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后场管理浅析

2010-01-01 07:25:37陈建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3期
关键词:拌和站外加剂集料

陈建国

(中铁大桥局集团,湖北 武汉430050)

1 水泥砼拌和站建设

1.1 拌和站选址

承包商应该全面熟悉所辖路段的工程以及周边地区的原材料资源分布情况,根据工程中砼的需求量及其线路分布,选择集中拌和场地。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周密考虑临时设施,具有满足生产及生活需要的水电供应。②方便原材料进场和成品砼出场的运输通道以及便利的生活设施。③根据砼的需求量,考虑要有足够的堆料面积,以满足原材料的贮藏和堆放。④拌和场地下水位较低,周围有效为完善的排水设施,并应根据居民生活区,尽可能减少污染,满足环保要求。

1.2 拌和站场地布置

根据整个混凝土搅拌场功能性的需要,通常配置一个占地面积约1200m2左右的砂石堆料场,其储料容量一般为1000~1500m3。通常划分为几个工作区:入口(原材料验收和过磅)和出口、材料区、拌和区、实验室及生活办公区等。①原材料(砾石、碎石、砂)堆入地面应硬化,避免装载机铲运材料时将场地里的泥土混入。②各种材料应分开堆放,并砌筑隔离墙,布置方式有扇形隔离式、辐射散堆式和一字形堆形式,储料的品种一般依据设计需要而定,防止各种材料相互混合。③场地内应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特别是原材料堆放要设在相对高处,以防被水浸泡。

2 原材料控制

实践证明,能过严格的质量管理,采用优质的材料,使材料满足各项指标的技术要求,同时 控制好材料性质的均匀性是生产优质成品的一个重要环节。

2.1 集料

集料的选择及验收:为获得密实、高效、耐久性好、耐磨耗的混凝土,粗集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级配,为保证新拌砼有适宜的工作性,应选用高密度的细集料。①选择的集料产源固定,产量和质量稳定,便于对集料的质量控制,其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要求。②建立集料进场的验收制度,对每一车进场的集产进行仔细的验收,不合格集料不允许进入拌和场。③拌和场实验室加大抽检频率,按批检验颗料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料含量、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和硫配盐等杂质含量的检测,必要时应该检测细集料中的氯离子含量。

2.2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重大,水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稳定性控制。立窑水泥由于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大部分存在强度低、稳定性差、控制手段缺乏、管理落后等问题,对这类水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成尤为重要。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批储存及检后使用(如安定性、凝结时间或28天龄期强度检验),实际上多数是即进、即入库、即用。因此,为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及提高生产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1)尽可能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的水泥。使用水泥切忌“朝三暮四”,不同厂家的其成分及性能都有一定的差别,经常更换水泥牌号,不利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训练掌握和使用。

(2)尽可能采用旋窑生产的水泥。总体来讲,旋窑生产的水泥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旋窑厂,其水泥质量稳定,批与批之间强度及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3)与水泥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联络,及时将使用情况反馈给生产厂家,并要求其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等,以利于搅拌站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应变措施。

(4)将水泥强度富余量、水泥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对多数减水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

(5)运用统计方法对水泥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调整的依据。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控制,才能使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做到优选水泥品牌,严控水泥质量,混凝土的生产水平才能获得提高。

2.3 水

用于拌制砼的水通常为饮用自来水和清洁的天然水。①不应采用工业废水、污水、沼泽水,pH值<4或>8.5的水,硫酸盐含量超过2 700mg/L的水。②水中氯化物含量,对于钢筋砼 不得>600mg/L;对于预应力砼不得>300mg/L。③防止蓄水池污染,应定期清洗,以保证水质清洁。④如果对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砼对比试验以确定其适用性。

2.4 外掺剂

常用的外掺剂有早强剂、缓凝剂和减水剂等,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掺量小、价格低、影响大的特点,外加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价值。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大部分外加剂是复配制成的水剂产品,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往往受检测手段限制,仅能对其部分指标值(如比重、含固量、PH值、水泥净浆流动度等)进行简单的检验验收。

3 水泥砼拌和工艺、拌和质量控制

水泥砼拌和工艺主要包括投料、计量、搅拌、出料和运输等五个部分,为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在日常的管理中。

3.1 准确无误的投料,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3.1.1 生产前应先由试验室检测砂、石的含水率,同时观察砂的细度模数、级配及石的粒径、粒形、级配等情况,相应调整生产配合比。

3.1.2 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如上料系统的设备(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搅拌机出料闸门及下料闸门等)运转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外加剂称斗的下料闸门是否关严,以避免因外加剂超掺而造成混凝土数天不凝结以至报废的重大质量事故。

3.2 准确的计量,是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实施的关键,也是商品混凝土的突出优点之一。

3.2.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由电脑控制系统控制生产,实时记录称量数据,以备核查。

3.2.2 每月定期用砝码对电子称量系统进行校验,以确保达到GB14902-94规定的计量精度。

3.3 应视搅拌机的类型、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间,宜充分利用搅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效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搅拌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搅拌叶片、衬板的磨损程度。

3.4 在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及操作员必须经常目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发现异常现象须立即进行检测。试验室除随机抽样实测坍落度,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件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遇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3.5 商品混凝土与现场搅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混凝土的运输。而从搅拌机出料到施工入模,应避免产生离析、分层、大幅度降低流动性以至凝固等现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为此必须有先进的运输车辆将混凝土运至工地。应着重控制以下四个方面:

(1)控制运输时间。为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从搅拌至入模不允许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视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坍落度大小和气温等情况而异,一般运输时间宜控制在2小时内,从装料至卸料一般不得超过4小时。

(2)搅拌车装料前必须倒净搅拌筒中的积水,出厂前可用少量有一定压力的水冲洗料斗和下料溜槽,但应控制水量:在运输过程中和卸料时,不得随意加水。

(3)重载搅拌车的筒体不得停止转动,以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分层等现象。

(4)及时清洗搅拌车筒体,时间间隔应控制在搅拌车每次从工地返回时,若工地较近则不超过4小时,避免时间过长而导致混凝土挂壁,影响装载数量及质量。

4 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作为公路施工管理,水泥砼拌和站是确保整项工程质量控制的中心,千万不可不引以重视,存在重前场、轻后场的错误理念。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者,应把水泥砼拌和站的后导播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在有限的工期内,以确保水泥砼生产质量稳定、合格。

[1]张承志.商品混凝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汪澜编著.水泥混凝土组成.性能.应用[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猜你喜欢
拌和站外加剂集料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浅谈沥青拌和站的安装调试与管理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上海公路(2017年4期)2017-03-01 07:04:27
“拼命三郎”的奋进曲——记湖北高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优秀团队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8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
辽宁省各公路局领导考察德基机械热再生沥青拌和站