气”,因其单质状态是绿色的气体,故把绿字的偏旁去掉加气字头;“氮”源出自“淡”,表示把空气中氧冲淡了,故把淡字去偏旁加气字头;“溴”带水旁表示其单质为液态,溴单质有恶臭味,故将“臭”加水旁而会意。
另外,还有些谐声字如:钌 (Ru)、钫 (Fr)、铋(Bi)、钯(Pd)、钐 (Sm)……这些字在古字里均可以找到。“钌”在古代指金饰器,“钐”指大铲,“钯”指箭镞,“钫”指量器,“铋”指矛柄。但作为元素用字,它们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作为化学新字存在。根据《原则》规定假借之字,得定新音。
(三)从 1932年《原则》公布到现在,已半个多世纪了,但元素名称的定名改动不大。历次公布的《原则》因定名有循,故对新发现的元素都按照定名原则制订了名称。
1944年《原则》(增订本)共包括 92种元素名称。其中 91号元素名称定名为“镤”(Pa),85号元素名称暂定为“石拉”(alabamium,Ab),87号元素名称暂定为“钅否”(virginium,Vi)。修改的名称有:64号元素“錷”改为“钆”(Gd),86号元素名称“氭”改为“氡”(Rn)。这两处修改在原文件上没有说明,可能是为了减少笔画吧。
1951年《原则》共包括 98种元素名称,新增的元素及其名称有:93号元素“镎”(Np)、94号元素“钚”(Pu)、95号元素“镅”(Am)、96号元素“锔”(Cm)、97号元素“锫”(Bk)、98号元素“锎”(Cf)。修改的元素名称有 5个。这次修改是因为国际上修订了这些元素的名称。43、61、85、87号元素修订的原因是原发现人的工作并不可靠,其后这 4种元素均在核反应中获得,故重新定名。新旧名称见表1:
表1 4种修改元素的新旧名称
1953年《原则》(修订本)共包括 98种元素名称,对 1951年《原则》中的元素名称没有增改,只是根据国际上对元素符号的变更,将 39号元素“钇”的元素符号“Yt”改为“Y”,69号元素“铥”的元素符号“Tu”改为“Tm”。
1955年《原则》共包括 102种元素名称,新增的名称有:99号元素名称“锿”(Es)、100号元素名称“镄”(Fm)、101号元素名称“钔”(Md)、102号元素名称“锘”(No)。为避免元素名称的同音混淆,将 14号元素名称“矽”(读音 xī)改为“硅”(读音 guī),避免了与 50号元素名称“锡”、34号元素名称“硒”重音。另一个更改是将 71号元素名称“镏”(读音 liù)改为“镥”(读音 lǔ),这一更改有两方面好处,既避免了与16号元素名称“硫”重音,又与日常用字区别:镏字本义即有镏金镀金法之意,并与戒指的方言“镏子”区别开来。
1980年《原则》中元素名称增至 107个。新增的元素名称有:103号元素名称“铹”(Lr)、104号元素名称“钅卢”(Rf)、105号元素名称“钅罕”(Ha)。106号元素和 107号元素未定名。
1984年《原则》共包括元素名称 109个 (其中108号元素名称空缺),106号、107号、109号元素名称无中文单字命名,使用“10×号元素”表示,元素符号用 Unh(106号)、Uns(107号)、Une(109号)表示。为什么要这样定名呢?103号以前的英文名称都是依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以下简称 IUPAC)推荐的名称,国际上并无争议。从1971年以来, IUPAC曾多次开会讨论,均未能确定统一的英文名称,出现了混乱。1977年8月 IUPAC正式宣布 100号以后的元素名称,终止使用以人名、国名、地名和机构名等来制订新元素的名称,英文名称采用拉丁文和希腊文混合数字词头加词尾-ium来命名,元素符号采用三个字母来表示,以区别以往元素采用的一个或两个字母的方法,具体办法是:0=nil、1=un、2=bi、3=tri、4=quad、5= pent、6=hex、7=sept、8=oct、9=enn,并规定新元素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数字词头后均加词尾-ium,如:104号元素名称为 unnilquadium,元素符号为Unq。 IUPAC想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命名的分歧。中国只对 106号以后元素采用了 IUPAC的建议,中文定名为“10×号元素”。
I
UPAC 1997年 8月 27日发表正式文件,宣布仍以科学家人名和发现该元素的科研机构所在地命名新元素名称,对 101~109号元素重新定名。199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了 101~109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见表2)。
表 2 101~109号元素名称
IUPAC 2003年 8月 16日对第 110号元素正式确定英文名称。2004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见表 3)。
表3 110号元素名称
IUPAC 2004年对第 111号元素正式确定英文名称。200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了111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见表 4)。
表4 111号元素名称
为了把化学物质名称制订得科学、系统,中国化学家们根据学科的概念体系,为各类化合物的母体制订了一套根词,并参考国际通用名称,选取其部分音节或谐声或会意或两者兼顾。使制订出来的名称既符合中国的汉语习惯,又与国际通用名称产生某种有机的联系,所造之字,字形简洁,偏旁会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一)为了简化化合物的名称,中国化学家们给最常用的化学基团创用了一些切音新字。如:
“羟”(读枪)表示“氢氧基”;“羰”(读汤)表示“碳氧基”;“烃”(读听)表示“碳氢化合物”;“羧”(读梭)表示“含氧酸基”;“巯”(读球)表示“氢硫基”。括号中的读音均为切音读法,只有“羟”如按氢氧切应读“抢”,但现习惯读为“枪”。
(二)有机化学中采用会意法造字的类名。如:
(1)链烃中根据化学链的饱和程度分别用“烷”(读完)表示化合价完足之意,“烯”(读希)、“炔”(读缺)表示化合价烯少或缺乏之意。烯中含有双键,炔中含有三键。它们都用火字作为偏旁以表示属链烃之类名。
(2)有机含氧化合物的类名,以酉旁表示,会意者居多。
醇 (alcohol)、醛 (aldehyde)、酮 (ketone)、醚(ether)、酯 (ester)、酐 (anhydride)、酚 (phenol)、醌(quinone)。
其中醛、酮为假借字,“醛”原义为酒味变,“酮”原义为酒欲酢也,作为化学新字分别表示醇的一级和二级氧化物。“酚”“醌”二字会意兼谐声。
(3)含氮化合物的类名,以月字旁表示,多为谐声。
胺(amine)读安、肼 (hydrazine)读井、脒 (amidine)读米、胍 (guanidine)读瓜、肟 (oxime)读握、腈(nitrile)读睛、胩 (carbylamine)读卡、脲 (urea)读尿。
其中腈和脲为会意字。
(4)氮族元素的烃化物:磷、砷、锑同属氮族,它们的氢化物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与胺类似,所以也从月旁。
膦 (phosphine)读吝、胂 (arsine)读慎、月弟(stibine)读涕。均为会意字。
(5)非金属有机四价根,有类似金属的性质故其名称以金字旁表示。
铵 (ammonium)读俺、钅西(selenium)读喜、锍(sulfonium)读柳、钅帝(tellurium)读底、钅申(arsonium)读神、(phosphonium)读吝、钅井(hydrazonium)读镜。均为会意字。
(6)芳香环烃的母核特定名称所创新字均加草头,读谐声。
苯 (benzene)读本、萘 (naphthalene)读奈、蒽(anthracene)读恩、菲 (phenanthrene)读非、茚(indene)读印、(azulene)读奥、苊 (acenaphthene)读厄、芴(fluorene)读勿、芘 (pyrene)读比、苉(picene)读匹、苝(perylene)读北……
(7)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所创新字一般加口旁,谐声,读半边音。
噻吩 (thiophene)、呋喃 (furan)、吡喃 (pyran)、吡咯 (pyrrole)、咪唑 (imidazole)、吡唑 (pyrazole)、吡啶 (pyridine)、吡嗪 (pyraziue)、嘧啶 (pyrimidine)、哒嗪 (pyridazine)、吲哚 (indole)、嘌呤(purine)、喹啉 (quinoline)、蝶啶 (pteridine)、咔唑(carbazole)、菲啶 (phenanthridine)、口白啶 (perimidine)、吩嗪 (phenazine)……
以上例子中“吡咯”读比洛,“嘌呤”习惯读为漂玲。“蝶啶”和“菲啶”中第一个字均没有口旁,是特例。
(8)象形字。
在 1932年《原则》中规定不重象形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象形字不易被使用者接受。例如,20世纪 50年代化学创用了“甾”字(读灾),“甾”的造字法是下面的田字代表四个环,上面的三个角代表环上有三个支链,这一造字用心良苦,虽在化学中得到推广,但因其字形怪异、读音困难,一直未被其他学科接受;之后又根据象形法造了一个代表有四个环的化合物“吕吕”(读雷),也没有能推广开来。
台湾海峡两岸生活着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由同样的文化传统所造就。两岸同行们应当互相交流,研讨协调两岸科技名词。现将见到的化学用字的差异列举如下:
1.元素用字
表5 两岸元素用字差异
2.根词用字
表6 两岸根词用字差异
由以上所列的名称可以看出,两岸在制订新的化学用字时,使用的原则是相同的,但所用之谐声字不同。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隔绝,另外,汉语的文字词汇丰富,谐声字和同义近义字多,因而选字的余地就大。相信通过交流、切磋会达到共识,使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渠道更通畅。
(一)造字问题:
1987年中国化学会组织修订 1960年《原则》,提出三个修订原则:(1)尽量少造新字;(2)力求遵循习惯;(3)尽可能与国际习用的命名方法一致。实践证明,使用上述三条原则制订的 101~111新元素名称得到普遍的应用。今后再有新的元素仍可按此原则命名。
(二)化学根词用字中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化学新字读音问题,氨、胺、铵,氢、氰、腈,砷、胂、钅申,磷、膦、,肼、钅井等,以往是按四声区别的,但日常使用中并未严格按此发音,如:氨基、苯胺、氯化铵中氨、胺、铵均读为谐声“安”。但术语不仅需要写出来看得懂,还要念出来听得懂,以适应传声技术的时代要求。口念出来听不懂的术语,以及有同音混淆的术语,不再是理想的术语。因此对化学新字读音,今后还要认真研讨。第二是对以后出现的一些化合物类名,仍存在音译和谐声造字问题,在选字时应严格按《原则》的规定,不用生避字和古怪字,定名时应考虑系统性,使化学命名更完美。
Chinese Characters in ChemicalNomenclature
WANGBaoxuan
The author summ a rizes p revious offic ia l a rtic les p ub lished in China from1932-2006on chem ica l nom enc la ture,d iscusses the uses and changes of re la ted cha rac te rs,and ana lyzes the d iffe rences betw een m a inland China and Ta iw an Province.The author a lso foresees the future of Chinese cha rac te r's use in chem ica l nom enc la ture.
te rm inology,chem ica l subs tance,Chinese cha rac te rs
N04;H1;O601
A
1673-8578(2010)03-0027-05
2009-10-20
王宝瑄(1938—),北京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审,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化学术语和化学物质命名方法的研究。通信方式:wangbaoxua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